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1957:我在四九城抓特务 > 第212章 小张同志是个好同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2章 小张同志是个好同志

大军将犁从独轮车上取下,放回村公房内。

当他出来的时候,看见大锐俩兄弟,正在手舞足蹈的和太爷爷比划着,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大军微微一笑:“太爷爷快叫上有德太爷爷他们,咱们去村外小河边杀黄鳝。今天捕得太多了,就我自己一个人杀不完。”

太爷爷拍了一下大锐和大文的屁股吩咐道:“你俩去地里找你爷爷,让他找几个人回来一起杀黄鳝,今天晚上咱们村里喝黄鳝汤。”

随后,拍了拍手朗声道:“今天晚上村里喝黄鳝汤,你们打麦子的妇女,出来几人,去公房将锅搬出来,打扫一下,把水烧上,我们过一会就拿着黄鳝肉回来。”

太爷爷走到公房,拿着几颗铁钉出来,笑呵呵地说:“你去院门口找几块木板过来,咱们得做一个杀黄鳝的架子,将黄鳝头钉在木板上,这样容易剔除骨头。

有德弟,你去祠堂取几把刺刀过来,咱们就用刺刀剔骨。”

大军惊讶道:“太爷爷咱们不会真的要用刺刀杀黄鳝吧?”

太爷爷淡淡道:“将就着点用吧,咱们村里没小刀,总不能拿菜刀来杀吧。”

大军看了看周围问道:“云海太爷爷与刘玉龙太爷爷他们去哪了?”

太爷爷随意道:“他们早上就回去了,咋滴,你还想请他们吃黄鳝泥鳅吗?”

大军尴尬一笑:“请不请还不是太爷爷说了算,我咋有资格请他们。”

太爷爷嘿嘿一笑:“他们今天早上带着酒回去给其他的老伙计,那酒好啊,我们昨天喝了一杯,今天早上起床身体非常舒服。我们得快点让其他老伙计体验体验。”

三四分钟后,有德爷爷拿着一小筐刺刀出来:“大孙子,你要不要刺刀?若是看得上,你就带几把回去家里用。”

大军诧异道:“有德太爷爷,咱们村里有多少把刺刀?”

有德大爷爷摇了摇头:“具体有多少把刺刀我也不知道,百十把应该有吧。”

“那么多刺刀哪来的?”大军问。

太爷爷轻描淡写道:“以前缴获的,因为用不上,每次带回来就随便丢在祠堂里,现在有好多都生锈了。”

大军随意问道:“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了吧?”

有才太爷爷点头道:“每家每户都有两三把啰,谁家没有他们也会来祠堂里讨要。”

大军知道每家都有了,自个也不客气,随手拿了五把刺刀放进独轮车里,随即高兴道:“几位太爷爷,那我就不客气了,我带几把回去家里用。

随后,几人边聊边走,没一会就来到小河边,大军把独轮车放好,与太爷爷他们说了一声,就向着院子跑去,自己得回来找几块木板,刚才因为看到刺刀太兴奋,所以把找木板的事给忘了?

来到院门口,找到一段木头,收入山门,拿出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几块木板。

有山门还用斧头,那自己就成傻子了,这次做出来的木板不能太过平滑,可以将就着使用就行。

大军拿着一堆木板来到小河边,找了块石头将钉子,钉进木板中。

这样就可以把鳝鱼头,挂在钉子上面,方便宰杀。

大军试了一下,非常好用。

大军杀黄鳝的速度非常快,一分钟可以杀五六条,剔出来的骨头非常完整,肉上几乎没有骨头,只有完完整整的一条黄鳝肉。

他这杀黄鳝的技术是后世记忆中留下来的,以前,应该是以后自己没事时,经常去菜市场,和卖黄鳝的老徐头坐在一起唠嗑,有时老徐头忙不过来时,大军也会帮忙杀黄鳝,久而久之也学到了这一手技术。

现在老徐头还没出生呢,得过段时间才能去找老徐头唠嗑。

大军的手法把几个太爷爷惊讶得目瞪口呆。

太爷爷他们剔一条黄鳝的骨头,大概需要三十秒左右,自己则是只需要十秒左右。

若是能把黄鳝收入山内处理,最多5分钟就能全部搞定。

有财太爷爷,看着地上的黄鳝骨头,感叹道:“这些骨头是好东西啊,就这样丢了,太可惜了。 如果咱们有油,将这些骨头用佐料腌制一下,放在油里炸脆,那味道可香了。”

