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大军在心中叹了口气,自己的这些弟弟妹妹全是老实人,让他们以后去与那些老狐狸打交道,得吃多少亏才能成长起来。等以后有机会,得带着这里的几个弟弟妹妹去四九城,跟李副厂长那几只老狐狸摸爬滚打几年,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此这般他们也能学成小狐狸。
大军正在为几个老弟老妹的未来勾画蓝图时,大锐和大文也来到了田边,大锐气喘吁吁地问:“大哥田里的水太深了,翻出来的黄鳝和泥鳅,我们捉不到。”
大军看了看附近的几亩田随即吩咐道:“先将附近六亩田的水全部放干,这样你们就可以捉到黄鳝了,其他田里的水暂且留着,咱们今天先犁完没水的田,等明后天再来犁剩下的那些田。”
现在才1957年还不是旱灾年成,这二十多亩田的附近水源非常充足,即便现在把田水放干,也可以在附近小河中,迅速把田里水重新灌满。
随后兄弟三人分头行动,两个小时后,放干了六亩田里的水。
此时田中噼里啪啦有无数的鱼在跳动,这些鱼当中有鲫鱼,鲤鱼还有草鱼,兄弟三人站在田埂上看着田中搁浅的鱼,大锐问道:“哥,这些鱼该咋办?”
大文指着不远处说道:“哥,你看,那边还有大鱼,好多地方都有大鱼,那边还有一条更大的鲤鱼,黄澄澄的,这些鱼我们该咋办?”
“大鱼我们都捡回去,个头小的鲫鱼、鲤鱼和草鱼你们别捡回去,把它们重新丢进水洼里养着,等明年咱们再来捡。”大君淡淡道。
话音刚落,兄弟三人七手八脚地开始在田里捡大鱼, 大军边捡鱼边叮嘱道:“两斤左右的那些鲤鱼草鱼咱们别捡了,桶里放不下那么多鱼,挑着个头最大的那些捡。”
没捡一会,大文看着桶里的鱼,担忧道:“大哥再这样继续捡下去,我们就提不动这只桶了。”
大军站在田间,若有所思,如果再这样继续捡下去,估摸着得捡几十斤鱼,他俩确实拿不动了,不仅他俩拿不动,连自己也不方便提着那么重的一只桶回去。
得回去再拿几只桶过来,然后用独轮车拉回去。
经过认真考虑后,大军交待道:“你俩在这里等着,我回去村里找桶,若是今天的收获多,等会咱们一起把捡到的鱼用独轮车推回去。”
说完后,大军便提着刚才捡到的鱼向着村里跑去,没一会就来到打谷场,他先把桶中的鱼倒进打谷场旁边的水池中养着,然后向附近的人打听村里的木桶在哪?
经过一番询问,大军在村公房里找到了三只大木桶,他一只手提着一只木桶,手臂上还挂着两只,便向着太爷爷家院门口跑去。
没一会儿来到院门口,先将四只桶放进独轮车上的箩筐中,好在这四个箩筐够大,能把木桶放进去。
放好桶后,便推上独轮车,向着村外的田边跑去。
幸好自己的这副身体每天有灵液滋养着,若是没有,早晚得把自己给累死。
十多分钟后,大军来到田边,看着田里忙活的两个老弟笑道:“这次你俩不用担心了,可以随便捡,现在无论捡到多少鱼,都能带回去。但是不要捡太小的,太小的全是鱼刺,不好吃。”
俩老弟听完后点点头,保证道:“我们只捡大的,小的一条也不捡。
兄弟三人花了四五十分钟,将几亩田里的大鱼全部捡完,由于只捡个头大的,所以没捡到多少鱼,只捡了四桶鱼,由于桶里装的全是鱼,所以得装一部分水在里面养着。
当然在捡鱼期间,大军也收一些鱼放在山门内的湖里养着,他收鱼时不挑不拣,见鱼就收,小石头鱼,小马鱼都收了一些在湖里养着。
山门内的湖,面积可不小,能养很多淡水鱼在里面,小鱼野鸭子吃,大鱼自己吃。
捡完鱼后,大军把四桶鱼放在独轮车上,推着回了张家村,没一会来到村里打谷场,在打谷场里干活的婶子大娘看到后,连忙围上来,七嘴八舌的询问着:“小军,你这些鱼是从哪捕到的,咋还全是大鱼呢?小鱼一条也不见?”
