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 > 第422章 沮授部署突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平三年(192年)腊月廿三,临淄城内年味已浓,街巷间偶有孩童提着灯笼奔跑,爆竹碎屑在青石板上积了薄薄一层。

刺史府后堂的议事厅内,却无半分喜庆气。

烛火高燃,将案上那张平原郡地图映得清晰,赵剑居中而坐,玄色锦袍上绣着的暗纹在火光中若隐若现,手指按在“平原城”三字上。

他从云州秘密前来,带着沮授。

赵剑语气严肃的说道:“上次青州之战,因云州鲜卑军突然压境,不得不停下。

从整个青州的安危来看,袁绍占据平原郡,等于在青州的西部门户插了一把尖刀,直接让青州陷入无险可守、随时被攻的被动局面。

平原郡是青州连接兖州、冀州的唯一陆路咽喉,没有它,等于青州西部门户大开,袁军可随时长驱直入,无需突破任何天然防线。

青州的粮食、盐铁等物资,需通过平原郡向西运输以换取其他资源。袁绍占据此地,能随意拦截商路、掠夺物资,直接切断青州的经济补给线。

平原郡周边的青州豪强、地方势力,会因袁绍的军事存在被迫依附。

同时,袁绍可在此招兵买马,扶持反对我军掌控青州的势力,从内部瓦解我军的掌控。

因此,夺回平原郡势在必行,下面由公与先生做详细布局,除夕之夜突袭平原郡!”

一旁的沮授指尖依次点过济水、清河与各县城池:“诸位,此次突袭之策就是先控中枢、再断援路、后扫全域。

主公已于一月前派三百死士进入了平原郡,已经摸清了平原城西门换防间隙,粮仓位置和守军数量,也摸清了袁绍冀州援军必经的清河渡口浅滩情况。

西门是平原城最薄弱的门户,此次突袭就攻西门。”

接着,沮授手持象牙筹,在地图上逐一标注,指尖划过济水、清河与平原城轮廓时,语气沉稳如磐石。

“此次出兵一万五千,分为破城、阻援、机动三层梯次排布,层间既独立作战,又能一呼即应。”

沮授先指向平原城:“第一层为七千破城队,由文远将军统领,分作攻坚与控城两部。”

他将第一支象牙筹放在平原城西门位置:“攻坚部五千,分重甲撞城队与轻装攀城队。

两千人着双层皮甲,操控三辆重型撞车,车辕需用枣木打造,前端裹熟铁,可抵城门箭矢与火攻。

三千攀城队携轻便云梯,云梯顶端装铁钩,勾住城墙便不易被推落。

待除夕丑时三刻守军换防间隙,撞城队从正面冲击西门,攀城队从城门两侧登城,务必在一个时辰内撕开缺口。”

他将第二支象牙筹移至平原城中心:“控城队两千,要轻装简甲,只带短刀、火把。

城门破开后,控城队两路突进。

八百人攻向郡府,一千两百人奔城西粮仓。

粮仓守军约五百,要速战速决,拿下后留百人驻守,其余人与攻城队清除城内残敌。”

沮授又转向地图北侧的清河与西侧的济水,放下第三、四支象牙筹:“第二层为阻击梯队,共四千人,分防袁绍、曹操两路援军。

冀州方向阻援队两千五百人,驻平原城东北十里的清河渡口。

此处有一片芦苇荡,可埋伏两千人,芦苇丛中需预先埋好拒马、鹿角,待袁军从冀州南下,先派五百骑兵佯装袭扰,诱其进入芦苇荡,再以弓箭攒射,拒马堵路,拖延三日不成问题。

若敌军兵力过众,便点燃红漆信号箭,机动队可即时驰援。”

“兖州方向警戒队一千五百人,驻守平原城西南八里的济水浮桥。

此桥是曹操援军必经之路,需做两件事:一是派五百人乘二十艘木筏,在浮桥上下游巡逻,若见曹军动向,便用投石机砸断浮桥中段。

二是在浮桥东侧村落埋伏一千人,村落房屋多为土坯墙,可凿出箭孔,曹军若想抢修浮桥,便从屋内射箭袭扰,确保两日之内,曹军无法渡过济水。”

最后,沮授将第五支象牙筹放在平原城南侧的土坡位置,目光扫向赵云:“第三层为预备队,由子龙将军亲率,四千人。

其中一千五百骑兵,配快马与马槊,可在一个时辰内驰援清河或济水。

若破城遇阻,便先援攻城队;若阻援队吃紧,便分兵驰援,确保任何一路都不致崩溃。

若三路都顺利,子龙将军就立刻去攻打鬲县。

此城是平原郡的粮草囤积重镇,且扼守平原郡通往冀州的陆路主干道。”

说完,沮授将五支象牙筹在地图上连成一线:“主公,此部署关键在于时辰之差,破城队需在六个时辰内控住平原城,阻援队需阻援三日,机动队是确保全局的后手。

除夕之夜,敌军必因节庆松懈,我军却需步步紧凑,如此方能以最小代价,拿下平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