有福太爷爷笑道:“不可惜,过会洗洗还可以拿去熬汤喝,这些骨头用熬汤喝味道也很鲜。”

几人边聊天边杀黄鳝,没一会儿,二爷爷叫来的人也来到了。

总共来了六个人,都是以前杀过黄鳝的。

此时在小河边宰杀黄鳝的人,加上大军一共有十一个人。

三桶半黄鳝泥鳅,去掉泥鳅,还有两桶左右的黄鳝。

十一个人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杀完,获得一桶多点黄鳝肉,半筒多点黄鳝骨头和黄鳝头,现在没饿肚子,那内脏不要了,因为清理起来极其困难。

这些黄鳝中,有一半黄鳝是大军宰杀的,另外的一半是太爷爷他们杀的。

这些黄鳝头和骨头,洗一洗还可以拿去熬汤喝。

看了一眼身边的泥鳅,数量太多了,要想将它们苦胆取完,得花两个小时左右,太费时间了不划算取,还不如就这样直接煮着吃,只要吃的时候注意一点即可。

等众人清理好这些黄鳝泥鳅,天色已经暮色苍茫,若是再晚个把小时,就看不到清理了。

众人将清理好的黄鳝泥鳅带回村里,此时,打谷场旁边已经有两口大锅在煮着沸水。

水池里养着的那些鱼,今天吃不上,只能等明天早上煮来吃,如果明天早上不把水池里的鱼吃完,那明天下午捕到的鱼就没地方存放了。

大军先把泥鳅倒在左边的锅里煮着,又把黄鳝骨头倒进右边的锅里煮着。

等骨头煮的差不多了,他用个竹制的大筲箕把骨头捞出来放在盆中,又把黄鳝肉倒进去煮着。当然,葱姜蒜这些佐料,肯定要放进去一起煮,关于油与其他的调味品,那就没了。

为何不先将黄鳝泥鳅过一次水,把这些肉的血沫子与粘液煮出来,然后再用清水煮熟吃,这样味道会更好。别开玩笑了,现在是在村里煮大锅饭,又不是在餐厅里炒菜,哪有那么多讲究。

如今,只要确保肉食煮熟到可食用的程度就足够了,至于是否有血沫子或粘液,其实并不重要。关键的是数量要足够,能让村里的每个人都能分到一碗。

此时,几位太爷爷与大军一起,坐在锅边,将盆中的黄鳝头拣出来,过会分给村民们食用,这些黄鳝头上面还有许多肉,足够几个人吃饱肚子了。

若是不放油,黄鳝与泥鳅煮着吃会腥?

开玩笑的吧!

村里人早上八点就下地干活,一直干到晚上天黑看不见才回来,中午就在地里吃两个窝头,等晚上回来,每个人都是饥肠辘辘的,咋可能有人会嫌弃肉腥!

但凡是个正常人,他都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大片大片的黄鳝肉煮着吃,那得多享受。

一个小时后,去地里干活的人都回来了,大人回去做主食,孩子们都蹲在打谷场等着吃肉。

大军抬着个碗,一直在两口大锅旁边瞎转悠,他想找机会往锅里放点灵液。

大锐不知道内情,还以为自己大哥肚子饿,或是嘴馋了,便走到大军身边,小声小气地说道:“大哥你等一会再吃,现在旁边有好多人看着呢,我也饿,但是我不敢吃。”

大军听后,轻轻地踢了他屁股一脚吩咐道:“谁告诉你大哥想吃肉,快去找把锅铲来,大哥先尝尝味,。”

大锐闻言,四下寻找,没一会,就在旁边大娘那拿着一把锅铲跑过来递给大军。

抹了一把嘴上的哈喇子焦急道:“大哥,你快尝尝味道咋样,好不好吃,盐够不够,你尝的时候注意一点,锅里的汤太烫了,千万别把嘴给烫到,要不还是我来尝吧。”

大军用锅铲吸溜了一口,吧唧了一下嘴:“老弟快去找盐巴,汤里的盐不够,味道太淡了不好吃。”

大锐又屁颠屁颠的跑去将盐巴拿过来,:“大哥,你舀一点在碗里给我尝尝,我嘴可毒了,盐多盐少,我一尝就知道。”

