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书澜把宁川放在离着办公楼六七百米外的路边上就走了。
美其名曰是不想让鸣洲员工看见他从很贵的奔驰GtR上下来,对员工不好。
神经病啊!
李云皓还天天开G63呢。
是不是看不起他的华晨宝马。
他全款买下来也三十多万呢,开过手动挡吗就嫌弃!
宁川委屈地沿着上班路一直走,商业园毕竟好大一片地方呢,也不能这上班路上都是他们鸣洲的员工。
但毕竟基数在这里摆着呢,所以被人认出来,大概也并不算意外。
“宁董……”
宁川嘴一咧,眼角没动一点点,好标准的假笑啊。
“上班要迟到了,要不我载您?”
那当然也不是不行。
宁川腿一伸就跨坐在电动车的后座上,他有些拘谨地挽住对方的腰。
“谢了哥们,虽然你今天帮我大忙了,但我也不问你是哪个部门的了,等上了楼咱俩就当不认识。”
“好,好的。”
宁川今天是有点时间紧,他约了人,专科院校的那些老师要来。
有点是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有的是二级学院的领导。
但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好不要让这几个院校撞一起。
虽然想来他们公司各家院校收劳工的事情都传出去了,但也没必要那么开诚布公。
最早的一家约的九点,宁川上去时八点二十五,尚且算早。
李云皓和于浩然不在,整个十六层清净不少。
周娜叼着袋牛奶,还是当地的老品牌,那正儿八经是宁川从小不爱喝到大的。
他不是针对品牌,谁家奶他都不爱喝。
“呦,早啊。”
最近的宁川都很勤快,每天都早早上班,即便不在鸣洲也在水泥厂。
所以周娜对宁川的出现并不意外。
“还行,我舅载我来的,没人来吧?”宁川问道。
“你不是人吗?”
“没人就行。”宁川应声道。
哦,好吧,传出去,今天宁川也不当人了。
宁川一路跑跑颠颠也不知道在忙什么,周娜就站在大厅看他跑过来,跑过去。
“吃没吃饭?”
“在车上吃了。”
“你居然在你舅的车上吃饭,好大的狗胆。”
“我那都吃的没味道的。”
而且不也是忍了他一早,到半路就给他扔下了吗。
这才吃的三明治喝的豆浆,这要说吃个什么臭豆腐螺蛳粉,他舅能直接给他扔隔壁省去。
他之前开会往鸣洲扔了两身衣服,有件温莎领的黑色长袖衬衫来着,哦,找到了。
“喔,今天穿的很正式嘛。”
“嘿嘿。”宁川挠挠脑袋,因为要见外人,总不好再穿着芝麻街图案的短袖衬衫。
“头发要不要再抓一下。”
毕竟宁川满脑袋小碎毛毛,厚刘海,再怎么装大人看上去也不大嘛。
“抓一下?”
“来嘛。”
周娜把两手伸出来,对着手心“呸呸”两口。
“不不不,不用了。”宁川赶紧摆手。
太吓人了,这么原始的道具吗,那他还是不用了。
“哈,逗你呢,小林呐,有没有发胶借他用用。”
宁川自然是见过林嘉仕,周娜从凌云带回来的全能助理。
也是高高帅帅一个男孩子,毕竟周娜看脸这件事已经家喻户晓了。
就是不熟悉,周娜回来半年时间,宁川平时也不在公司拖沓着。
再加上林嘉仕平常就躲在总经办一个小角落里,作为周娜唯一一个下手,略显孤独。
“你好。”
宁川主动打招呼。
“宁董好,我来给你弄发型,要不要再修两下,头帘也扎眼睛了吧。”
宁川震惊,“现在吗?”
“嗯,很快的。”
“这……”
林嘉仕找个椅背矮点的椅子让宁川坐,拿着剪刀、喷壶说上手就上手。
条件确实简陋些,就只有办公室的换衣镜能让宁川看个大概。
不过看得出林嘉仕的技术很熟练啊。
难道从蓝翔招来的助理吗?
“娜姐,这是你托尼老师转正吗?”
“什么托尼老师啊?”
哦,这时候大概还不管理发师叫托尼老师。
“我说林哥这两下子很专业。”
“哦,他干过的。”
周娜倚在一边道:“你还干过什么,给这小孩长长见识。
林嘉仕笑了笑,道:“干过门童、服务员、健身教练,给人理发宁董知道了,还去酒吧卖过酒顺便当鸭……”
“可以了可以了!”
宁川搬着椅子直接从林嘉仕手底下逃跑,打断对方的动作,同时也打断了对方的话。
“咱俩只是同事,还没到要那么开诚布公的时候,你也适当保留些隐私啊。”
他又把椅子搬回来,翘着个二郎腿对周娜道:“还有你,你俩是好地儿认识的吗!”
“你少管!”
“哼。”宁川才懒得管呢。
“哼。”周娜也学着宁川的样子把脸甩到一边。
谁愿意搭理他似的,她也生气了。
“好了宁董,您看一下。”
哇,二八侧背,没显得很死板。
“这我平时放下来是不是就变成呆栗子头了。”
“放下来这样。”
林嘉仕举着手机给宁川看,居然还提前拍了照,要不然他能是整个凌云唯一一个让周娜带回来的人呢,是会来事啊。
二八这是个假头缝,放下来是三七分,宁川不喜欢亮着额头,专门给他留了头发帘。
“好呢,那我开会去啦!”
宁川蹦跳着往会议室跑,那轻快跳脱的动作跟这身造型一点都不搭。
会议内容都是提前约定好的,但总得有个流程。
四家专科院校给宁川凑了六十个学生,这数量不少,毕竟一个学生得给院校塞二千二的赞助费。
说的都是精挑细选的好学生,事实上就算是歪瓜裂枣宁川也没什么办法,他没什么时间去辨别了。
总比猎头来的便宜吧,正经的猎聘公司要一到三个月的工资做服务费呢。
而且让他们找几个高级工程师他们能找到,找这么多大专在读的他们还真费力气。
某种意义上还是划算的。
宁川在协议书上简单签了个字,盖章还得拿到厂里盖去。
这都有文员去对接,不用他抱着公章到处跑。
那么这么看来,人员就也差不多了。
………………
7月19日,一个平平无奇的星期四。
宁川一如既往地推门进入工厂,映入眼帘地却是六十张年轻且稍显迷茫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