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墨香策山河 > 第134章 软红香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齐远嘴唇微微抖动,隐忍着百般情绪,言语中伴随着颤音说道:“学生……愧对先生教导,今年大比名落孙山……”

他旁边还有几名太学的同窗,皆拍他的背以示安慰。

不论他们的名次如何,几名同伴都不敢表露太过喜悦或者悲伤的情绪,显然齐远对待此次科举,比任何人都更为在意,落榜之时,悲伤比之旁人更痛,同伴反而以安抚他为首。

崔题微微叹息一声,只得开导:“科举不足以评定一人的才气,切莫以一时失意而妄自菲薄!”

“学生听闻……先生十六岁之时,一甲及第;温巡去年二十一岁之龄,年少有为,也是一甲高中进士;然而学生今年已二十有一,却名落孙山,想来才气远不及两位前辈,反观平日里自视甚高,实乃太过狂妄了!”

齐远忽然牛头不对马嘴扯过旁的话题,以至于崔题无话可说。

他心中这般比较,可不正是还介意着潘令宁如何看待他的成就?然而科举又怎么能仅仅以一名女子为自勉之力?

“先生又为何前来此地,莫非榜上有先生关注的贤才?”齐远再一步逼问。

崔题只得淡然解释:“某五年未回京师,也是头一次碰上科举张榜,又刚巧路过,故而前来看看!”

齐远低垂着头,万般难过,压抑着情绪,又忽然询问:“听闻先生派遣了身旁的护卫李青,跟随潘小娘子往歙州去?先生此举,乃作何考虑?”

齐远比崔题想象的更为直接,每一句都直击要害。

崔题反而不如他无所顾忌。诚然崔题有那样的心思,可大庭广众之下,尤其是他科举失利之时,并不是恰当的时机与他坦白。

崔题略一斟酌,只能委婉道:“某与潘小娘子已达成合作,她的安危亦是某心系所在,故而派李青扈从。子源若心系潘小娘子,当重新振作起来,二十一岁,正当年轻,偶尔失意一次又何妨,古来贤者多大器晚成,若因此一蹶不振、失魂落魄,反而有违潘小娘子所愿!”

“先生教导得是,学生铭记在心!只是学生对潘小娘子的感情比磐石更坚笃,即便此次科举失利,学生也不会轻易放弃!”

崔题又无言以对,甚至有些恨铁不成钢,齐远明明本该是栋梁之材,奈何一心沉溺于儿女情长?

“情之一事讲究缘分,科举要务等同社稷,应重于儿女情长!”崔题又是劝导一番,而后低声叹,“罢了,你回去好好歇息,日后再反思也不迟!”

“那学生告退了!”齐远也不再纠缠逗留,行礼后转身,隐忍着万般不甘和万般悲痛的情绪离去。

崔题默然垂下帘子,脑海中浮现潘令宁冷漠清醒的面容,与齐远失魂落魄、悲痛欲哭的模样真是天差地别。

明明她也年纪轻轻,又是个女郎,为何已经看破红尘一般,大有智者不入爱河的理智?

明明他初见她时,她也只是个单纯懵懂的闺阁女子,虽然凭着一股心气誓要救出三哥,但那会儿的她更多的是鲁莽和傻气。

一切仿佛,她经历了温巡和乳母的背叛,以及鬼樊楼暗狱中走过一遭,便已然脱胎换骨。那她在鬼樊楼中都经历了什么?

崔题隐隐心疼的同时,又自嘲一笑:“原来宁儿也是佳人难寻,引来数名儿郎竞折腰呢!”

偏偏他也是自甘为她折腰的儿郎之一,他崔题曾经不可一世,何时也到了如此卑微的境地?

真是十年风水轮流转!

也不知她在歙州的这些日子,过得怎么样了,可会是他和齐远这般,想念她?

……

三月十五,京城的雪已不知不觉化开、消散、不见踪影,墙根的被积压一个冬季的枯草,也悄悄冒起新芽。

便连街头巷尾的榆槐旱柳光秃秃的枝条上,不知何时也挂满了嫩绿的芽苞。

徐焕兜兜转转,最终在老槐巷中租赁下一座大宅院,离陈靖家也不远,陆陆续续安置了投奔而来的二十三个姐妹。

在等潘令宁回归的日子,她们也没闲着,相互围坐每天做些针线活计,再低价转卖给隔壁的王婆子,或者偶尔,她们也大着胆子一并托付给几个手脚伶俐的到街上去卖。

饶是如此,她们的每日进项仍是微薄可怜,若没有潘令宁留下来的银子,只怕日子早已入不敷出。

有些姐妹便灰心,难免也会质疑她们不顾一切脱离鬼樊楼,当真可以养活自己么?

徐焕只能不住安抚,而后千万期盼着潘令宁早日回归。

便是这般千等万等,终于在三月十五日,潘令宁乘着马车,悄然出现在了老槐巷的大宅院门口。

徐焕如今已临待产,挺着大肚子,慢悠悠地挪步前去开门:“谁啊?”

可当她开门后,陡然看见潘令宁立在门外,冲着她盈盈一笑:“徐焕,好久不见,让你久等了,我回来了!”

她穿着一身银白地、浅绿叶缠枝鹅黄盘花的江南织锦春衫,那色彩搭配鲜活明亮得、便似明媚苍穹下刚刚冒出新芽的柳条,她的脸上也无风尘仆仆的疲惫,反而妍丽动人,恰似芙蓉含苞、焕然新发。

徐焕也顾不上扶腰,双手拧着手绢,一把激动地捧着她的手,喜极而泣、泪流满面唤道:“好姐妹,你可算回来了!我差点以为,你回了歙州,便再也不惦记京城的人物了!我千呼万唤,日思夜想,才终于把你盼回来!”

潘令宁微晃了脑袋,又点一下头:“我说过,我将回京城开纸坊,一诺千金乃是商贾根基,我必然回来的!”

徐焕却拿手绢拍了一下她的手,状似撒娇又似抱怨说道:“我差点以为你诓我!宅院中这么多姐妹,皆来投靠你,每天询问你何时回来,我已然不知作何解释!可算……好在你回来了!”她说罢,又以手绢抹泪,又哭又笑。

潘令宁双手攀着她的手安抚道:“好姐姐,我可是一回京便哪儿也不去,直奔清风楼寻找我们往日的牙人,托他带路来的这里,我可是一回来就惦记着你了!如今你替我租下了好大的宅院,老槐巷是个好地方,入京以来,我最熟悉的便是此巷,可真是巧了!我们当真是心有灵犀!”

“快进来,院子中还有二十多个姐妹等着你!”徐焕牵着她的手,高高兴兴地把她拉进院子中,宛如签回了可让她们安身立命的活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