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章)
八宝坑胡同78号院的清晨,总带着股淡淡的槐花香。何雨柱陪着小雨水在院子里玩跳房子,小姑娘扎着俩羊角辫,辫子梢的红绳随着蹦跳一晃一晃,嘴里数着“一、二、三”,小皮鞋踩在青石板上“噔噔”响。
“哥,你输啦!”雨水蹦到何雨柱面前,仰着小脸笑,鼻尖沁出细汗,像颗刚摘的红樱桃,“该你给我买糖人了。”
何雨柱刮了下她的鼻子,刚要说话,屋里传来师娘肖秋珍的声音:“柱子,雨水,吃饭喽!”
两人进了屋,八仙桌上已经摆好了菜:一盘麻婆豆腐,油亮通红,撒着翠绿的蒜苗;一碗回锅肉,肥瘦相间,裹着酱色的汤汁;还有一碟拍黄瓜,清爽解腻。李保国坐在上首,正用筷子拨弄着盘子里的肉,见他俩进来,抬眼笑道:“赶紧坐,刚出锅的,热乎着呢。”
何雨柱坐下,鼻尖动了动,眼睛亮了:“师傅,您这麻婆豆腐的酱,比上回多熬了一刻钟吧?香味儿都透进豆腐缝里了。”
李保国“嘿”了一声,放下筷子:“你小子,鼻子比狗还灵。昨儿琢磨着,用郫县豆瓣加豆豉慢慢熬,果然更醇厚。”他这手艺到了顶点,进步全在这些细微处,徒弟能一口尝出来,比夸他自己还让他舒坦。
肖秋珍端着粥从厨房出来,擦了擦手:“要我说啊,柱子这舌头,天生就是做菜的料。保国你别不服气,再过两年,你这当师傅的,怕是得跟徒弟学两手。”
“那有啥不服的?”李保国夹了块肉给雨水,笑得满脸褶子,“我徒弟能耐,我脸上有光。将来柱子要是能上国宴掌勺,我老李头拄着拐杖也得去后厨瞅两眼。”
这话一出,桌上的气氛更热乎了。雨水捧着小碗喝粥,含糊道:“我哥最厉害了,做的鸡蛋羹比院里张奶奶做的还嫩。”
何雨柱被逗笑了,摸了摸她的头:“快吃,吃完哥带你去买糖人。”
饭吃到一半,李保国放下筷子,正经起来:“柱子,明天考核的事,心里有数没?”
“师傅放心,我都准备好了。”何雨柱点头,语气平静,“不管他们出啥题,我照做就是。”
李保国嗯了一声,眉头却微微皱起:“厨师会那帮老东西,指定没安好心。上回国宴考核,他们就故意给我出难题,这回对你,怕是更刁钻。”他顿了顿,眼神沉了沉,“不过你记住,厨艺这东西,耍不了假。刀工、火候、调味,差一分一毫都能吃出来。他们想刁难,咱就拿出真本事砸懵他们。”
何雨柱心里暖烘烘的。师傅这是怕他受委屈,提前给他打预防针呢。“师傅,我明白。您教我的,不光是做菜的手艺,还有怎么扛事。”
肖秋珍在旁边听着,给李保国续了杯茶:“行了,多大点事儿。柱子这手艺,就是闭着眼做,也比那帮想歪门邪道的强。明儿我给你们烙几张糖饼,带着路上吃。”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何雨柱就起了。穿了件新做的白褂子,袖口熨得笔挺,这是师傅特意给他做的,说考核得穿得精神点。他到胡同口叫了辆黄包车,车夫是个矮胖的汉子,见他要去厨师会,笑道:“您是去看热闹的?今儿厨师会有高级考核,听说来了不少名厨。”
“去参加考核。”何雨柱淡淡道。
车夫“哟”了一声,回头上下打量他:“您这年纪,就能考高级厨师?了不起了不起,我拉了这么多年车,头回见这么年轻的师傅。”
黄包车在胡同里慢悠悠晃着,路过早点摊时,飘来油条和豆浆的香味;墙根下,几个老头蹲在那儿下棋,棋子敲得石桌“啪啪”响。何雨柱掀着车帘看出去,心里一片平静——该来的总会来,他有底气。
半个钟头后,黄包车停在厨师会门口。这是一栋青砖灰瓦的两层小楼,门口挂着“京都厨师协会”的木牌,漆皮有些剥落,却透着股老派的庄重。何雨柱付了车钱,刚要进门,就听见身后有人喊:“柱子!”
