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小城市的人 > 第386章 精神塑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天晚上九点多,雨势终于渐小。有几个老人从教室里走出,看着灰蒙蒙的天双手合十跪了下来。不知哪里,竟然有了几声蝉鸣,闹了一天的孩子们在妈妈怀里渐渐安静下去,有了酣睡声。

庄颜喘了口气,默默的收拾桌上桌下的医疗垃圾。

“小庄,走,上那屋吃饭,周队说开个会。”外科的刘副主任从门外探出脑袋招呼她。

她脱下手套,跟着刘主任来到隔壁,红色的、绿色的泡面一桶一桶的摆在那儿,有几个人正往里面倒开水。

卫生厅的周队看人几乎都到齐了,把大家招呼到一起,面色凝重:“同志们这两天辛苦了,我们刚接到省防汛指挥部的紧急通报,上游几个村信号中断,完全被水围成孤岛,里面老人孩子多,情况不明。我们必须派一支精干的小分队,带足药品,明天一早就乘冲锋舟强突进去!需要两到三人,谁去?”

帐篷里瞬间安静,只有外面淅沥的雨声。每个人都极度疲惫,都知道这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庄颜犹豫了一下,目光快速扫过帐篷里这一张张疲惫的面孔。这支由省里各大医院临时抽调拼凑成的医疗队,此刻已是人困马乏。几位中年男医生几乎是清一色的副高、副主任——真正能干实事的业务骨干,平日里在单位埋头苦干,抗洪抢险时也总是冲在前面。他们不仅承担繁重的诊疗,这两天更是一直在帮忙抬担架、搬物资,体力消耗到了极限,此刻几乎是靠着箱子勉强站着。另外两位女医生,一位傍晚还听见她给家里打电话,柔声细语地叮嘱一双儿女要乖乖写作业;另一位大姐则正身体不适,脸色苍白。

她不再迟疑,向前一步,声音因连日的疲惫而沙哑,却异常清晰:“队长,我去。我是急诊科的,擅长现场急救,体力也还能撑得住。”

周队看着这个瘦弱却目光坚定的年轻女医生,重重地点了点头。

次日清晨,庄颜和两名年轻的男队友穿上雨衣雨靴,背起沉重的防水背囊(里面是听诊器、血压计、绷带、大量抗生素、止泻药、感冒药和消毒水),登上了摇晃的冲锋舟。

马达轰鸣,冲开浑浊的水面,驶向那片未知的、被洪水围困的村庄。庄颜紧紧抓住船舷,望着前方白茫茫的水域。冲锋舟破浪前行,前方是解放军战士坚毅的背影和那面在风雨中依旧鲜明的旗帜。一种难以言喻的踏实感驱散了她心中最后一丝忐忑,她的精神仿佛与他们融为了一体,被一种更高远、更坚韧的力量所包裹和提升。

那一天,他们逆流而上,在没膝的洪水中转运了一位因腿伤无法行走的老人;从即将被淹没的二楼阳台,接走了被困两天、几乎虚脱的母子;给断粮的村民留下了救命的药品和食物。每一次靠岸,每一次伸出援手,都让庄颜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身上这袭白衣的重量。

在青川的这几天,是庄颜职业生涯中从未经历过的。

在这里,没有医院里那种论资排辈、暗流涌动的排挤。没有因为她技术好、动作快而被人在背后讥讽“就她能”;也没有因为她坚持正确的抢救方案而被上级医生觉得“被冒犯”;更不会有几个护士因为她对工作要求严格而在背后议论她“漂亮有什么用,性格那么硬,活该没朋友”。

在这里,只有目标高度一致的战友。

外科的刘主任,是全省有名的外科一把刀,在这里毫无架子地蹲在地上给老乡换药,还乐呵呵地给庄颜打下手,说:“小庄,你缝合快,这个你来,我帮你固定!”

市疾控的张教授,人又高又瘦,背着几十斤的消毒箱,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水里走,差点滑倒,旁边一个她不认识的眼科医生立刻死死扶住他,喊出的第一句话是:“小心点儿啊张老师!药箱没摔着吧?防疫全靠它了!”

