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小城市的人 > 第393章 昌河夜宴(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色下的昌河,水波澹澹,倒映着东岸一片璀璨的灯火。这其中,临水而立、风格低调而考究的昌建私人会所,宛如一颗被精心掩藏的明珠,只向极少数人展露其光华。

会所深藏在昌建集团总部大楼延伸出的一片静谧园林深处,被层层叠叠的名贵乔木与精心设计的竹篱巧妙遮蔽,唯有一条不起眼的单向车道蜿蜒通向那扇厚重的青铜大门。门侧并无张扬的招牌,只有门楣上方一个极小的、古体“昌”字徽记暗嵌其中,若非熟客指引,绝难发现。高墙之内,是另一个世界。灯光是经过大师调校的,柔和地洒在青石板路上,勾勒出假山、流泉与百年盆景的幽雅轮廓,确保每一处角落都沐浴在恰到好处的光晕中,同时又保证了绝佳的私密性。落地玻璃窗均采用顶级单向透视材质,从内可尽览昌河夜色,自外却只见朦胧光影与人影绰约,谈话声、笑语声皆被极好的隔音材料与潺潺水声吸纳,消散在微凉的夜风里。这里,是专为需要绝对隐秘对话的场合而设的桃源之境。

一辆黑色轿车无声地滑至门前。早已等候在此的昌建集团主人邝建华立刻快步上前,亲自拉开了车门。

“哎呀呀,陈主任!宋……宋处长!欢迎欢迎!大驾光临,我这小地方真是蓬荜生辉啊!”他声音洪亮,热情地伸出双手,先与率先下车的省发改委副主任陈志邦紧紧一握,随即转向另一位稍晚下车的来客。

他眼中的宋黎民比几年前在墨尔本时更显清癯了些,衣着合度却毫不扎眼,脸上带着惯常的、略显含蓄的微笑。

而宋黎民自然的看向他,目光里含着明显的“故人重逢”的笑意,邝建华比上次见时更显富态,黑色的圆脸上那双让人过目不忘的小眼睛发射着让人难以忽略的精光。

陈志邦笑着与邝建华寒暄两句,互相介绍两人认识,他未曾注意到两人之间那微妙的气流,用手摸了摸肚子,放低声音:“哎呀,岁数大了,下午喝水喝太多,你俩熟悉熟悉,我先去个卫生间。。。。”

“小刘,快,领着陈主任。。。“邝建华一个眼神,身后的年轻人一下子窜到了陈志邦旁边,微微颔首作出引领状。

“不用,不用,我知道地方!“陈志邦摆着手,小伙子退后半步,还是随着他去了。

看着陈志邦的身影消失在走廊转角,厅内只剩下邝建华与宋黎民两人。方才和煦的气氛似乎瞬间凝滞了一刹。邝建华脸上的笑容未减,但身体却微微向宋黎民倾斜,压低了声音,一只手极其自然地搭上宋黎民的手腕,不是紧握,却带着一种不容抽离的亲昵与试探。

他目光灼灼,语气是极致的熟络与为对方着想般的体贴,话语却直刺核心:“老宋,”他省略了官称,用的是私人场合的称呼,“咱们这关系,兜兜转转这些年,铁定是没得说。一会儿陈主任回来,你看……咱们之间的关系,用不用瞒着他点儿?或者说,有没有什么……不方便让他知道的?”

宋黎民伸出手,与邝建华一握,笑容温和依旧:“邝总好记性。是啊,一晃几年过去了。当时情况特殊,不便多言,还请海涵。看来咱们的缘分颇深,说起来,我还欠你一顿饭,今天又是你做东,我得把回请这事儿提上日程了。陈主任是自己人,咱们今天能坐在这里,不就是为了更顺畅地沟通,把事情做得更好吗?该让主任知道的,自然不必隐瞒。”

邝建华闻言,眼底飞快地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随即笑容更深,拍了拍宋黎民的胳膊:“明白,明白!老宋你总是这么稳妥!好,好,我心里有数了。”

正说着,走廊那头传来了脚步声,陈志邦回来了。厅内的空气瞬间又重新流动起来,仿佛刚才那短暂而机锋暗藏的对话从未发生过。

一场清淡、精致而考究的家宴,有几道菜,都与那年林州酒家上的饭菜重合。

酒过三巡之前,没有一个人提起工作相关的正事,反而唠的全是家常。

“陈主任,刚才您去卫生间的功夫,我和宋处还聊起来。嗐,真是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这世界啊,就是这么小!”

