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 第266章 朝堂上的默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乾府外,李乾温言安抚,百姓们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在百姓们心中,李乾不仅是平定吐蕃的英雄,更是能让嚣张跋扈的杨氏龟缩府中不敢露面的豪杰,能与他亲近片刻,已是莫大的福分。

“这是铲除杨氏的最佳时机,可千万不能错过。”高乐瑶凑到李乾耳边。

杨氏的恶名早已传遍天下,高乐瑶自到长安后更是亲眼目睹其种种恶行,一直愤懑难平。如今机会难得,她自然不愿错过。

“好,听你的。”李乾笑着拉起高乐瑶的手,“不过,我有一件事要跟你说。”

“什么事?”高乐瑶疑惑地跟着他进了内室。

“我们相识一年多了,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李乾摸了摸鼻子,难得露出几分腼腆。

“除了有点坏坏的,其他都很好。”高乐瑶眨着灵动的眼睛,狡黠一笑。

“我哪里坏了?”李乾故作委屈地耷拉着脑袋。

“哪里都坏,坏透了!”高乐瑶掩嘴轻笑,如春花绽放。

“那我就再坏一次。”李乾一把搂住她,双手覆上那高耸的峰峦。

“你...大白天的,别乱来。”高乐瑶惊呼,却只是象征性地挣扎。

“谁说白天就不能了?”李乾厚着脸皮笑道。

“那...动静小点。”高乐瑶俏脸绯红,想起往日那些白昼缠绵,声音越来越小。

“先说正事,”李乾突然正色,“嫁给我,好不好?”

虽然知道答案,他依然紧张得手心冒汗。

“傻瓜,我早就是你的人了。”高乐瑶眼中泛起泪光,幸福满溢,“你什么时候娶我?”

女人一生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此,她激动的声音都在颤抖。

“你觉得什么时候合适?”李乾柔声问道,手指轻抚她的脸颊。

“等西域解围,父亲转危为安后,我们再成亲,好不好?”高乐瑶小心翼翼地看着他,生怕这个请求会让他不悦。

高仙芝此刻正被围困龟兹,此时成婚确实不妥。李乾对她的体贴大为感动:“好,就依你。”

“谢谢你。”高乐瑶依偎在他怀中,幸福的泪水打湿了他的衣襟。

窗外,长安城的喧嚣渐渐远去,只剩下两颗紧贴的心跳声。在这乱世之中,他们的爱情如同荒漠中的绿洲,给予彼此最温暖的慰藉。

李乾静静拥着高乐瑶,两人沉浸在无声的幸福中。时光悄然流逝,直到高乐瑶轻声提醒:“该进宫了。”

“嗯。”李乾郑重颔首。今日入宫事关杨氏存亡,容不得半点闪失。他在高乐瑶唇上深深一吻,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踏入宫门,一股诡异的气氛扑面而来。群臣三三两两聚作一团,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

杨氏失势的消息如同一颗惊雷,震动了整个朝堂。大臣们敏锐地意识到,朝局即将迎来巨变,杨氏能否渡过此劫尚在未定之天。他们必须重新审视局势,重新站队。

李乾环视四周,只见绝大多数大臣面露喜色,只有少数人愁眉不展。这些无疑是依附杨氏的党羽,此刻正为前途忧心忡忡。

“李将军!”第一个迎上来的竟是李林甫。

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此刻笑容可掬,对李乾亲热得如同见到至亲,脸上的褶子都堆成了花。

“丞相。”李乾心下了然。李林甫如此殷勤,必是为了商议如何彻底扳倒杨氏。

这段恩怨由来已久,当年李林甫将市井之徒杨国忠引为爪牙,用来对付太子李亨。

岂料杨氏借后宫之势青云直上,杨国忠竟生出反骨,觊觎相位。

以李林甫睚眦必报的性子,岂能容他?只是碍于杨贵妃的圣宠,一直未能得手。如今良机已至,他岂会放过?

“李将军气色不错啊,莫非回府得了什么犒劳?”太子李亨远远走来,语带调侃。

“太子殿下。”李乾正要行礼,却被李亨一把揽住肩膀。

“这些虚礼就免了。”李亨笑道,“吐蕃的野花也不少,李将军何必只恋家花呢?”

“哈哈!”李林甫抚掌大笑,“太子此言极是,极是!”

李林甫与太子李亨这对死敌,今日竟破天荒地站在了一起。

更令人惊异的是,李林甫竟公开赞同太子的言论。

太子李亨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林甫一眼,后者微微颔首,两人心照不宣地达成了共识,联手对付杨氏。

“咚咚咚!”

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传来,只见一个肉球般的身影风风火火地滚了过来,正是安禄山。

“见过十郎。”安禄山毕恭毕敬地向李林甫行礼。

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是安禄山最畏惧之人,让他寝食难安。

“禄山啊,免礼。”李林甫不动声色地挥了挥手。

“见过李将军。”安禄山转向李乾,态度同样恭敬。虽然他对李乾的畏惧不及对李林甫那般深入骨髓,但李乾的手段也让他不敢造次。

“死胖子,你好像又胖了一圈啊。”李乾笑吟吟地调侃道。敢当面直呼安禄山“死胖子”的,满朝文武也只有李乾一人。

“托将军的福。”安禄山谄媚地笑着,丝毫不敢怠慢。

“死胖子,我有个问题。”李乾坏笑着问道,“你这么胖,和女人亲热时,她们怎么找得到你那小鸟?”

“噗嗤!”李林甫和太子李亨忍俊不禁,连忙掩嘴。李林甫指着李乾直摇头,太子更是捶了李乾几下肩膀。

安禄山的脸皮厚得跟他身上的肥肉不相上下,不仅不以为耻,反而得意洋洋:“李将军打仗是把好手,在这方面可就不如我了。谁叫您没我这一身福气呢?”

这番厚颜无耻的回答,逗得众人哄堂大笑。

太子李亨感激地看了李乾一眼。他心知肚明,李乾这是在为他和安禄山缓和气氛。

要知道,安禄山向来不把太子放在眼里,甚至曾在御前公然问“太子是何官”,可见其嚣张程度。

李乾这番插科打诨,正是要化解他们之间的芥蒂,好齐心协力对付杨氏。

笑声渐歇,四人默契地对视一眼,各自散去,仿佛从未聚首。聪明人之间的交流,往往就是这般简单明了。

李林甫、安禄山、太子李亨之间的积怨由来已久,却能在对付杨氏一事上迅速达成一致。

这都要怪杨氏树大招风,作恶多端,终于招致了众怒。

群臣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李乾,浩浩荡荡朝麟德殿行去。

平定吐蕃的庆功宴原定三日,今日正值第二日,满朝文武、各国使节齐聚一堂,殿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李隆基身着明黄龙袍,头戴九龙金冠,步履轻盈地踏入大殿。

这位帝王今晨格外神采飞扬,脚步轻快得仿佛要飞起来。

昨夜与梅妃的缠绵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久违的畅快,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扬眉吐气,将杨贵妃姐妹的嚣张气焰彻底打压下去。

自从杨贵妃被逐出宫又迎回后,她的气焰愈发嚣张。

为固宠,她甚至将三个姐妹都引荐给李隆基。

从此,帝王的“幸福”生活便被套上了枷锁,一切都要看这四姐妹的脸色。

稍有不从,便要独守空房。这般憋屈的日子,李隆基已忍受太久。如今终于摆脱桎梏,他怎能不意气风发?

“参见陛下。”群臣齐声行礼。

“免礼。”李隆基大袖一挥,龙颜大悦地坐上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