回头一看,李保国穿着件深蓝色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正快步走来。“等你半天了,怕你小子紧张,特意早来会儿。”
“师傅,我不紧张。”何雨柱帮他理了理衣襟。
两人刚走到门口,一道爽朗的声音传来:“保国哥,可算等着你了!”郑邵彬从门里迎出来,他穿着笔挺的制服,手里拿着个文件夹,见了李保国,脸上堆着笑,眼神却有点闪躲。
李保国斜了他一眼:“你们那位会长呢?昨儿不是说要亲自坐镇?”他知道,厨师会会长跟他不对付,当年国宴考核就是这人在背后使绊子。
郑邵彬挠了挠头,干笑道:“会长他……今儿家里有急事,让我多照看两眼。保国哥你放心,考核绝对公正,我盯着呢。”
李保国“哼”了一声,也没戳破:“公正就好。我徒弟的本事,不是谁想压就能压住的。”他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走,进去。”
进了厨师会,一楼大厅已经来了不少人。都是京都餐饮界的同行,有老字号的掌勺,有各单位食堂的师傅,三三两两地聚着聊天,烟味混着茶叶香,闹哄哄的。
“那不是李保国吗?他怎么来了?”
“听说他带徒弟来考高级厨师证了。”
“他徒弟?在哪儿呢?”
议论声里,不少目光投了过来。李保国在厨界的名声太响,当年国宴之争虽败,可手艺没人不服。
何雨柱跟在师傅身后,穿着白褂子,身形挺拔,在一群三四十岁的师傅里,十五岁的年纪格外扎眼。有人认出他:“哎,这不是鸿宾楼的小何师傅吗?上回他出师宴,我去了,一道‘灯影牛肉’,薄得能透光,绝了!”
“真的假的?这么年轻就能考高级?”
“李保国的徒弟,能差得了?”
听着这些话,何雨柱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稳了——他要的就是这效果,用实力让质疑的人闭嘴。
李保国带着他穿过人群,跟相熟的几位师傅打了招呼。王记饭庄的张师傅握着他的手:“保国,你可藏得够深的,这么好的徒弟,早该亮出来让大伙开开眼。”
“不急,火候到了,自然就出来了。”李保国笑着应道,眼角的余光扫过角落里几个脸色不太好看的人——那是当年跟会长一伙的,今儿指定是来给柱子添堵的。他心里冷笑,随他们去,有本事在菜里见真章。
考核在内场的大厅进行。这里摆着十套灶台,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墙上挂着“精益求精”四个大字,是前清御厨的手笔。
九点整,郑邵彬走上台,清了清嗓子:“各位师傅,安静了!高级厨师证考核现在开始!今儿共有十位选手,由我和三位特级厨师担任裁判,打分以‘刀工、火候、调味、创新’四项为准,满分一百分,八十分以上通过!”
台下的选手们都站了出来,个个神情严肃。何雨柱扫了一眼,大多是三十岁往上的年纪,有几个脸上带着刀疤——那是常年在后厨被油溅的,一看就是实打实练出来的。只有他一个,年纪轻轻,脸上干干净净,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请选手抽菜系签!”郑邵彬示意工作人员递上签盒。
何雨柱抽了一支,打开一看:川菜。他心里了然,师傅最擅长川菜,对手指定是想让他在这上面栽跟头——越是熟悉的菜系,越容易被挑出毛病。
其他选手也抽了签,有鲁菜、粤菜、苏菜,都是各大菜系的主流。
“现在公布考核菜品!”郑邵彬拿着名单念了起来,“鲁菜选手:葱烧海参、九转大肠……”
轮到川菜时,郑邵彬顿了顿,看了何雨柱一眼,才念道:“川菜选手何雨柱:麻婆豆腐(精细版)、回锅肉(老坛发酵)、鱼香肉丝(古法调味)、宫保鸡丁(火候控制)、夫妻肺片(刀工考验)。”
这话一出,台下顿时起了骚动。
“我的天,这五道全是川菜里的硬骨头!”
