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海郡的百姓们看来,自皇后娘娘的“探索者”舰队入港之后,这天,就好像变了颜色。
往日里,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和横行霸道的将门犬子,一夜之间,都成了城楼之上,随风飘摇的冰冷尸首。
取而代之的,是一队队军容严整、纪律严明的舰队士兵,他们接管了城防,肃清了街痞,让整座城市,在短短一日之内,便恢复了久违的安宁。
而真正让皇后“苏氏”这个名字,在定海郡百姓心中直接“封神”的,是第三日,在城中广场之上,搭建起来的那个“还愿台”。
当猴子,当着数万百姓的面,展开那一张张从逆产府邸中抄出的、沾满了血泪的田契与商铺转让文书时;当一名名被徐哲党羽欺压得家破人亡的苦主,颤抖着,从那些如狼似虎的士兵手中,真的领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家产时;当一箱箱不义之财,被直接分发给那些无凭无据、却能得到邻里共同指证的贫苦百姓时……
整个广场,彻底沸腾了!
那不是欢呼,而是一片,混杂着呜咽与嚎啕的、震天动地的巨大哭声!
无数的百姓,不顾士兵的阻拦,朝着城楼的方向,朝着那道代表着无上皇权的身影,拼命地叩首,额头,磕出了鲜血,却恍若未觉!
“青天大老爷啊!”
“不!是活菩萨!是皇后娘娘这位活菩萨,来救我们了!”
自此,城中无数百姓家中,都自发地,为苏晓晓立起了长生牌位,日夜焚香,将其与神佛,一同供奉。
这股发自肺腑的、最纯粹的民心,如同最坚实的土壤,为苏晓-晓接下来,那即将要在这片土地上,播撒下的、惊世骇俗的“种子”,扫清了所有的障碍。
……
休整的第五日。
苏晓晓带着铁牛和猴子,视察了一处刚刚被查抄的、原属于徐哲党羽名下的巨大造船厂。
看着这里虽然工艺落后,但规模宏大、设备齐全的厂房,和那些,因没了生计而惶惶不安的本地工匠,苏晓晓的眼中,闪过了一道,让猴子和铁牛都感到无比熟悉的、锐利的光芒。
那是,发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时,才会有的眼神。
“娘娘,此处所有工匠名册与船厂资产,都已登记在册,随时可以上报朝廷,进行……”
猴子的话,还没说完,便被苏晓晓,挥手打断了。
“不必了。”苏晓晓的目光,扫过那些眼神麻木的工匠,又看了看旁边军营里,那些正在接受整编的、同样无所事事的泰西斯工匠,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念头,在她的脑海中,瞬间成型。
她缓缓地,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
“本宫,不等回京了。”
“就在这里。”
“——立刻开始!”
“娘娘?”铁牛和猴子,都愣住了。
苏晓晓没有理会他们的惊讶,她径直走到船厂的正门前,对身旁的亲卫,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去,摘了这块牌子!换上,‘皇家理工学堂——定海分部’!”
“再传本宫懿旨,本宫,亲自兼任这定海分部的第一任‘山长’!”
紧接着,一道道不容置疑的命令,从她的口中,有条不紊地发出。
“猴子!你立刻去,将舰队中那五名理工学堂的毕业生,全部调来!他们,便是我定海分部的第一批‘教习’!”
“铁牛!你从城中,将所有技艺精湛的船匠、铁匠、木匠,全部高薪征召!告诉他们,来了这里,薪俸,是他们以前的三倍!另外,把所有泰西斯工匠,也都带过来!”
一个时辰之后,近千名来自南渊和泰西斯的工匠,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聚集在了这座刚刚换了名号的巨大工坊之内。
苏晓晓站在高台之上,面对着这群语言不通、互存戒备,甚至眼中还带着一丝敌意的工匠们。
她没有讲什么大道理,而是直接,抛出了她此行的第一个“课题”。
她让猴子,抬上了一块巨大的黑木板。
在那木板之上,用白石笔,画着一艘最普通的、南渊近海渔船的分解图。
整艘船,被她,以一种闻所未闻的方式,拆解成了龙骨铺设、船身拼接、甲板安装、桅杆竖立、船帆缝制等,大大小小,共计三十七个标准化的步骤!
“从今日起!”苏晓晓的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工坊,“本宫要你们,忘掉你们以前所有造船的方式!”
“你们,将被打乱,混编成三十七个小组!每个小组,从今天起,只用研究,并负责你们眼前这一个步骤!”
“南渊的工匠,泰西斯的工匠,你们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本宫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本宫只要一个结果——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你们负责的那个步骤,做到最快!最省力!也最标准!”