“我将村外几亩田里的水全部放干了,这些鱼是我和大锐、大文在田里捡到的,小鱼我们没捡只捡大的,个头小的鱼先养着,等明年再来捕一次。”大军咧开大嘴,露着大白牙说道。
太奶奶不急不缓地叮嘱道:“你们捕完鱼后,记得将田里的水灌满,前年才晒过的田,今年就不用晒了,因为田里还有很多鱼,若是要晒田,就得把田中的小鱼捉到另外的田里养着,这般才方可操作,你没学过这些,所以就不用了。”
“好勒,太奶奶。”大军应了一声,便将独轮车上的四桶鱼倒进打谷场旁边的水池中养着,在倒鱼时,他还放了点灵液在水池中,这般操作可以防止鱼在短时间内死亡。
这个水池不大不小,可以养得下几百斤鱼,此水池旁边有一条小河沟,这条小河沟贯穿着整个张家村,老一辈人就在这条小河沟旁挖了这个水池,方便群村里人洗菜、洗杂物,洗衣服则是不在这里,而是在村外的大河旁,因为那里有几阶用青石做的台阶,非常方便洗衣服。
大军把鱼倒出来后,便推着独轮车向着村外走去,他还得去捕黄鳝泥鳅呢。
花了10多分钟,大军来到田边,将在田埂上睡觉的两个老弟喊起来,便拉起犁向前走着,两个老弟则是跟在后面捡着黄鳝泥鳅。
翻完一亩田,差不多捡了二十斤黄鳝,十斤泥鳅,当然泥鳅可以捡得更多一些,但那些有点小的泥鳅刺太多不好吃,大军没让俩老弟捡入桶中。
捡黄鳝时,同样是如此交待,大军交代兄弟二人只捡粗的黄鳝不捡细的,每条黄鳝泥鳅只要大拇指那么粗的,小的直接丢回田里养着。反正这些小的又不会死,等着明年还可以再来捕。
杀黄鳝时,粗的黄鳝容易宰杀,剔骨也容易,细的那种太难弄了,搞不好还会把自己的手给弄伤。
大军在前面拉着犁问道:“附近田边地头有薄荷吗?”
大文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随即指着南面山脚说道:“那边的地埂边老多了,不过有点老,咱们采回去也嚼不动。”,
大军缓缓解释道:“薄荷不是采来吃的,而是用来煮黄鳝泥鳅时去腥的,咱们今天晚上煮泥鳅黄鳝吃,里面得放点薄荷与葱姜蒜一起煮,这般煮出来的黄鳝泥鳅可香了。”
大锐扒拉了一下桶里的泥鳅黄鳝说道:“大哥,咱们可以回家了,桶里的这些黄鳝泥鳅够咱们家吃好多天了。”
大军微微蹙眉,语重心长地教育道:“在村里每个人都是咱们家的亲戚,所以咱们家不能吃独食。
如果你俩以后有好吃的东西,需得与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要多捡一点黄鳝带回去,让村里每个人都能吃到一口。
村里村外为什么每个人都会尊敬咱们家太爷爷,难道是太爷爷倚老卖老吗?都不是!是因为以前太爷爷每次获得好东西都分享给其他人,所以人家才会尊敬他。”
大锐抹了一把头上的汗讪笑道:“大哥,我们没有好东西,你不回来,我们每天都是吃窝头,有时还会偷偷的去地里吃玉米杆。”
大军纠正道:“我是说以后,不是说现在,以后你俩会有很多好东西。”
随后又叮嘱道:“你们去吃玉米杆时,一定要注意,玉米杆上还有玉米棒子时,你们千万不能动玉米杆。”
去地里偷吃玉米杆,大军以前也去过,还把带有玉米棒子的玉米杆给弄折了,这般调皮少不了被家里人揍。
大文抬着头看向远方傻笑道:“大哥,你说的好东西是啥?”