“麻婆豆腐要精细版,得把豆腐切成四方小块,每块大小不差分毫,还得入味,最难做了!”
“回锅肉用老坛发酵?那得提前半年腌肉,今儿考核哪来得及?这不是刁难人吗?”
连郑邵彬都皱起了眉,他手里的名单上,原本给川菜的菜品没这么难,显然是有人动了手脚。他看向裁判席上的三位特级厨师,其中一位姓张的师傅避开了他的目光——张师傅是会长的心腹,不用想也知道是他搞的鬼。
李保国站在台下,脸色沉得能滴出水。他攥紧了拳头,刚要说话,却被何雨柱按住了。
“师傅,没事。”何雨柱的声音很稳,“正好,我最近琢磨着改良几道川菜。”
他走上灶台,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老坛发酵的回锅肉?他空间里正好有上次从敌特窝点搜来的三十年老坛,里面的腊肉腌得正香;精细版麻婆豆腐?他练刀工的时候,闭着眼都能把豆腐切成标准块。这些刁难,在他眼里,反而是展示实力的机会。
“考核开始!”郑邵彬一声令下。
何雨柱动了。他先处理豆腐,左手按住嫩豆腐,右手执刀,手腕轻轻一抖,“当当当”几声轻响,豆腐被切成指甲盖大小的方块,个个棱角分明,大小不差分毫,看得台下有人忍不住“啧”了一声。
接着是回锅肉。他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一块腊肉——这是他早有准备,用老坛腌了三个月,肥瘦相间,透着琥珀色。切片、焯水、煸炒,动作行云流水,炒出的肉片卷曲如灯盏,油亮诱人,连裁判席上的张师傅都忍不住坐直了身子。
旁边的川菜选手是个矮胖的汉子,正满头大汗地对付鱼香肉丝。他看了一眼何雨柱的灶台,见人家已经开始做第三道菜了,手都抖了——他自己连第一道麻婆豆腐都还没调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何雨柱的菜一道道完成。麻婆豆腐红亮诱人,豆腐块在辣酱里轻轻晃动,撒上蒜苗,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夫妻肺片切得薄如纸,码在白瓷盘里,淋上红油,芝麻一撒,光看着就让人咽口水。
一个小时刚过,何雨柱将最后一道宫保鸡丁装盘,朝着裁判席举手:“报告,完成考核。”
全场瞬间安静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十道菜里难度最高的,居然是第一个做完的?
郑邵彬愣了愣,才反应过来:“各、各位裁判,咱们去评分吧。”
四位裁判走到何雨柱的灶台前。郑邵彬先尝了口麻婆豆腐,刚入口,眼睛就亮了:“这豆腐……外辣里嫩,酱香味儿全渗进去了,还带着点花椒的麻,绝了!”
张师傅拿起筷子,脸上没什么表情,夹了块回锅肉放进嘴里。嚼了两下,他眉头动了动——这腊肉的发酵香,至少得是十年老坛才能腌出来,这小子哪来的?他没说话,又尝了口鱼香肉丝,古法调味里加了点陈皮,酸中带甜,比传统做法更有层次。
三位特级厨师尝完,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张师傅放下筷子,沉默了几秒,才缓缓道:“刀工精准,火候老道,调味有创新却不失传统……”他顿了顿,声音有些干涩,“够格。”
另外两位也点头:“同意通过。”
郑邵彬脸上的笑再也藏不住了,举起手:“我宣布,何雨柱,四项评分总分九十六分,考核通过!晋升高级厨师!”
台下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李保国站在人群里,抹了把眼睛,笑着骂了句:“这臭小子……”
何雨柱朝着裁判席鞠了一躬,又看向台下的师傅,眼里闪着光。他知道,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胜利。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他年轻的脸上,也落在那本崭新的高级厨师证上,泛着金色的光。从今天起,他何雨柱,是京都最年轻的高级厨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