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轮船的汽笛声穿透咸阳宫的晨雾时,赵姬正站在御花园的桂树下翻看着徐福的航海日志。泛黄的桑皮纸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岛屿轮廓,旁边标注着“多硫磺,产黑铁”的字样,墨迹被海风浸得有些模糊。
“太后!徐福回来了!”小翠捧着裙摆跑过来,鬓角的碎发被晨露打湿,“就在渭水码头,坐着公输先生新造的蒸汽轮船,黑黢黢的船身比龙舟还大,四个明轮转得跟飞似的!”
赵姬合上日志,指尖还残留着纸张的粗糙感:“让他直接来偏殿,正好政儿也在。”
刚走进偏殿,就见嬴政正对着沙盘摆弄着新制的蒸汽火车模型,铁制的车轮在木质轨道上“咔嗒”作响。蒙恬和公输般蹲在旁边,争论着车厢装甲该用熟铁还是生铁。
“阿母来得正好。”嬴政抬头,眼里带着笑意,“公输先生说火车头能再加个蒸汽炮,将来攻城时既能运兵又能放炮。”
赵姬刚要答话,殿外传来沉重的脚步声。徐福一身海蓝色的短打,皮肤被晒得黝黑,鬓角沾着海盐粒,见到赵姬和嬴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远航归来的沙哑:“臣徐福,幸不辱命,带回东海诸岛图谱!”
“起来说话。”赵姬示意他起身,目光落在他身后的木箱上,“箱子里是什么?”
“是岛上的矿石和草木标本。”徐福打开箱子,里面整齐码放着黝黑的铁块、晶亮的硫磺块,还有几株叶片肥厚的植物,“臣按太后嘱咐,重点探查了最东端的那座大岛,岛上黑铁储量惊人,硫磺矿裸露在外,还有这种能治坏血病的野果,船员吃了再没犯过病。”
嬴政拿起那块黑铁,在指尖掂了掂:“比咱们关中的铁矿纯度高。徐福,那岛上可有土着?”
“有。”徐福的声音低沉下来,“是些断发文身的部落,见了我们就放箭,臣没敢深入。不过岛的西侧有天然良港,蒸汽轮船能直接靠岸。”
赵姬忽然开口,语气平静得不像在谈论远航:“准备准备吧,一个星期之后,我跟你带队去一趟那个群岛。”
徐福愣了愣:“太后要亲往?那岛上海风烈,还有瘴气……”
“无妨。”赵姬打断他,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公输般的蒸汽轮船不是能载两百人吗?带上墨家子弟、工部工匠,再让蒙恬派一队精兵,足够了。”
蒙恬立刻拱手:“末将愿往!正好试试新造的蒸汽炮!”
嬴政放下黑铁,眉头微蹙:“阿母要去多久?那群岛偏远,万一……”
“放心,有蒸汽轮船,往返不过半月。”赵姬转头看向他,眼神忽然变得锐利,“政儿,到时候能否多派点人手给我?”她顿了顿,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那个群岛上的资源还是很多的,到时候让人把岛上的资源全搬空,然后就彻底沉了那座群岛吧。”
“哐当”一声,公输般手里的扳手掉在地上。蒙恬脸上的兴奋僵住了,李斯刚走进殿门,手里的奏报差点滑落。连一直沉稳的韩非都抬了抬眼皮,目光里满是诧异。
“太后……”徐福结结巴巴地开口,“沉、沉了?那岛方圆千里,怎么沉得掉?”
“怎么沉不掉?”赵姬拿起沙盘旁的铁钎,在沙盘边缘划出一道深沟,“那岛多火山,硫磺矿裸露,说明地壳不稳。咱们把黑铁和硫磺运走后,在火山口埋下霹雳弹,用蒸汽引信引爆,不愁它不塌。”
嬴政终于按捺不住:“阿母!那岛虽偏远,也是块土地,沉了岂不可惜?再说岛上还有部落……”
“部落?”赵姬冷笑一声,指尖戳在日志上“断发文身”四个字上,“你以为那些是善茬?当年周武王伐纣,他们的先祖就没少袭扰中原。这岛若留着,将来必成后患。”她抬眼看向众人,目光扫过韩信、虞姬等人,“你们觉得我心狠?”