食物和水紧缺,大家总是互相推让。“你刚才去巡诊了,体力消耗大,这瓶水你喝。”“我不渴,给小王,他等下还要跟解放军去疏通道路。”

夜里轮休,帐篷里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但没人抱怨,只会把干燥一点的角落让给最疲惫的队友。

这是一种毫无保留的、基于使命和生命的托付与信任。这种讲奉献、讲担当、为了同一个目标拼尽全力的氛围,像阳光一样驱散了庄颜心中因职场倾轧而积郁的阴霾。她第一次感觉到,原来工作可以如此纯粹,团队可以如此温暖。她紧绷的性格在这种环境下不知不觉地软化,她会主动把自己的干粮分给队友,也会在深夜替下累得睁不开眼的护士继续值守。

几天后,雨势终于渐弱,洪水开始缓慢退去,露出满目疮痍的大地。大部队的任务基本完成,伤员已得到妥善救治,上级命令主力医疗队明日撤回休整。

晚上,队长再次召集所有人,语气严肃:“同志们,我们的紧急医疗任务完成了,但最危险的工作可能才刚刚开始。大灾之后必防大疫!指挥部要求我们留下一支精干的卫生防疫小队,继续执行水源消毒、环境消杀和防疫宣传任务。这里条件会更艰苦,时间不确定,而且……有疫情暴露的风险。请自愿报名。”

帐篷里沉默了片刻,但很快,一只手举了起来,接着,一只又一只的手纷纷举了起来。

庄颜站得笔直,声音清晰而平静:“队长,我报名。我是急诊医生,处理过各种突发感染,有防护经验。这里的百姓需要有人告诉他们怎么不得病,我能坚持。”

她的话音刚落,刘主任、张教授,还有好几个这些天和她并肩作战的队友,都纷纷站了出来。

“我也留下,搞防疫我是专业。”

“算我一个,我年轻,体力好!”

最终,一支由省里各医院精英组成的、自愿留下的防疫小队成立了。庄颜看着这些队友,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和力量感。在这里,她的“强硬”变成了“可靠”,她的“能力强”变成了“中流砥柱”,她被需要、被尊重、被信任。

青川通路的消息传到一直在密切关注着的宋明宇耳朵里,他第一时间开车深入到了腹地。道路泥泞,灾后的景象触目惊心,他一路打听,问遍了医疗点和安置区,终于有个老乡擦了把汗,指着远处几个正背着喷雾器在废墟间忙碌的身影说:“你去那边看看,那有几个医生,说是留下来帮我们消消毒!看看有没有你要找的人。”

他几乎是小跑着冲过去的。其中一个身影穿着宽大的防护服,摇摇晃晃的动作像一片风一吹就能飞走的叶子。

“庄颜!-------庄颜!!”他把手扩成个喇叭大叫,那片叶子真的转过身,他几乎没能立刻认出——她瘦了一大圈,脸颊凹陷下去,显得那双眼睛更大,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汗水混着泥灰让她的头发紧贴着头皮,身上的衣服也沾满了污渍。

“庄颜!”他又扯足嗓子喊了一声。

庄颜闻声抬头,愣了好几秒,仿佛不敢相信。直到宋明宇冲到面前,一把将她紧紧搂进怀里,她才猛地回过神来。

“别……别抱!”她瞬间慌了,手忙脚乱地在他怀里挣扎,脸颊涨得通红,羞赧地低声道:“我身上都是药水味,好几天没正经洗澡了,头发……头发都有味儿了,油的很,脏……”

宋明宇却像是根本没听见,手臂收得更紧。他非但没有松开,反而低下头,在她那汗湿的、带着消毒水味道的发顶上接连用力亲吻了好几下,丝毫不介意那些尘土与疲惫的气息。

“找到了就好……找到你就好……”他声音哽咽,所有的担忧和牵挂在这一刻终于落地。庄颜挣扎的力道渐渐小了,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坚实温度和毫不掩饰的急切,一种失而复得的酸楚与温暖瞬间充盈了她几乎被耗空的心。与此同时,宋明宇也感到自己悬空多日的心,终于被这份实实在在的拥抱填满,重新变得丰盈而踏实。

旁边几个同样满身尘土的医疗队员都看了过来,先是惊讶,随即露出了然和欣慰的笑容。一个这几天一直和庄颜搭档工作的年轻男医生推了推眼镜,故作夸张地大声叹了口气:“哎!原来庄医生有名花有主了啊!我还想着等抗洪胜利了,一定要鼓起勇气要个电话号码呢!”

“那可不行!”宋明宇一扭头,半真半假的瞪了那小伙子一眼。

这话顿时引来周围一阵善意的哄堂大笑。庄颜把发烫的脸深深埋进宋明宇的肩头,也忍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