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米粥的香气漫过桃枝时,苏桃正对着月光练“借灵”剑招。“桃溪剑”上的桃花纹泛着淡粉灵光,随着她的呼吸轻轻起伏——这是灵脉认主后独有的呼应,剑风掠过地面时,连石缝里的灵草都跟着晃,像是在为她伴舞。
“收剑时再缓半息。”林娟走过来,递过一块温好的灵桃干,“灵脉认主后,剑与你心意相通,你急,它也会‘慌’。”苏桃接过桃干,指尖轻轻蹭过剑柄的桃花纹,果然感觉到一缕暖灵气顺着掌心安抚过来,像是剑在“劝”她别急。再练收剑时,她刻意放慢节奏,剑脊的灵光顺着手臂缓缓流回丹田,落地的花瓣竟轻轻铺成了片小小的“剑痕”,规整又好看。“剑在帮我调整呢!”苏桃惊喜地转头,月光落在她脸上,满是雀跃。
青禾这时正趴在竹屋的窗边,借着灵烛的光抄灵脉图鉴。通灵布上的字迹已经铺满大半,她特意在“灵脉认主”那页画了苏桃和“桃溪剑”,旁边用淡绿灵光标着:“剑有桃花纹,灵脉常相伴——练剑时多和剑说话,它能懂。”画完后,她把苏桃今日练剑的桃花纹剑痕也画了上去,还在旁边添了个小笑脸:“灵脉说,这是它和剑一起给苏桃的‘小奖励’。”
林欢端着杯桃花茶走进来,看着图鉴上的画,忍不住笑:“女娲宫的修士收到册子,肯定会羡慕苏桃有这样的剑。”她指着通灵布上的灵草图案,“下次去山里找那处喜欢松针的灵脉,我们就带着这本图鉴,让它也‘看看’苏州灵脉的热闹。”青禾立刻点头,把通灵布小心地卷起来,放进绣着灵蝶的布包里:“我还要给山里的灵脉画新画像,让它知道我们很期待见它!”
第二日清晨,天刚亮,苏州城的凡人就提着篮子往桃花坞来——昨日听说苏桃的剑认主了,大家都想来看“会和灵脉说话的剑”,还带来了自家种的灵菜、绣的小香囊,说是给剑“贺礼”。
“灵脉说喜欢!”青禾立刻喊道,伸手摸了摸糖画,指尖的灵光和糖画的光融在一起,“它还说,要让糖画的灵气留在铺里,让来买糖画的孩子都沾点好运。”李师傅笑着把糖画挂在铺中央,不少凡人看到,都忍不住驻足观看,还有人学着苏桃的样子,小声跟糖画“打招呼”。
傍晚回桃花坞时,苏桃的“桃溪剑”上挂满了凡人送的小礼物——有绣着桃花的剑穗,有串着灵珠的挂饰,还有个用灵木做的小剑鞘,是青柳村的木匠特意赶来做的。“剑好像变重了点,但很暖和。”苏桃摸着剑鞘,眼里满是笑意,“这些都是大家的心意,剑肯定很开心。”
青禾这时想起什么,拉着我的手说:“师傅,山里的灵脉刚才跟我‘说话’了!它说闻到松针的香气了,问我们什么时候去看它。”林欢眼睛一亮:“那我们明日就出发!带足松针和灵脉喜欢的点心,让青禾给它画张漂漂亮亮的画像。”
当晚,竹屋里的灯亮到很晚。苏桃在给“桃溪剑”做新剑穗,用的是凡人送的灵蚕丝和桃花瓣;青禾在整理去山里的行李,把通灵布、灵脉图鉴和松针都小心地放进布包;林欢和林娟在研究进山的路线,还在地图上标注了可能有灵脉分支的地方;小翠则在灶房里,用灵稻和灵桃做路上吃的点心,说要让山里的灵脉也尝尝苏州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