大军指了指桶笑骂道:“你俩捡的黄鳝泥鳅就是好东西,咱们多捡点拿回去煮着吃,或者是烤着吃。”
犁完三亩田,兄弟三人,累得躺在田埂上动都不想动。
大军看了一眼地上的一桶半泥鳅黄鳝,身体上的疲惫消失大半,又灌了几口灵液糖水,身体上的疲惫瞬间荡然无存。
大文喝完糖水后问道:“大哥,你这糖水咋这么厉害,我喝了以后,身体感觉一点也不累了,我现在就可以继续去捡黄鳝。
大军闻言半真半假道:“糖这玩意能增加体力,消除疲惫,你俩以前在家里不怎么吃糖,所以现在一但吃糖,体力就能很快恢复过来。”
在这事儿上,大军倒是没怎么忽悠这俩老弟,在这个年代,无论是谁在田里干半天活,身体一定会很累,此时只要能吃到一块糖,绝对能恢复大半体力。现在的老百姓很少会患有三高这种疾病,能患糖尿病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身体都很健康,缺乏的只是补充体力的物品。
大军边堵田埂边说:“你俩先在这里休息一会,我得去把小河里的水引来田里。”
两老弟没休息多久,便生龙活虎地跑过来问道:“大哥,咱们把这几亩田犁完了,过几天我爹他们就没活干了。”
大军打趣道:“咱们并不是只犁这几亩田,而是最近几天,我们得把附近几个村的田全部犁完。”
大锐闻言诧异道:“大哥你疯了吧,你不累吗?我们附近可有六个村,每个村都有二三十亩田,若是把这些田全部犁完,能把咱们给累死。”
“咋滴,你不想吃黄鳝泥鳅了吗?想每天都吃窝头?”大军诱惑道:“这几天咱们把所有田犁完,以后每天都可以吃肉,吃不完的可以风干,吃腊黄鳝与腊泥鳅。”
“等咱们捡的黄鳝泥鳅多了,哥,过几天去市里给你们换肉吃”
“哥,你去市里能带上我们不,我长那么大才去过一次市里,大文还一次也没去过。”大锐甩了甩手上的水说道。
大军摇了摇头:“从张家村去市里路太远了,来回要走十多个小时的路,你俩年纪还小,走不了那么远的路,如果走路的时间久了,鞋都能给你走坏。我带你们去干嘛?走路玩吗?”
大文倔犟道:“大哥,我们可以在市里的路边睡一晚,等第二天我们再回来,你看这样可以吗?”
大军像看傻子一样的看着大文老气横生地说道:“老弟啊,市里的路边,可不像咱们这里的路边,市里的路边可没有草垛子让你睡觉。市里的路边除了石头就是土,晚上睡在路边可硌肉了,咱们在那种环境下根本睡不着。”
大锐听到要睡在土路上,连忙摇头道:“大哥路边没草垛子,我们就不去了 ,要走十多个小时的路,我可走不动。”
唠完嗑大军招呼着:“你俩快去提桶,我要开始犁田了,你们得捡快一点,估计现在12点多了,咱们今天还有四亩田没犁呢。”
时间如白驹过隙,大军把剩下的四亩田犁完,看了看表,已经下午四点半了。
大军看着自己翻完的这几亩田,看上去有点奇幻,但又在情理之中,挑不出任何破绽,别人犁不了那是别人的事,自己能犁那是自己的事,毕竟自己是习武之人,身强体壮,耐力惊人,犁田的速度与拖拉机头无异。
一天时间捡了三桶半黄鳝泥鳅,犁了七亩田,基于梦幻与现实之间。
山门前也存放着一百多斤黄鳝泥鳅,这般还是只捡大的,小的一条也没有。如果连小的一起收,那估计能收个两三百斤。
最近一年内不会缺水,所以小一点的黄鳝泥鳅就没捕,留着等明年再来捕。
比较小的黄鳝泥鳅,等1959年再来把它们全部收完,即使自己不来捕完,也会旱死。这些都是肉,如果旱死了那就可惜了。
将今天捕到的三桶黄鳝泥鳅提上独轮车,自己在前面推着,俩老弟在后面屁颠屁颠的跟着。
来到后面的地埂边,兄弟三人又采了一些老掉的薄荷叶。
虽然比较老,但有总比没有强,管它嚼得动还是嚼不动,有味就行。
没一会儿兄弟三人就来到打谷场,现在打谷场人可多了。
有的在捣鼓着玉米,有的在打谷子。
在打谷场内干活的大部分人,看到大军兄弟三人推着一车黄鳝泥鳅回来,都发出惊讶的叫声,以及欢呼声,太爷爷听到欢呼声,连忙小跑着过来问道:“你们三兄弟去干啥了?黄鳝泥鳅有那么好捕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