小韩信上前一步,跟个小大人一样拱手道:“太后,兵法云‘不备不虞,不可以师’。若是那岛确实有威胁,毁之无妨。只是……”他犹豫了一下,“臣观图谱,那岛地势险要,若能驻军,倒是天然屏障。”
虞姬轻声道:“太后,岛上的野果能治坏血病,若是沉了,岂不可惜?”
“野果可以移栽,铁矿可以搬运,唯独这岛留不得。”赵姬的语气不容置疑,她看向嬴政,“政儿,这些海外部落,他们就像附骨之疽,不除根,迟早会溃烂。”
李斯终于开口,声音带着谨慎:“太后,此事关乎重大,是否……”
“不必多言。”赵姬摆摆手,铁钎在沙盘上划出的深沟触目惊心,“明天开朝会,我自会向满朝文武解释。徐福,你现在就去清点船只,墨家子弟负责准备霹雳弹和引信,蒙恬调五百精兵,带足三个月的粮草。”
徐福看着赵姬决绝的眼神,不敢再劝,躬身应道:“臣遵旨。”
公输般捡起扳手,喃喃道:“蒸汽引信倒是现成的,就是得多备几个,万一受潮……”
“让小翠跟着去。”赵姬忽然说,“她知道怎么做。”
嬴政望着沙盘上被铁钎戳出的深坑,心里忽然涌上一阵不安。阿母做事向来周全,可这次对一座岛屿如此决绝,绝非仅仅因为部落袭扰。他想再问,却见赵姬已经转身,桂花香随着她的衣袂飘进殿内,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威严。
“都散了吧,各司其职。”赵姬的声音从门口传来,“韩信,你跟我来,把《孙子兵法》里火攻篇再给我讲讲。”
韩信愣了一下,连忙跟上。虞姬看着他们的背影,又看了看木箱里那株能治坏血病的野果,轻轻叹了口气。蒙恬碰了碰李斯的胳膊:“李大人,你说太后是不是发现了那岛的什么秘密?”
李斯摇摇头,翻开奏报的手有些发沉:“明天朝会便知。只是……沉一座岛,怕是要震动天下啊。”
偏殿外的桂树沙沙作响,金黄的花瓣落在沙盘上,盖住了那道深沟的边缘。嬴政拿起那枚黑铁,在阳光下看了许久,忽然对徐福道:“把你带回的所有图谱都给我,尤其是那岛的火山分布。”
徐福连忙应是,心里却越发困惑。他出海三年,见过无数岛屿,从未想过一座岛竟能让太后如此大动干戈。那些断发文身的部落虽然凶悍,却远不足以威胁大秦,太后究竟在怕什么?
夜色渐深时,赵姬独自站在观星台,猫小统蹲在她脚边。银河横贯天际,最东端的星辰格外明亮。她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帛书,上面用隶书刻着几行字:“东海有仙岛,其名东瀛,千年后将为中原大患……”
前世的记忆,那座岛屿上的人在千年后掀起过滔天巨浪。既然她来了这一世,既然大秦有了蒸汽轮船和霹雳弹,就绝不能让历史重演。
“沉了它,才能永绝后患。”赵姬轻声说,指尖划过帛书的褶皱,“哪怕被天下人骂心狠,也值了。”
猫小统蹭了蹭她的脚踝,发出细微的“咕噜”声。听闻猫小统的声音,赵姬回道“宁背万世之骂名,也要让子孙后代享福,这件事罪在当代,利在千秋。”
远处的工部工坊还亮着灯,公输般和墨家子弟正在赶制蒸汽引信,叮当的敲打声在夜风中格外清晰。
赵姬望着工坊的灯火,忽然笑了。明天的朝会注定不会平静,但她已经准备好了。那些藏在岁月深处的隐患,那些可能伤害这片土地的威胁,她会一个个清除干净,用大秦的蒸汽与铁火,为后世铺一条安稳的路。
观星台的风越来越凉,吹起她的衣袂,像一面即将远航的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