大军舀了点盐巴放进锅铲中,然后将锅铲放进锅里搅拌着,只要有导体,灵液就可以顺着锅铲进入锅里。

搅拌好后,先舀了一小铲给大锐和大文,再不给他俩吃一点,大文的哈喇子都快淌到地上了。

大军拿着锅铲,又去煮泥鳅的锅里搅了搅,又像模像样地尝了一口,味道非常鲜美,薄荷嚼不动,但是汤里有薄荷的香味。

两锅汤里有着葱姜蒜和薄荷这些佐料,这般煮出来的黄鳝汤还是比较好喝的。

煮的差不多了,大军将锅下面的柴火全部撤出来,让这两锅汤放凉一点,每个人都饥肠辘辘的,万一吃的时候烫到嘴,那可就造孽了。

这两锅黄鳝泥鳅,连汤连肉,加起来差不多有两百多斤。

村里也就二百多号人,平均下来每人可以分到三四两肉,五六两汤。这分量已经不少了,就算不吃主食,将这碗汤喝下肚,也能喝个七八分饱。

半个小时后,打谷场周围,蹲着两百多号人,每人手里端着一碗汤,拿着一个窝窝头。

这汤可不是一般的汤,里面有很多肉,还有灵液,小孩子可能还吃不完。

村里的那些孩子,长辈没让他们吃泥鳅,因为他们全部才刚从地里回来,每个人都是饿的前胸贴后背,一吃饭就狼吞虎咽,这些孩子年纪不大,搞不好会被泥鳅刺卡到嗓子。

几个太爷爷他们也没被特别关照,待遇和其他人一样,每个人手里端着一碗汤,拿着一个窝头。

大军手里端着的这碗汤,再过几十年,拿去魔都的餐厅里出售,估计至少可以卖到一两百块钱一碗。

这可是野生黄鳝,还是个头特大的那种,即使有钱也很难买到。

因为几十年后的田里全是农药,已经没有大的黄鳝了,别说大的,连小的也没多少,在有些田里,别说黄鳝泥鳅了,就连会动的生物也很少见,可以用死水一塘来形容。

像今天捕到的这种大黄鳝,估计在养殖场里才能见到。

大军边吃边想,眼睛滴溜溜的转着,得去把附近几个村的黄鳝泥鳅捕一遍。

若是想要去其他村的田里捕捉黄鳝泥鳅,就得送人家一部分,让他们每个村都能吃上一两顿黄鳝泥鳅。如果啥好处也不给人家,那估计人家也不会让自己带着两个老弟,去他们的田里捕捉黄鳝泥鳅, 现在犁田又不累人,每个村的村民都喜欢犁田,因为每次犁田都可以捕到很多鱼和黄鳝与泥鳅。

还得多收一点黄鳝在山门内,等明年开春以后,轧钢厂的采购任务,就得靠这些黄鳝泥鳅了。

这玩意在四九城也多,拿出来交任务非常合适,但自己要想去四九城周边的田里,捕捉黄鳝那就不可能了,这可是肉,村民们咋可能让你去捕捉。

什刹海、北海公园、玉渊潭,这些地方也有黄鳝泥鳅,但这些地方的水太深了,很难搞到黄鳝泥鳅,即使能搞到,也只会是一点点而已,不划算去。

黄鳝泥鳅在村里这样煮不好吃,但拿去交任务就不同了,因为轧钢厂里有大厨,有佐料,柱子做出来的肯定很好吃,交任务的时候,交黄鳝泥鳅领导们也不会嫌弃,还会夸小张同志是个好同志。

张家村的这顿聚餐吃了一个多小时,等村里人吃饱晚饭后,又在打谷场里唠了一会儿嗑,便接二连三地回家休息去了。

大军一家子则是最后回家,爷爷走在最前面,众人则是跟在后面,闲庭信步地向着回家的方向走去,在路上,大堂叔问道:“爷爷,咱们家现在还有虎骨酒吗?若是还有,回去你给我倒一两。”

太爷爷摇了摇头:“现在一滴也没了,等过几天让小军去市里打个电话回四九城,让你大伯用火车带几坛回来,这样咱们家才有酒喝。”

二爷爷看着大堂叔问道:“咋滴,难道你俩也会腰酸背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