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翌日,清晨的阳光带着一丝燥热,早早地洒在城郊义诊点的院子里。

人群比昨日来得更早,队伍排得更长,仿佛昨日的口口相传吸引了更多饱受病痛困扰的人们。

诊台前,陈小满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仪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问诊、切脉、观察舌苔、分析症状,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精准高效。

得益于【系统】带来的超强脑力和体力,他思维清晰,反应迅捷,面对各种疑难杂症也能迅速抓住关键,给出最符合当前条件的有效方案。

他口中不断报出药名和剂量,声音沉稳有力,穿透人群的嘈杂。

“柴胡三钱,黄芩两钱,半夏两钱,党参三钱,甘草一钱半,生姜三片,大枣三枚劈开。三碗水煎成一碗半,早晚分服。”

“这位大娘,您这是典型的‘痹症’(风湿性关节炎),方子:独活三钱,桑寄生四钱,秦艽三钱,防风三钱,细辛一钱(后下),当归三钱,白芍三钱,川芎两钱,生地三钱,杜仲三钱,牛膝三钱。

五剂,煎服法同上。”

“孩子这是疳积,脾胃虚弱。

先不吃药,回去用鸡内金焙干研粉,每次半钱,拌在粥里或者米汤里喂,一天两次。

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多餐。”

陈小满的话音几乎不停,一个接一个的病人被迅速诊断处理。

而承担着所有药方记录和部分医嘱讲解重任的安雨琪,则成了最忙碌的人。

她坐在陈小满旁边,面前堆着一叠粗糙的处方签和一支快要用秃的钢笔。

陈小满每报出一个方子,她就必须全神贯注、奋笔疾书。

不仅要准确无误地写下每一味药及其剂量,还要在方子下方清晰标注煎服方法、注意事项。

遇到需要特别叮嘱的,她还得在病人拿药时再口头强调一遍。

“黄芪五钱,当归三钱,熟地四钱,川芎两钱,白芍三钱,党参四钱,白术三钱,茯苓三钱,炙甘草两钱……

水煎服,每日一剂……”

安雨琪笔下不停,手腕已经开始发酸。

陈小满处理病人的速度太快了!

她必须集中十二分的精神才能跟上,稍一走神就可能漏掉关键信息。

除了写方子,她还要:

快速解答排在当前病人后面那些焦急询问“还有多久轮到我”的人。

安抚哭闹不配合检查的孩子。

在药棚人手不足时,抽空过去帮忙核对药方、抓药分包,确保药材发放无误。

维持着诊台前基本的秩序,防止人群推挤。

整整一个上午,安雨琪几乎没有抬头的机会。

钢笔在粗糙的纸上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伴随着她偶尔快速、清晰地给病人解释的声音。

她的手腕从酸胀变成了隐隐作痛,手指也因为持续用力而有些僵硬。

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但她顾不上擦,眼神专注地盯着纸面,生怕写错一个字。

“雨琪,喝口水。”陈小满趁着给一个病人扎针的短暂间隙,飞快地将自己的水壶推到她手边,眼神里带着关切。

他敏锐地注意到了妻子手腕不自然地活动了一下。

安雨琪这才从高度集中的状态中稍稍抽离,感激地看了丈夫一眼,抓起水壶猛灌了几口凉白开,清凉的水滑过干涩的喉咙,带来一丝短暂的舒缓。

她甩了甩酸痛得快要抬不起来的手腕,苦笑道:“你这看病开方的速度……我这手,怕是要写断了。”

语气里带着一丝嗔怪,但更多的是对丈夫能力的叹服和并肩作战的甘之如饴。

陈小满心中微动。

系统赋予了他超人的工作能力,却也让身边的妻子承受了更大的辅助压力。

他不能减缓看病的速度,但或许可以……

“下一个!”陈小满招呼下一位病人的同时,脑中意念微动。

一丝极细微、旁人根本无法察觉的暖流,顺着系统无形的连接,悄然传递过去,轻柔地萦绕在安雨琪酸痛的右手腕和手指关节处。

这并非治疗,更像是一种深层的舒缓按摩和能量浸润,帮助缓解肌肉疲劳和乳酸堆积。

安雨琪正要继续落笔,忽然感觉右手腕处传来一阵奇异的暖意,那股顽固的酸痛感竟然瞬间减轻了大半!

手指的僵硬也缓解了,重新变得灵活起来。

她惊讶地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又下意识地看向陈小满。陈小满正全神贯注地给一位老工人检查腰背,侧脸线条刚毅,似乎毫无异常。

“错觉吗?”安雨琪心里嘀咕,但手腕确实舒服多了。

她来不及细想,下一位病人已经坐到了面前,陈小满清晰的话语再次响起,她立刻抛开杂念,重新投入到紧张的记录工作中。

只是这一次,手腕轻松了许多,书写的速度似乎更快、更稳了。

接近中午时,昨天送急性阑尾炎老汉去医院的拖拉机司机,风风火火地跑进了义诊点,脸上带着喜色,大声喊道:

“陈大夫!安同志!好消息!昨天那老爷子,手术成功了!医生说再晚半个钟头就悬了!多亏了你们扎那几针,稳住了,给手术抢了时间!老爷子家里人让我一定要来谢谢你们!说你们是救命恩人!”

这个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瞬间驱散了安雨琪身体上的疲惫和陈小满精神上的紧绷。

诊台周围等待的病人也听到了,纷纷投来敬佩和感激的目光。

“太好了!”安雨琪脸上绽放出由衷的喜悦,连手腕的酸痛都忘了。

陈小满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朝司机点点头:“人没事就好。

这是医院外科大夫的功劳。”

话虽如此,他心中也涌起一股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和系统带来的底气,他的判断和急救措施,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个好消息让整个义诊点的气氛都轻松了一些。

午饭时,安雨琪感觉自己的手腕虽然还有些使用过度的感觉,但远没有上午那种快要“断掉”的酸痛苦楚了。

她看着陈小满依旧神采奕奕的侧脸,再联想到手腕那奇异的暖意,心中那个关于丈夫“体力好得邪乎”的疑问,似乎又加深了一分。

不过,此刻更多的是救人的喜悦和对下午工作的准备。

下午的义诊依旧繁忙。

有了上午的“经验”和那个好消息的鼓舞,安雨琪似乎也适应了这种超高强度的节奏。

陈小满依旧高效精准,安雨琪的记录也越发流畅。

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陈小满会时不时地用意念引导那细微的系统能量,帮助妻子缓解手腕和肩颈的疲劳,让她能持续跟上自己的步伐。

夕阳西下,当最后一位拿到药的病人千恩万谢地离开,安雨琪放下几乎握不住的钢笔,长长舒了一口气。

她看着面前厚厚一摞写满药方的处方签,成就感油然而生,尽管手臂沉重得像灌了铅。

“今天,真是把手用到了极限。”她活动着依旧酸软但神奇地没有过度劳损的手腕,感叹道,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正在整理药箱、依旧不见疲态的丈夫。

他身上的谜团,似乎比这厚厚的处方签还要多。

陈小满收拾好东西,走到妻子身边,自然地接过她手里沉重的布包,温声道:“走吧,回去好好歇歇。

明天,还得靠你这双‘铁手’呢。”

他的眼神里,带着只有自己明白的、对系统辅助的运用和对妻子坚韧付出的深深疼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