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展板上的生命图谱

草原的晨光把帐篷染成温暖的金橙色时,叶澜和萧汀已经趴在折叠桌上,对着一堆画纸和笔记忙碌起来。昨天刚完成圣甲虫成虫羽化的观察,两个5岁的小家伙就迫不及待地启动了科普展板的制作计划,连早餐都顾不上吃。

“‘圣甲虫生命周期’这个板块,应该从卵开始画,然后是幼虫、蛹,最后是成虫。”叶澜用铅笔在画纸上勾勒出四个小方框,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她手里捧着法语版《昆虫记》,时不时抬头对照书上的插图,确保每个阶段的形态都准确无误,还在旁边标注了法语单词“?uf(卵)”“larve(幼虫)”。

萧汀却摇了摇头,指着自己的观察笔记:“不对不对,应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还要标注上每个阶段的天数!你看,卵孵化用了7天,幼虫期22天,蛹期20天,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圣甲虫长大需要多久。”他拿起彩笔,在纸上写下“50天”的总时长,还特意用法语标注了“La durée de vie plète”(完整生命周期)。

两人立刻争执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叶之澜端着早餐走过来,轻轻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怀孕24周的她,孕肚愈发明显,走路时也多了几分沉稳。“别急着吵架,我们可以把两种想法结合起来呀。”她指着画纸,“左边画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右边用表格标注每个阶段的时长和关键特征,这样既直观又清晰。”

萧凡也凑过来,笑着补充:“法布尔在书里说‘La clarté de la présentation aide à prendre la vie des insectes’(清晰的呈现有助于理解昆虫的生命),我们做展板就是为了让大家看懂,所以两种方式都可以用上。”

叶澜和萧汀对视一眼,觉得爸爸妈妈说得有道理,立刻握手言和,分工合作起来。叶澜负责绘制生命周期的插图,她对照着《昆虫记》和自己的观察笔记,把卵画成小小的椭圆形,幼虫画成白白胖胖的小肉虫,蛹是黄褐色的椭圆形,成虫则画出了圣甲虫黑亮的鞘翅和弯弯的触角,每幅画旁边都标注了对应的法语单词和中文翻译。

萧汀则负责制作数据表格,他用尺子仔细画出横线和竖线,把每个阶段的时长、关键行为都清晰地填进去,还在表格下方画了一个小小的圣甲虫图案,显得格外可爱。“你看,我还在表格里加入了我们做的实验数据,比如幼虫最喜欢新鲜牛粪,这样大家就能知道我们的研究成果了。”萧汀得意地说。

接下来的几天,一家人都沉浸在展板制作的乐趣中。叶澜和萧汀又设计了“圣甲虫实验大发现”板块,把粪球制作对比实验、风力影响实验、幼虫食物偏好实验的结果都整理了进去。他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绘制了柱状图,清晰地展示了“大块头”和“小绿”的速度差异,还标注了法语“La différence individuelle”(个体差异)。

“妈妈,你看这个板块,我们是不是可以加入‘予安予宁的甲虫日记’呀?”叶澜拉着叶之澜的手,指着画纸上的空白区域。

叶之澜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她拿出自己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孕期里和予安、予宁分享的观察趣事。“比如那天幼虫第一次蜕皮,我就跟它们说‘宝贝们,小甲虫宝宝蜕皮长大啦,你们也要像它一样勇敢哦’,这些都可以写进去。”

在叶之澜的指导下,叶澜和萧汀把“予安予宁的甲虫日记”板块设计得格外温馨。他们用粉色和蓝色的彩笔写下日记内容,还画了两个小小的脚印,代表着还未出生的予安和予宁。“这样大家就能知道,还有两个小宝贝也在和我们一起探索圣甲虫的秘密啦。”萧汀说。

萧凡则负责展板的技术支持,他用木条制作了展板的框架,还在上面刷了一层清漆,让展板更加耐用。“我们的展板要经得起草原上的风吹日晒,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研究成果。”萧凡一边忙碌,一边说。

就在展板制作即将完成的时候,叶澜和萧汀又有了新的想法。“我们可以在展板上加入一个‘法语小课堂’板块,教大家一些关于圣甲虫的法语单词,这样大家既能了解圣甲虫,又能学习法语,多好呀!”叶澜兴奋地说。

萧汀立刻响应:“好呀好呀!我们可以选几个简单又常用的单词,比如‘圣甲虫(scarabée)’‘粪球(bille de fumier)’‘巢穴(nid)’,然后标注上发音和中文翻译。”

两人说干就干,在展板的角落设计了“法语小课堂”板块。他们还特意请教了萧凡,确认每个单词的发音,然后用拼音标注出来。“你看,‘scarabée’读作‘si ka la bei’,是不是很简单?”叶澜指着单词,认真地教爸爸妈妈读。

叶之澜笑着说:“你们真是太聪明了,这个‘法语小课堂’肯定会成为展板的亮点。”

就在展板制作完成的当天下午,草原上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紧接着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不好!我们的展板还在外面呢!”萧汀大喊一声,就要冲出去。

萧凡立刻拉住他:“别着急,我去把展板拿进来。”他冒雨跑到外面,小心翼翼地把展板扛进帐篷,虽然身上淋湿了,但展板完好无损。

叶澜和萧汀看着湿漉漉的爸爸,心里既感动又自责。“爸爸,对不起,都怪我们没有把展板收进来。”叶澜说。

萧凡笑着摇摇头:“没关系,展板没事就好。这场雨来得正好,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新羽化的圣甲虫在雨天会有什么反应。”

