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谁家小哥儿种田采药样样行啊 > 第159章 第一批红薯粉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天时间过去,红薯作坊运行的很顺利。

八人一条流水线刚刚好,经过前期的磨合,大家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后面的游刃有余。

前面几日,林弈还要时不时过来看几眼,就怕出什么问题,但后面已经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做了。

秋高气爽,天气干燥,几天的时间,滤好的粉条已经收过几回,现在又晾满了一个院子。

村里的人看到他们晾在院子里的粉条都很好奇,这圆滚滚的红薯到底是怎么变成这竹竿上晾着的透亮透亮的粉条的?

也不是没人私下里跟红薯作坊里做工的几个人打听。

但一是外头的五个工人做的都是比较简单的工序,并不清楚红薯变成粉条最重要的过程,二是签了保密协议,几个人也不敢透露一点关于红薯作坊的事情。

被问的烦了,就说:“你们若是真想知道也行,拿出五十两银子来替我们交罚款,我们可都是签了契约的,这说漏一个字都是要罚钱的,而且以后都不会收我们家的红薯,你赔得起吗?赔得起我就一五一十地跟你说。”

打听的人碰了个硬钉子,摸摸鼻头,讪讪地走了。

周围的人见他们这样说,也不好再问了。

看着库房里已经堆了不少的红薯粉,林弈就开始考虑卖一批出去试试水了。

至于怎么卖、卖给谁,他还要跟秦青商量一下。

他回了家,跟秦青说:“青哥,我今天去作坊里看了,库房里已经堆了不少干透的粉条,咱们先买一批出去试试水吧?”

秦青点点头,“那你打算这个粉条卖多少钱一斤?”

林弈想了想,说:“算下来,大概六斤红薯才能出一斤粉条,一斤粉条能做七碗粉的样子。”

“如果一碗斋粉能卖七文钱,算下来一斤粉条就是五十文的样子,那我们就一斤干粉条卖五十文?”

听他算下来,秦青觉得自家夫郎真是太良心了些。

这红薯粉之前从没人做出来过,是个新鲜事物,独家秘方,他算来算去,加上人工,得出的价格却只比卖新鲜红薯贵上几文钱。

在大乾,红薯价贱,平日里只卖三文钱一斤,要是收获的时候,市面上的红薯多起来,价钱还可以往下再压。

所以虽然红薯产量大,农家人也只愿意在下等的旱田或者犄角旮旯的地方种上一些自家吃。

只有西北等荒漠多,没法种稻子和小麦的地方才会大量种植用来当做主食。

想到这些,他笑着说:“你可以大胆一些,不然折腾来折腾去只赚那么点儿钱,还不如咱们上山打猎、采药去。”

林弈耸了耸自己秀气的鼻子,说:“那你觉得多少合适?”

“就按照一碗粉成本十文钱来算,一斤干粉条七十文。”秦青狮子大开口。

“会不会太贵了?”林弈皱了皱眉。

秦青解释道:“这粉条是个新鲜东西,寻常百姓家是吃不起的,但是卖到酒楼、乡绅家里去就很合适了。”

“你之前不是说给军中供吗?这价钱合适?”

“给军中大批量供应可以按照你的价格来,这不就是你常说的批发?”秦青说。

他这么一解释,林弈觉得也很有道理,就同意按照这个价格来。

“那第一批粉条卖给谁?”他又问。

“这几天晾干的粉大概有多少?”

林弈回答:“能有个百十来斤吧。”

“那不必运到军里去,先去县里卖了试试水先?”

“行啊,咱们找于大哥去,这些新鲜吃食他们酒楼肯定感兴趣。”林弈一拍手,决定道。

第二天,两人就拉着一百斤粉条去了县里。

到了祥云酒楼,于掌柜在后院招待他们。

他给两人倒了茶水,笑着说:“许久没见你们了。我说你们也是,听常尧兄弟说你们最近连山上都不去了,我这酒楼里的稀罕猎物都少了。”

两人接过茶喝了一口,跟他寒暄道:“这不是最近在忙其他事情嘛。”

“哟,忙什么呢,连上山赚钱都不去了?”他有些好奇地问。

“这就是今天我们来找于大哥的目的了。”林弈笑着说。

于掌柜好整以暇地说:“那我倒是要听听了,是不是又给大哥我弄了新鲜东西来?”

林弈从驴车上拿了一捆红薯粉条出来,跟于掌柜介绍了这个东西。

“就是这样,能否借用酒楼厨房,我给于大哥煮一碗酸辣粉条试试味道,你再决定要不要做这桩生意?”林弈问道。

“当然可以了,弟夫郎随我来。”于掌柜给他引路。

于掌柜带他到了酒楼的厨房,跟几个厨师说了要用灶台的事情,几个厨师一听是新食材,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林弈看。

林弈也不怯场,在酒楼几个大厨的目视下淡然地起锅烧水煮粉,就地取材,用香菜、葱花、蒜末、炸花生米、辣椒、香醋等调料做了一个最简单的酸辣粉。

一时间,厨房都被这股酸酸辣辣的味道充满了。

“可以了,于大哥和几位大厨都尝尝吧。”林弈指着几碗粉对他们说。

早就被这酸爽的味道激的分泌唾液的于掌柜一马当先上前端了一碗粉开始吃起来。

他一下就被酸辣粉的味道和红薯粉条的口感惊艳了,以他多年干酒楼掌柜的经验,这个粉条一定可以大卖。

他呼噜呼噜把一碗酸辣粉嗦完,吃的太急了,被辣得嘶哈嘶哈吸着气还不忘冲林弈竖起大拇指。

其他几位大厨也纷纷夸起来,不由得在心里琢磨着红薯粉条还能怎么做,争取自己做那个最先研究出新吃法的人,这可是能得东家嘉奖的。

于掌柜缓过那阵辣意,引着林弈他们出去说话。

“弟夫郎,你们果然够意思,每次有新东西都想着大哥我。”

只见他拍拍胸脯,“你带来的这些红薯粉条我都要了。等我回去请示了东家,再决定跟你定每个月要多少斤。”

林弈有些哭笑不得:“于大哥,我们这粉条也是刚做,每月的产量还不定呢,这回来也是试试水,下订单的事先不急。”

于掌柜一挥手,“诶,弟夫郎你这就不懂了,按照我以往的经验,这东西肯定好卖,我这是先下手为强。”

他面上全是对自己未雨绸缪的得意。

“作坊刚建起来,你这就是下了订单我们也不一定做的出来啊,咱们还是先谈这次带来的红薯粉条的事吧。”

于掌柜有些不满意,但也理解他们产能不足。

“行,那你们这次带了多少过来?一斤多少钱?”

秦青说:“一百斤,但是只能卖你九十斤,剩下十斤我们要带去给一个朋友。一斤粉条是七十文。”

“有点贵啊。”于掌柜说。

“我要的多,你们便宜点儿呗。”

秦青不想让价,就说:“这一斤干粉条能出七碗粉,这还贵?你们酒楼转头就能卖三十文一碗往上。”

于掌柜被他说的嘿嘿一笑,“那倒是,行吧,那我也不讲价了,就按这个价来。”

给他卸了九十斤粉条,接过于掌柜结的六两三钱,就带着剩下十斤粉条去找沈非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