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 第344章 兵权暗较量(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这一切,李明衍和张良在密室中商议。

\"仅仅一个军中李信,就让我们如此被动。\"李明衍皱眉道,\"若是日后面对李斯,朝堂也来插手,我们恐怕毫无还手之力。\"

张良点头:\"二李联手,一个掌军,一个掌政,作为大王的代理人,确实无人能挡。但是...\"

他话锋一转:\"主公,这恰恰是机会。\"

\"哦?\"

\"任何统治者都需要内部平衡。\"张良分析道,\"秦王英明,绝不会让任何一股势力独大。您看军中,李信虽然得宠,但王翦、蒙武这些老将依然掌握重兵。为什么?就是为了平衡。\"

李明衍若有所思:\"你是说...\"

\"朝堂也是如此。\"张良微微一笑,起身继续道,\"李斯权势虽大,但秦王一定会扶持另一股力量来制衡他。昌平君算一个,但他毕竟是楚人,秦王不会完全信任。\"

\"所以秦王需要一个既有能力,又能制衡李斯的人。\"李明衍眼睛一亮,脸上也浮现出了笑容\"而我...\"

\"正是最合适的人选。\"张良肯定地说,\"主公出身清白,师从李冰,精通水利,又有在咸阳辅佐秦王平叛的功劳,曾经深受信任,只是被大王偶然放置,再做复起毫无阻碍。最重要的是,您朝堂之内没有根基,在秦王眼中,你的一切,都是他给的,他对你,可以完全掌控。\"

李明衍站起身,在室内踱步:\"不错!我是那个大王眼中完美的棋子,但前提是,我必须有一个好的理由,重新进入秦王的视野,并且能够获得嘉奖。\"

\"所以禹工遗迹是关键。\"张良正色道,\"这次发现,涉及天下水利,正好符合秦王吞吐天下的野心。这不仅对他治理天下有帮助,也能够上承古代君王的荣光,他必定无法拒绝。所以……\"

\"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绝不能让李信分享成果。\"李明衍目光决然,点头说道。

\"主公所言极是。\"张良眼露赞许,神秘一笑,\"别看李信现在来势汹汹,还手握重兵。但是毕竟寻找遗迹,不是行军打仗,面对的是山川地势和机关谜题,而不是血肉敌人。真正的秘密往往藏在最隐秘的地方,不是靠人多就能找到的。这不是李信的长处。\"

张良说道这里,停顿了一刻,反复思索,又继续说\"不过,也要防止李信以力破巧,要防止他用兵权,把禹工遗迹的成果强夺了去。蜀地山高路远,他硬要去做,恐怕这里也很难有人能拦得住他。\"

李明衍沉思片刻,有了主意:\"只要我进了禹工遗迹,这李信想要染指,也没那么容易,他可以狗急跳墙,也要忌惮我和他鱼死网破。\"

张良闻言,抚掌大笑\"主公现在的心性,真就与当年大不相同,快人快语,张良佩服!而且既然这里很难有人拦得住他……那主公不妨再从咸阳下功夫。\"

李明衍踱步半响,铺开纸笔,先给昌平君写道:

\"昌平君钧鉴: 承蒙前信指点,明衍获益良多。

如今形势已明,李斯权倾朝野,若无制衡,恐成尾大不掉之势,于天下,于王上,于君侯均无益处。

明衍愿为先锋,在朝堂之上与其周旋平衡。君在暗,我在明,如此方能进退有据。

明衍即将获得禹工遗迹天下水脉全图,届时将亲献大王。

恳请君择机美言,为明衍铺路。

若明衍能重返朝堂,必不负君之厚望。\"

写完昌平君的信,李明衍拿给张良去看,张良看后,一字未改,点头微笑。

李明衍信心大增,又给蒙武写道:

\"蒙将军麾下:

李信将军已至蜀地,其手段之强硬、行事之激进,实出意料。

一月之内,蜀地军权尽入其手。原有将领或被架空,或被调离。此等做法,恐非大王本意,也非将军所望。明衍必当尽己所能,匡正乱举。然明衍势单力孤,若不速回朝堂,恐大事难成。

不知蒙将军可还记得,十年前我等在关中所发现之禹工遗迹乎?此物甚为大王所喜,明衍有幸在蜀中又有所发现,定可使大王心喜,并助我王治理天下。

附上地形图一份。 此行关系重大,明衍深感势单力薄。将军前信所言'关键时刻必有相助',如今正是其时。

请将军切勿迟疑,于此图中月亮湾处安排人手策应。

此地隐秘,外人难知。

明衍在此恭候佳音。\"

张良看了第二封信,动手重抄了一封,李明衍看去,原来是张良把\"我王\"二字,改为了\"大王\"。

李明衍与张良二人相视一笑,彼此心照不宣。

写完两封信,李明衍叫来最可靠的仙门信使:\"速将此信送往咸阳,务必亲手交到收信人手中。\"

\"是!\"信使领命而去。

\"主公,\"信使离去后,李明衍心情刚做放松,张良却又摊开成都城防图,\"昌平君和蒙武远在千里,恐怕主公等不及回信。我们需要做两手准备。\"

他指着图上的几个关键位置:\"我已经调动所有可用力量。从南越调来的百人精锐已经到位,我也已经传信,请庄贾也正带着墨家堤组织赶来。\"

\"如何部署?\"李明衍没想到张良会直接调庄贾从百越前来,便仔细问道。

\"分两路。\"张良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两条线,\"第一路,以郡守府为核心。我会在府中布置机关,安排死士。墙内有密道,地下有暗室。若事态危急,主公可退守此处。\"

他顿了顿:\"张若郡守已经同意配合。表面上他与主公保持距离,实则早已做好准备。郡守府的三百府兵,关键时刻都可调用。\"

\"第二路呢?\"

\"月亮湾。\"张良指着三星堆附近的一处河湾,\"这里地形特殊,河道弯曲,水流湍急。我会让墨家的工匠在此设置水利机关。\"

他详细解释道:\"上游可以蓄水,随时决堤;河道可以设障,阻断追兵;岸边有密林,适合埋伏。最妙的是,这里有一条暗河,通往十里外的山谷。必要时,可以从水路撤离。\"

李明衍看着精密的布置,由衷感叹:\"有谋主相助,真是省心。子房考虑得如此周密,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主公不可大意。\"张良正色道,\"李信此人,绝非常人。能被秦王选中与王翦抗衡,必有过人之处。\"

事实证明,张良的担心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