果然,观察盒里的圣甲虫表现出了明显的应激反应。它蜷缩在角落,鞘翅紧紧地贴在身体上,一动不动。“它好像很害怕下雨。”萧汀说。

叶澜立刻拿出法语版《昆虫记》,翻到对应的章节:“你看法布尔说‘Les scarabées évitent lhumidité excessive pendant la période de nouveauté’(新羽化的圣甲虫会避免过度潮湿),所以它才会这样。”

“那我们该怎么办呀?”萧汀着急地问。

萧凡思考了一会儿,说:“我们可以给观察盒里铺一层干燥的泥土,再放一些干草,帮它保持身体干燥。”

在萧凡的指导下,叶澜和萧汀小心翼翼地给观察盒里铺了一层干燥的泥土,还放了一些柔软的干草。没过多久,圣甲虫就慢慢舒展身体,开始在观察盒里爬行起来。

“太好了!它没事了!”叶澜和萧汀高兴地跳了起来。

雨停后,草原上的空气格外清新,泥土里散发着淡淡的芬芳。叶澜和萧汀发现,观察盒里的圣甲虫变得更加活跃了,它甚至开始尝试着飞行。“你看,它在扇动翅膀呢!”萧汀指着观察盒,兴奋地说。

叶之澜靠在萧凡的肩头,看着观察盒里的圣甲虫,轻声说:“予安、予宁,你们看,小甲虫宝宝在雨天里也很勇敢,你们以后也要像它一样,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哦。”

夕阳西下时,一家人看着制作完成的科普展板,心里满是成就感。展板上的生命图谱清晰直观,实验数据详实准确,“予安予宁的甲虫日记”温馨感人,“法语小课堂”趣味十足。“我们的展板真是太完美了!”叶澜自豪地说。

萧凡笑着说:“明天我们就把展板搬到草原附近的小镇上,举办一场小型的科普分享会,让更多人了解圣甲虫的秘密。”

叶澜和萧汀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好!”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就带着展板和观察盒,来到了草原附近的小镇。他们把展板放在小镇的广场上,立刻吸引了很多村民和游客的目光。“这是圣甲虫的生命周期吗?画得真好看!”一位村民指着展板,好奇地问。

叶澜立刻走上前,自信地讲解起来:“是的,这是圣甲虫从卵到成虫的完整生命周期,一共需要50天。你看,这个是卵(?uf),这个是幼虫(larve),它会蜕皮三次,然后化蛹(chrysalide),最后变成成虫(adulte)。”她一边讲解,一边指着展板上的插图,还时不时教大家说一些简单的法语单词。

萧汀则负责展示观察盒里的圣甲虫,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让大家近距离观察。“这只圣甲虫刚羽化没多久,它的鞘翅还很柔软,过几天就会变得坚硬发亮。”萧汀介绍道,“它还会做粪球(bille de fumier),用来当食物和育儿房(nid)。”

叶之澜则在一旁,向大家讲述“予安予宁的甲虫日记”里的故事。“我肚子里的两个宝贝,予安和予宁,虽然还没出生,但它们一直和我们一起探索圣甲虫的秘密。每次有新的发现,我都会跟它们分享,希望它们以后也能像哥哥姐姐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

萧凡则负责解答大家的疑问,他结合法语版《昆虫记》里的知识,详细地讲解了圣甲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意义。“圣甲虫是草原上的‘清道夫’,它们以粪便为食,还能帮助传播植物的种子,对维持草原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科普分享会举办得非常成功,很多村民和游客都对圣甲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称赞叶澜和萧汀是“小科学家”。“这两个孩子真是太厉害了,这么小就懂得这么多关于圣甲虫的知识,还会做实验、做展板,太了不起了!”一位游客感慨道。

分享会结束后,一家人来到草原上,准备把新羽化的圣甲虫放回大自然。“再见了,小甲虫!”叶澜和萧汀轻轻捧着观察盒,把圣甲虫放在草地上。

圣甲虫在草地上爬了几步,又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他们,然后慢慢钻进了草丛里,消失在草原的深处。

“它会好好生活的,对吗?”萧汀看着圣甲虫消失的方向,轻声问。

萧凡点点头:“当然会。草原是它的家,它会在这里繁衍后代,继续书写属于它的生命故事。”

叶之澜靠在萧凡的肩头,看着夕阳下的草原,轻声说:“我们的圣甲虫研究告一段落了,但我们的探索之旅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我们可以对照《昆虫记》,研究草原上的其他昆虫,为予安和予宁积累更多的自然故事。”

叶澜和萧汀对视一眼,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好呀好呀!我们 next 研究什么昆虫呢?”萧汀问。

叶澜翻着法语版《昆虫记》,突然眼睛一亮:“我们研究蜜蜂吧!法布尔在书里写了很多关于蜜蜂的故事,还说‘Les abeilles sont les architectes du miel’(蜜蜂是蜂蜜的建筑师),肯定很有趣!”

“好!就研究蜜蜂!”萧汀兴奋地跳了起来。

夕阳西下,草原的天空被染成了绚烂的橙红色。一家人手牵着手,站在草原上,看着远方的晚霞,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科普展板立在一旁,上面的生命图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暖。而那些法语单词,就像一颗颗种子,在更多人的心里生根发芽,传递着对自然的热爱与探索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