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小城市的人 > 第384章 青川小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医疗队的卡车在傍晚时分驶入青川乡小学操场。这里地势明显高于周围,如同浑浊汪洋中的一座孤岛。学校的二层已经挤满了人,与东边的打谷场、西边的乡医疗所一同,构成了灾民的主要安置点。

庄颜和队员们被安排在小学二楼的一间教室。他们放下行李,来不及喝口水,其他房间和走廊传来的哭喊声和嘈杂声就像命令一样将他们迅速的召到了工作岗位。

一走出去,孩子,到处都是孩子。许多孩子光着脚,身上沾满泥污,因受凉和惊吓而持续哭闹。她迅速检查了几个体温过高的孩子,诊断为雨水浸泡后的风寒感冒,伴有扁桃体发炎。

“医生,俺娃烧了两天了,吃了带来的药也不退……”一个奶奶怀里搂着娃,满脸的焦急。孩子被一件厚外套裹着,外面还严严实实地包着一床小棉被,只露出一张烧得通红的小脸。

庄颜轻轻伸手进去摸了摸孩子的脖颈,入手一片滚烫汗湿,心跳很快。她心里立刻明白了,这是典型的受凉后感染,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捂热过度,可能导致脱水或高热惊厥。她一边从药箱里拿出抗生素和退烧药,一边用尽量简单明白的话叮嘱老太太:

“大娘,别急。这药先给娃吃上。烧得厉害,光吃药不行,得想法子给他把身子擦擦,物理降温。”

老太太眼神里透着茫然与一丝固执:“擦?咋擦?俺们知道受凉了,得捂着,发了汗就好了……现在把孩子掀开,着了风不是更严重了吗?”

“大娘,您说得对,不能再受凉。您看,娃现在汗是出了,但这身汗都闷在里头,变成‘邪汗’了,憋得他更难受,热散不出去呀。咱现在得帮他把这烧退下去,不是把热闷在里头。而且,这被褥和衣裳,都潮湿潮湿的,孩子更难受了。。。”

她一边说,一边温和但坚定地将孩子从层层包裹中解放出来,只留下一层单薄的贴身衣物通风散热。

“咱换个法子。您找块最干净的布,毛巾最好。去打点水回来,但记住,一定、一定得在咱们发的那个铁皮炉子上把水烧滚了、晾到温乎不烫手了,再用这温水给娃把脖子底下、胳肢窝、大腿根都擦擦,帮他把热散出来。千万不能用凉水直接擦啊,水里头有看不见的脏东西,娃现在身子弱,越擦越容易惹上别的病!擦完换件干爽的衣服,喝水,再怀里抱上!我就在这儿,有什么情况,您随时过来找我!”

老太太看着女医生手里的动作,又低头看看怀里呼吸似乎顺畅了一些的孙子,眼神里充满了犹豫,这女医生跟自己知道的法子不一样,她不知道该不该冒这个险,后面的人催促着,怀里的孩子脸蛋通红在被褥里挣扎,她只好慢慢松开了捏紧被子角的手,决定试一试。

另一边,几位妇女的情况更让她揪心。长时间浸泡在污冷的洪水中,许多妇女出现了严重的妇科感染症状,一个面色蜡黄的大娘偷偷拉住她,声音细若蚊蚋:“大夫…底下…难受得很,走路都磨得疼…”庄颜将她引到用床单临时隔出的“诊室”,检查后确认是重度阴道炎。她尽可能温和地解释病因——污水中的细菌感染,并拿出带来的高锰酸钾片和妇科栓剂,仔细教她如何配制溶液进行坐浴清洁和使用药物。

“妹子,这…这丢人不?要是不管它,不治,慢慢的它自己能不能好?”大娘接过药时,脸上满是羞赧和不安。

庄颜盯着她的眼睛,语气坚定:“大娘,这是病,和感冒发烧一样,得治,一点也不丢人。等水退了,条件好了,一定要让女儿、媳妇们都注意,月经期千万不能碰脏水。”

这几句叮嘱,这些在她看来如同呼吸般自然的常识,对老乡们来说却如同天书。她没有想到,直到现在,农村的医疗常识还这么差,她再次想起了她可怜的母亲,到现在,也没人能说清楚,到底是因为什么,在那前后两个小时的生产中,让她失去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一个念头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应该有一批人,专门下来,像播种一样,一遍又一遍地教他们医疗常识,直到这些知识像种地要施肥一样,成为他们本能的一部分。

但这个想法才刚刚萌芽,就被身后新的哭喊声和同事急促的呼唤打断了。眼前的病号络绎不绝,现实的压力如潮水般涌来,不容她细想。她深吸一口气,将那一丝关于未来的思考匆匆压回心底,再次投入到眼前永无止境的救治工作中。

这一夜,在孩子的哭闹、病人的呻吟和窗外永不停歇的暴雨声中艰难地熬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天色并未放亮,乌云依旧压得极低,暴雨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反而像是天河决了口,倾泻得更加肆无忌惮。雨水疯狂地敲打着教室的玻璃窗,发出令人心悸的噪音。乡小学仿佛成了暴风雨中飘摇的一叶扁舟。

每个人的心中,都像是被这无尽的雨水浸泡着,压上了一块沉重而冰冷的石头。望着窗外不断上涨的水位线和灰蒙蒙的天空,一种无声的焦虑在安置点弥漫开来——路还能通多久?药品还能支撑几天?如果雨一直不停,这里会不会变成孤岛?

庄颜早上吃了一桶泡面,她的兜里装了几块香港产的饼干,本来想留给自己的,但是有几个小姑娘看起来太穷,太可怜了,她忍不住分给了那几个孩子。

手机不知什么时候没电了,人太多了,矿泉水有限,而且她不习惯喝凉的,且腾不出功夫去烧热水喝。。。不知是累,还是没吃好,她的心有点慌,手有点抖,嘴里起了一粒溃疡。

作为急诊科医生,庄颜成了处理紧急伤情的核心力量。她的工作台上,堆满了沾着泥水和血水的绷带。学校里上午又送来了新的灾民,她刚为一位被倒塌围墙砸伤手臂的老乡做完清创缝合,动作又快又稳,这是急诊室里练就的本能。

没等喘一口气,

“医生!快!解放军同志!” 几个满身泥浆的战士抬着一位战友冲了进来。那位年轻战士的小腿被尖锐物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因长时间在污水中浸泡,伤口已经严重感染、红肿溃烂,人也在发高烧。

庄颜的心一紧,立刻投入抢救。清创、消毒、引流、注射大剂量抗生素……整个过程,那位战士咬紧牙关,疼得满头冷汗,却一声没吭,只在最后虚弱地问:“班长,我还能不能去扛沙袋?”

这句话,像锤子一样砸在庄颜心上。她看着这些比自己年纪小很多的战士们,用身体筑堤坝,用生命保护百姓,伤痕累累却只惦记着任务。这种超越极限的奉献精神,深深震撼了她。

她为自己最初的害怕感到一丝羞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想要守护这些守护者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