邝建华身体微微前倾,脸上洋溢着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热情和巧合带来的喜悦,目光在陈志邦和宋黎民之间流转:“说起来,我闺女跟他儿子是墨尔本留学时的同学,您猜怎么着?我跟他夫人,宋太太,竟然也认识!刘红梅嘛!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的主任,这么多年了,跟我们集团一直都是合作关系。。。。您说这事巧不巧?绕来绕去,都是自己人!”

他这番话,说得自然流畅,仿佛真是刚刚闲聊中偶然发现的惊喜。

陈志邦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举杯附和道:“哦?还有这层关系?那真是巧了!看来邝总你和黎民处长是注定要坐在一个桌上吃饭的缘分啊!”他笑着抿了口酒,语气轻松,“这么说来,我倒成了后来者,差点插足你们的旧交了?”

宋黎民保持着温和的笑容,接过话头,“陈主任说笑了。不过世界说小也小,说大也大,能像今天这样,和老朋友、新朋友一同坐在这里品酒聊天,才是真正的难得。”

邝建华夹起一筷清蒸东星斑的鱼脸颊肉,这是整条鱼最嫩滑的部位,自然地放到了陈志邦的碟中。他又用公勺为宋黎民添了些瑶柱扒时蔬,仿佛随口提起般,笑着问道:“诶?听我闺女前阵子念叨,说你家公子先她两年学成归国了?真是时光飞逝啊。现在年轻人主意大,在哪里高就呢?”

宋黎民正用汤匙慢品着清汤,闻言放下汤匙,拿起餐巾轻轻沾了沾嘴角,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邝总快别提了。我家那小子,实在不值一提。”他摇了摇头,也夹了一小块鱼,似乎想用动作掩饰一下,“当年执意要出去的是他,自己选了个……咳,旅游酒店管理。听起来洋气,回来才知道高不成低不就。现在嘛,就在朋友开的一家酒店里帮忙,说是从基层历练起,要我看就是瞎混日子。”

他语气平淡,但“不值一提”和“瞎混日子”几个字,明显透着一股不愿深谈的回避。

“哎——!”这时,陈志邦放下筷子,声音略提高了些,带着一种长辈式的关切和不赞同,他拿起桌上的酒壶,先给宋黎民斟了半杯,又给自己添上,“黎民,这我可就要说你几句了。我岁数可能比你们虚长几岁,就是听不得自家孩子没安排好。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你这当爹的失职!”

他身体微微倾向宋黎民,表情半是认真半是玩笑,但话里的分量却不轻:“咱们自己家的孩子,安排个稳妥差事,难道还是个难事?说说,孩子什么条件,专业、学历都是啥?我这当叔叔的,好歹认识几个人,帮他瞅着点儿!年轻人不能没个正形。”

宋黎民连忙用指尖轻点桌面以示感谢斟酒,面对陈志邦这看似突如其来的热情和批评,他一时难以判断其中真心与拉拢各占几分。他苦笑更甚,抬手虚虚一摆:“陈主任,您这话说的……让我无地自容了。唉,不瞒您说,前两年他那洋文凭回来不好使,我厚着老脸找人给补了个国内的本科学历,刚拿到手里没几天。我这一天到晚,尽是些琐碎事情,忙得脚不沾地,真是还没腾出功夫细琢磨他的事。”

“就是嘛!”邝建华立刻接过话头,他拿起酒壶给陈志邦满上,又给自己斟满,声音圆融地打着圆场,同时也是在加深这个话题的纽带作用:“现在的孩子,主意正,难管!幸亏我那是个女儿,我呀,就盼着她高高兴兴玩得了,也不求她有多大成就。我甚至都不太愿意把她硬塞到哪个单位里,朝九晚五坐硬板凳,看人脸色,贡献做不出多少,说不定净给我惹事儿了!”

他话锋一转,指向宋黎民,语气变得推心置腹:“但儿子不一样!陈主任说的在理,绝对是金玉良言!公子还这么年轻,你这当爹的又还在关键位置上,得替他长远打算。要我说,就先找个清闲点的好单位挂上职,把坑占住,档案关系落过去,有了这份保障,他愿意在外面折腾点别的副业,随他去!将来成家立业,这就是一份底气和后路。这可不是小事!”

说到最后,他手臂一挥,显得极为仗义:“要是实在一时不好安排,没那么合适的……咳!来我这儿!集团下边那么多分公司,随便哪个清闲职位先挂上,不是啥难事!自己孩子,还能让他吃亏不成?” 他这话像是给宋黎民解围,也像是在陈志邦面前进一步展示自己的能量与“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