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墨染丹砂相思泪(拾肆)
part twelve:泪尽长生梦成空(贰)
书接上回!
巴寡妇清回头,看见徐福不知何时出现在廊柱阴影下,仿佛与黑暗融为一体。
“徐先生。”巴寡妇清微微颔首,心中警铃大作。
徐福走上前来,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夫人好手段,竟能得陛下如此赏识。”
巴寡妇清淡然回应:“全赖先生引荐之恩。”
两人并肩走在长廊下,各怀心思。远处传来隐约的更鼓声,已是子夜时分。
“明日月圆之夜,长生药便将炼成。”徐福突然说道,“清夫人可想,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巴寡妇清心中一动:“此乃陛下之事,臣妇不敢僭越。”
徐福轻笑:“清夫人过谦了。没有清夫人的丹砂,长生药难以炼成。陛下已特许夫人明日入丹室观礼。”他停顿一下,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孟姜女也会在场。”
巴寡妇清猛地停下脚步:“她在你手里,她还活着?”
“自然在我手里,自然让她活着。”徐福的眼中,闪过诡异的光芒,“她的价值,还未完全榨干,怎会轻易死去?明日将是她的价值最大化之时。”
巴寡妇清感到一阵寒意:“先生何意?”
徐福却不再多言,只是神秘地笑笑:“明日便知答案。清夫人早点休息,养精蓄锐,明日还有一场好戏呢。”
说完,他躬身一礼,转身消失在走廊尽头。
巴寡妇清独自站在原地,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徐福的话语中透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期待,仿佛明日将要发生的不是炼丹,而是某种献祭仪式。
她必须想办法阻止这一切。
次日傍晚,月圆如盘。
咸阳宫深处的炼丹室外,守卫森严。
巴寡妇清在侍卫的引领下,穿过重重关卡,终于进入了这个神秘的地方。
炼丹室远比想象中宏大,中央矗立着一尊巨大的青铜丹炉,炉下烈火熊熊,炉身刻满了神秘的符文。四周墙壁上镶嵌着夜明珠,发出幽幽青光,映照得整个空间诡秘莫测。
秦始皇嬴政端坐在北面的高台上,赵高侍立一旁。徐福则站在丹炉前,指挥着道童们添加各种材料。
巴寡妇清被引至一侧的席位就坐。她环顾四周,发现对面还有一个空位,想必是留给孟姜女的。
“陛下,时辰将至,请孟姜女入场。”徐福高声禀报。
嬴政点头示意。片刻后,两个道童搀扶着孟姜女走入丹室。她面色苍白如纸,眼神空洞,仿佛已被抽走了灵魂,唯有在看到清时,眼中才闪过一丝微弱的光彩。
巴寡妇清心中刺痛,却不得不保持冷静。
徐福走到丹炉前,开始念念有词,做着复杂的法诀。丹炉下的火焰随之变幻不定,时而赤红如血,时而幽蓝如鬼火。
“陛下,炼丹需以极致情感为引,请孟姜女献上她的泪水。”徐福转身禀报。
嬴政挥挥手:“准。”
道童们将孟姜女带到丹炉前的一个特殊法阵中。徐福双目紧闭诵经,法阵随之亮起诡异的光芒。孟姜女仿佛受到极大的痛苦,开始低声呻吟,眼泪不由自主地滑落。
令人震惊的是,那些泪珠并没有落地,而是悬浮在空中,逐渐汇聚成一道晶莹的水流,流向丹炉上方的一个玉碗中。
巴寡妇清看得心惊肉跳。这哪里是炼丹,分明是邪术。
随着泪水不断被抽取,孟姜女的脸色越来越苍白,身体也开始微微颤抖。巴寡妇清紧握双手,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终于,徐福停止了诵经。玉碗中已收集了大半碗晶莹的泪水,在火光映照下闪烁着奇异的光泽。
“情感之引已备,请陛下赐丹砂。”徐福转向秦始皇。
嬴政看向清:“清夫人,呈上丹砂。”
巴寡妇清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一个玉盒,交由道童送到丹炉前。盒中是她精心准备的上等丹砂,色泽鲜红如血,纯度极高。
徐福接过玉盒,眼中闪过狂喜之色:“好!好!好!好丹砂!有此丹砂,长生药必成!”
他开始将丹砂与其他材料混合,投入丹炉中。炉火顿时暴涨,炉身发出嗡嗡鸣响,整个丹室开始震动。
“陛下,最后一步,需要您的真龙之血为引,方能使丹药具有长生之效。”徐福跪地请求。
嬴政毫不犹豫地伸出手臂:“取血。”
赵高连忙上前,用金刀在嬴政腕上轻轻一划,鲜血滴入一个金碗中。令人惊讶的是,那血液竟然隐隐泛着金光。
徐福恭敬地接过金碗,将血液倒入丹炉。炉火瞬间变成金色,整个丹室被耀眼金光照亮,丹炉的震动也越来越剧烈。
“成了!就要成了!”徐福激动得声音发颤,“陛下,长生药即将炼成!”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丹炉上,就连神情麻木的孟姜女也微微抬起了头。
就在这时,清突然站起身,高声说道:“陛下,臣妇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