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 > 第207章 科技为刃·拨云见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7章 科技为刃·拨云见日

雨幕在凌晨三点半的玻璃上织成密网,林昭站在办公室窗前,指节抵着冰凉的窗框。

父亲的笔记本摊开在桌上,墨迹未干的“爸,我找到暗桩了”在台灯下泛着深褐,像块凝结的血渍。

手环在腕间发烫,系统提示音轻得像呼吸:“可疑人员行为轨迹建模完成度87%。”他低头看向屏幕,赵秘书的行动轨迹在蓝色光膜上蜿蜒——上周三22:13明远大厦地下停车场、周四14:02区档案局旧楼、周五17:58云州宾馆302房,每个坐标点都与2015年贪腐案卷宗里的“未知联系人”重合。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是陈秘书的消息:“赵秘书说明天要帮您整理研究小组的核心资料。”林昭的拇指在屏幕上悬了三秒,最终回了个“知道了”。

他摸出钢笔在笔记本边缘画了个圈,圈里写着“调虎离山”,笔尖戳破纸张的瞬间,窗外炸响一记闷雷。

晨光透过雨帘漫进办公室时,林昭正低头整理桌上的文件。

赵秘书推门进来时,他恰好抬起头,脸上挂着惯常的谦和:“赵哥,研究小组的筹备方案需要重新梳理。”他抽出最上面的文件夹推过去,“您经验丰富,区里近十年的经济数据台账,劳烦您去档案室核对一遍?”

赵秘书的手指在文件夹封皮上顿了顿,镜片后的目光闪了闪:“核心资料组的活我熟,要不我先——”

“陈秘书已经接手了。”林昭的语气轻得像在说天气,余光瞥见陈秘书抱着一摞档案从门口经过,发梢还沾着昨夜的雨珠,“她昨天加班把近三年的政策汇编都标好了重点,效率比我高。”

赵秘书的喉结动了动。

林昭注意到他右手无意识地攥紧西装下摆,指节泛白——和系统分析的“焦虑时典型动作”完全吻合。

“行,我这就去档案室。”赵秘书扯出个僵硬的笑,转身时公文包磕在桌角,里面掉出个黑色U盘。

林昭弯腰去捡,指尖碰到U盘的瞬间,系统突然发出短促的警报。

他抬头时正撞进赵秘书骤缩的瞳孔里,那抹慌乱只闪了半秒,就被故作镇定的咳嗽掩盖。

“老东西,总掉东西。”赵秘书抢过U盘塞进包里,脚步比来时快了三分。

陈秘书抱着档案进来时,林昭正盯着门口。

“赵秘书走了?”她把档案放在桌上,发梢的水珠滴在“新能源开发区规划”的封皮上,晕开个浅灰的圆,“我按您说的,把近三年的土地审批流程又核对了一遍,系统生成的流程图……”

“放这儿。”林昭打断她,手指轻轻叩了叩她怀里的另一份文件,“等下跟我去会议室,陆总说十点有个非正式会议。”他扫过陈秘书耳尖泛起的淡红,想起系统提示里她“对林昭工作能力高度认可”的心理标注,语气软了些,“记得带录音笔。”

明远集团的会议室飘着新磨的咖啡香。

陆明鸢倚在长桌尽头,红色真丝衬衫衬得皮肤白得发亮。

她指尖夹着份文件,封皮上“青阳区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的烫金大字在阳光下闪着光:“我今天不是以明远二小姐的身份说话。”她的目光扫过二十余位企业家,停在林昭脸上时软了软,“是作为云州新能源协会的新任会长。”

林昭注意到几个老总的腰板直了直——这是他们对“官方认可”的本能反应。

“一个能提前三个月预判‘双碳’政策风向的科员,”陆明鸢的声音像敲在瓷盘上的银匙,“一个能在拆迁现场用半小时理清二十户诉求的干部,”她把文件推到桌面中央,“值得我们所有人尊重。”

会议室里响起零星的掌声,很快连成一片。

林昭望着陆明鸢微扬的下巴,想起昨夜系统分析她“通过公开支持巩固林昭政商形象”的行为动机,突然觉得她耳后那枚碎钻耳钉,比任何商业计划书都有说服力。

下午三点,赵主任的办公室传来摔杯子的脆响。

林昭推开门时,看见赵主任握着手机的手在抖,脸涨得通红:“市纪委问林昭有没有违规插手开发区土地审批?开什么玩笑!”

“赵主任。”林昭走过去,从公文包里抽出一沓A4纸,“这是系统生成的审批流程图,每一步经办人、时间戳、法律依据都标清楚了。”他翻到最后一页,“还有市律协王教授的批注,说‘程序无瑕疵’。”

赵主任的手指划过流程图上的蓝色标注,呼吸渐渐平稳:“你早有准备?”

“昨天系统提示‘可能面临程序审查’。”林昭没提手环的蓝光,只指了指窗外的雨,“这雨下得邪乎,总得备把伞。”

暮色漫进办公室时,顾轻语的身影从窗外闪过。

她裹着件深灰连帽衫,帽檐压得低低的,怀里抱着个相机包。

林昭刚要起身,就见她敲了敲玻璃,指了指楼下的咖啡车。

“给你带了冰美式。”顾轻语把相机包往桌上一扔,帽子滑到脑后,发梢还沾着雨珠,“我今天混进了建材协会的秘密会议。”她打开相机,屏幕上跳出张照片——穿藏青西装的李明杰正和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碰杯,背景是云州宾馆的水晶灯。

“那是市纪委的张科长。”顾轻语的指尖戳了戳屏幕,“上个月刚调去信访室。”她突然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怎么样?够你玩一票大的了吧?”

林昭接过相机时,指腹蹭过快门键上的凹痕——那是顾轻语总爱用拇指抵着的位置。

他盯着照片里李明杰微扬的嘴角,系统在腕间震动,“权力网络拓扑分析”的进度条跳到了92%。

深夜十一点,林昭坐在办公桌前。

父亲的笔记本摊开着,新写的“爸,我找到他们了”在台灯下泛着暖光。

手环蓝光映在墙上,勾勒出一幅复杂的关系图:李明杰的名字被红线圈着,往上延伸出三条暗线,分别标着“2015年市政工程”“开发区土地审批”“东头村拆迁款”,最顶端的那个名字被打了马赛克,旁边系统标注着“保护伞层级:副厅”。

窗外的雨还在下。

林昭摸出个牛皮信封,把顾轻语拍的照片塞进去。

信封封口时,他想起匿名短信里的“小心身边人”,想起赵秘书颤抖的指尖,想起父亲笔记本里夹着的老照片——年轻的林父举着扩音器站在拆迁现场,背后是“公平公正”的红色横幅。

他拿起钢笔在信封上写下“市纪委收”,墨迹在雨气里晕开个浅灰的圆,像极了陈秘书早上滴在文件上的那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