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我们背着行李往山里出发。苏桃握着“桃溪剑”走在最前面,剑上的桃花纹泛着灵光,帮我们避开了路上的荆棘;青禾跟在后面,手里的桃花笺时不时亮一下,报告灵脉的动向:“前面有灵脉分支,它说可以给我们带路!”“灵脉闻到松针香了,它在往这边来!”
走了约莫半日,我们终于在一片松树林里找到了那处灵脉——灵脉藏在松树下,泛着淡淡的绿灵光,周围的松树都长得格外茂盛。“灵脉!我们来看你啦!”青禾立刻跑过去,把松针和点心放在灵脉旁,又展开灵脉图鉴,“这是苏州的灵脉,它们都很想认识你!”
灵脉的灵光闪了闪,轻轻裹住松针,像是在“吃”。青禾立刻拿出通灵布,指尖凝着灵光画起来——她画了片茂盛的松树林,灵脉的绿灵光绕着松树转,旁边还画了苏州的桃树和灵脉,用灵光把它们连在一起。“这样你们就是朋友啦!”青禾笑着说,灵脉的灵光更亮了,还轻轻碰了碰她的手,像是在道谢。
苏桃也走过去,握着“桃溪剑”轻声说:“灵脉,这是我的剑,它和苏州的灵脉是朋友,以后我们也是你的朋友。”剑上的桃花纹闪了闪,竟和灵脉的绿灵光缠在一起,像是在“握手”。林欢和林娟看着这一幕,眼里满是欣慰:“这就是我们护脉的意义——让不同的灵脉成为朋友,让修仙界的灵气更和谐。”
夕阳西下时,我们辞别山里的灵脉,往桃花坞走。苏桃的“桃溪剑”上,沾了不少松针的香气;青禾的布包里,多了片灵脉送的绿灵光叶片;我的储物袋里,放着灵脉“托”青禾转赠的灵松果;小翠则提着剩下的点心,说要给苏州的灵脉也带些松针香。
走在回去的路上,苏桃突然说:“师傅,以后我们要去更多地方,认识更多灵脉,让它们都成为朋友好不好?”青禾也跟着说:“我要把每个灵脉的样子都画下来,让它们在图鉴里‘见面’!”
我笑着点头,看着夕阳下两个孩子的身影——苏桃握着认主的剑,眼里满是坚定;青禾抱着灵脉图鉴,脸上满是期待。风穿过树林,带来松针的清香和桃花的甜气,像是不同灵脉在互相问候。我知道,这五代修仙界的仙途,还很长,但只要我们带着这份真心,陪着孩子们一起走,陪着灵脉一起成长,就一定能让这片土地,永远满是温暖与希望,永远开着象征守护的桃花。
松针的清香还缠在“桃溪剑”剑穗上时,苏桃已握着剑站在桃花坞的老桃树下。她试着将山里灵脉的绿灵光与苏州灵脉的粉灵光相融,指尖贴在剑柄桃花纹上,轻声念着与灵脉沟通的口诀——剑脊先泛起熟悉的粉光,接着一缕淡绿灵光从剑穗缓缓漫上来,两种灵光缠在一起,竟在半空织出了片“桃叶松针”交织的虚影。
“别慌,让两种灵气慢慢转。”林娟走过来,指尖轻点剑身,“山里的灵脉刚认识我们,灵气还生涩,你要像哄朋友一样,让它慢慢适应。”苏桃依言放缓灵力,果然,虚影渐渐稳定下来,连老桃树上的新叶都跟着晃,像是在为两种灵脉的“初见”喝彩。“成了!”她兴奋地收剑,虚影化作细碎光点落在灵草上,草叶瞬间冒出了新的嫩芽。
青禾举着桃花笺跑过来,笺纸上的绿灵光叶片正与光点呼应:“山里的灵脉说,它喜欢和苏州灵脉做朋友!还说下次要带我们去看它藏的灵松果!”她把叶片小心地贴在灵脉图鉴新页上,用灵墨标注:“松灵脉喜松针,与桃灵脉相契——双灵共鸣,可生新芽。”画完后,她特意在旁边画了个“双光缠绕”的符号,说要让其他灵脉也知道“交朋友”的办法。
林欢凑过来,看着图鉴上的符号,眼里满是惊喜:“这是‘灵脉共鸣术’的雏形!以前宗门修士要耗费大量灵力才能做到,你们用真心就引出来了。”她从储物袋里取出个刻着灵纹的木盒,“这是女娲宫送来的‘灵脉共鸣盒’,把两种灵脉的灵光装进去,带到其他地方,能帮不同灵脉更快熟悉彼此。”青禾立刻接过盒子,小心翼翼地将桃灵脉的粉光和松灵脉的绿光收进去,盒子瞬间泛出柔和的双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