这个,名为“流水线作业”的全新理念,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在工匠群中,炸开了锅!
“这……这简直是胡闹!岂有此理!”一位德高望重的南渊老船匠,气得胡子都在发抖,“造船乃是神圣的技艺,讲究的是一气呵成!如此拆解,与屠夫何异?这是对我们手艺人最大的侮辱!”
另一边,安德烈等泰西斯工匠,也是满脸的不情愿与高傲。
让他们,和这些在他们眼中,如同野蛮人一般的东方工匠,去分享他们那传承百年的“秘技”?
这简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看着下方沸反盈天的景象,苏晓晓的脸上,却依旧挂着那副平静的微笑。
她似乎早已料到这一切。
“安静。”
她轻轻地吐出两个字,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她没有强压,只是缓缓地,宣布了第二道命令。
“为了鼓励诸位的技艺精进,本宫在此,设立两项大奖。”
“一,为‘创新奖’。任何一个小组,只要能提出更优化的方法,改进你们所在的工序,经‘教习’评定有效者,小组全员,赏银百两!”
“二,为‘效率奖’。明日此时,本宫,会亲自在此,主持一场‘技术比武’。由我们南渊的洪师傅,”她看向那位气得吹胡子瞪眼的老船匠,“和我们泰西斯的朋友安德烈先生,各自带领一支,由你们自己挑选的最得力的传统团队。”
“同时,由本宫这几位学生,带领一支,完全按照‘流水线’方法组建的新团队。”
“三支队伍,同时开工,建造一艘,一模一样的渔船。”
她的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弧度。
“哪一支队伍,能以最快的速度,造出质量最好的船,那么,这支队伍的所有人,这个月的薪俸……”
“——翻十倍!”
“轰!”
“十倍!!”这个词,如同最猛烈的炸药,瞬间引爆了全场!
所有的不满,所有的抵触,所有的骄傲,在这一刻,都被这赤裸裸的、充满了巨大诱惑的利益,给冲刷得干干净净!
无数工匠的眼中,瞬间燃起了炽热的火焰!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定海工坊”,陷入了一种,充满了争吵、磨合,却又效率高得惊人的奇特氛围之中。
南渊工匠与泰西斯工匠,为了那高额的赏金,为了那份属于手艺人的荣誉,不得不放下成见,开始了最直接的交流。
他们时常为了一个卯榫的结构,或是一块木板的弯曲弧度,吵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
但,就在这一次次的激烈碰撞之中,奇迹,发生了。
泰西斯工匠那精于计算、追求数据分毫不差的严谨,与南渊工匠那凭借世代传承、神乎其技的经验手感,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融合。
最终。
当那场万众瞩目的“技术比武”结束时。
那支由理工学堂毕业生带领的、名不见经传的“流水线”团队,以一种碾压性的姿态,仅仅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便造出了一艘,无论是坚固度还是气密性,都远超传统工艺的渔船!
而他们的速度,仅仅是洪师傅与安德烈团队的四分之一!
这个结果,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所有传统工匠的脸上,也彻底颠覆了他们固守了一生的认知!
原来,技艺,真的可以这样“用”!
原来,合作,真的能创造出如此恐怖的效率!
当晚,深夜。
苏晓晓站在工坊那高高的了望台之上,看着下方那片,依旧灯火通明、无数工匠正在自发地,热烈讨论着、研究着“流水线”各个步骤的火热景象。
她知道,一颗,名为“工业革命”的种子,已经被她,成功地,种在了这片土地之上。
“娘娘,您这一手,真是神了!”猴子站在她身旁,由衷地感叹道,“俺现在才明白,您当初非要带上那几个书生的用意!”
苏晓晓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
她的目光,穿透了这片火热的工坊,仿佛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
“猴子,铁牛,你们看。”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让他们都感到心驰神往的憧憬。
“今天,我们能用这种方法,一天造出一艘渔船。那么明天,我们就能用它,一个月,造出我们现在这样的一艘战舰!”
“后天,我们就能用它,一年之内,武装起一支,拥有上百艘战舰,千门神威大炮的无敌舰队!”
“我想要的,从来不仅仅是几件所谓的神兵利器,也不是一两场战斗的胜利。”
她缓缓转身,看着眼前这两位,跟随她最久的、最忠心的臂膀,眼神中,是一片,远比星辰大海,还要宏伟壮阔的未来景象。
“我想要的,是一个能源源不断地、像生产砖石一样,生产出最精良武器,武装起千军万马的、庞大而高效的工业体系!”
“这,才是我南渊王朝,能真正傲立于世界之巅,永远不再受人欺辱的……立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