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鸿蒙宝塔 > 第658章 惊雷谐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惊雷谷的云总带着铅灰色,谷心的“雷音台”嵌在断崖上,台基刻满蛛网般的纹路——东方的“惊蛰符”(引天雷,破混沌)如银蛇盘绕,西方的“霹雳咒”(唤地电,涤污浊)似金网铺开。本该是“雷过万物苏”的地方:春雷来时,惊蛰符引天雷劈裂冻土,霹雳咒唤地电唤醒种子,谷里的雷灵(似电光凝成的鹿)与电兽(如雷火裹身的狐)会跟着雷音起舞。可此刻,谷里的雷成了疯魔,惊蛰符引的天雷劈断古树,霹雳咒唤的地电烧穿溪流,雷灵被劈得只剩半道虚影,电兽在乱电中缩成一团,发出哀鸣。

“是‘逆雷咒’在捣鬼。”守台的老雷公庙祭司摸着台基的裂纹,指尖被残留的电火灼得发麻,“这咒是亚巴顿的残力拧出来的,把雷力撕成了两股——一股想把谷里的东西全劈碎,一股想把所有生灵都电焦。昨天,谷口的‘避雷村’(一半靠惊蛰符避雷,一半用霹雳咒导电)的屋顶全被掀了,再这么闹下去,连石头都要被劈成粉。”

陈浩天站在雷音台边,平衡道种在掌心麻酥酥的。他能“听”到雷声里的怒喊:惊蛰符的天雷骂霹雳咒的地电“软得像棉线,连块顽石都劈不开”,地电咒惊蛰符的天雷“愣得像铁棍,连株嫩苗都不放过”。“就像两个争着显本事的鼓手,一个抡重锤砸鼓面,一个乱敲鼓边,再好的鼓也得被敲破。”他想起炎狱共生的调和法,左手捏出西方的“柔电咒”(让地电收束),右手画出东方的“活雷符”(让天雷流转),同时让金龙盘在台柱上——龙鳞的金辉能引雷力入轨,给狂雷“搭个顺道的桥”。

李二牛扛着裹了绝缘皮的锄头,往台边的避雷石上泼了桶混着硫磺的水:“娘的,再横的雷也怕‘顺’!开山熊,给它垫个底!” 开山熊低吼着用掌拍向地面,坚硬的岩石竟陷出个浅坑,坑里冒出几株“避雷草”(东方的草,叶瓣能导雷),草叶一沾天雷,竟把狂躁的电火引成细细的银线,顺着草茎钻进土里。

柳如烟的风语灵狐窜到地电最乱的地方,狐尾甩出螺旋风,风圈缠着乱窜的地电转了三圈,地电的金芒渐渐凝成束,像被理顺的丝线。“雷得有‘路’才有用,”柳如烟望着被电焦的溪流,“就像下雨天的闪电,顺着避雷针走才安全,乱劈只会闯祸。”

拓跋晴儿的锐眼隼俯冲而下,左眼银辉照出雷音台中心的黑气——是逆雷咒的核心,正缠着雷力的本源。隼的右眼血丝标出黑气的弱点,拓跋晴儿搭箭拉弦,银箭上凝着东方的“破雷符”(专克天雷戾气)和西方的“敛电咒”(能收地电燥气),一箭射穿黑气,黑气“噼啪”化作火星,被金龙的龙息卷着烧成无害的青烟。

艾力克的藤蔓鹿踏在台西的电纹砖上,鹿角卷着“生息咒”的绿意,往地电里送;狼人混血的啸月狼蹲在台东的雷纹石旁,狼嚎引着惊蛰符的刚劲,往天雷里渗。奇妙的是,藤蔓鹿的绿意让地电长出“电叶”(像电光凝成的叶片,能分电),啸月狼的兽灵让天雷开出“雷花”(像雷光攒成的花苞,能散劲),两种雷电在雷音台中央相遇,竟交织成朵半银半金的“共生雷”,既不劈物,又不灼人。

“还差最后一把劲!”钱多多的数据蜂组成雷电图谱,上面跳着行字:“惊蛰符缺‘柔劲’,霹雳咒缺‘稳劲’,得让避雷村的人一起引雷!” 原来村里的祭司会用东方的“踏雷步”(能引雷归槽),雷电法师懂西方的“敲电咒”(可让电聚形),两种动作合在一起,正好能补全雷力的“呼吸节奏”。

陈浩天对着谷口喊:“来搭把手,给雷唱个‘安魂谣’!” 祭司们闻声赶来,踩着踏雷步绕台而行,脚步轻如踏水(引柔劲);雷电法师们举着带咒文的法杖,敲着台基的雷纹,杖声沉如敲钟(聚稳劲)。踏水步与敲钟声交织,雷音台的中心突然亮起银金色的雷光——那是“雷心精”,既带着惊蛰符的刚(能劈裂顽石),又裹着霹雳咒的柔(可唤醒种子),是雷力最本源的“和劲”。

就在这时,谷深处传来咆哮。一头被逆雷咒污染的“双首雷兽”钻了出来,左首喷银白天雷(劈断古树),右首卷金红地电(烧穿溪流)。“它怕‘共生雷’!”老祭司往兽身上扔了块“混雷晶”(一半用惊蛰符炼,一半用霹雳咒熔),晶块落地化作锁链,竟在兽身上长出电叶与雷花,把雷兽捆成了个“雷粽子”。

陈浩天纵身跃到雷音台中心,平衡道种的绿光与雷心精相融,同时引动祭司的踏雷步、法师的敲电咒、伙伴们的咒符之力,在台上空织成一道“和雷网”。他念起新悟的“谐鸣咒”,咒文一半是东方的“雷”字变体,一半是西方的“电”音符号:“雷为骨,电为脉,刚柔相济,醒万物。”

咒文落入雷心,惊蛰符的天雷突然流转如溪(能绕开草木劈顽石),霹雳咒的地电凝成如绳(可缠着种子传暖意)。双首雷兽在共生雷的包裹下渐渐消融,化作滋养山谷的雷尘;被劈断的古树桩上冒出新芽,芽尖缠着银白的雷光,像戴着串雷做的项链;烧穿的溪流里游来小鱼,鱼鳞沾着金红的电火,却半点不灼。

雷音台的纹路彻底舒展了,台基的雷符与电咒转成温润的银金色,每闪一下,谷里的雷就轻鸣一声:闪时,地电收劲(不漫流);鸣时,天雷松劲(不狂劈)。谷口的避雷村,祭司的惊蛰符不再伤苗,法师的霹雳咒不再毁屋,孩子们跑到谷里,捡着刚从雷尘里冒出的“雷果”——果皮是雷纹(脆如琉璃),果肉是电浆(柔如蜜糖),咬一口,又清又甜。

李二牛的开山熊趴在台边,任由雷果往它背上掉,熊的皮毛沾着银金雷尘,像披了件星斗披风;金龙的龙鳞反射着雷光,把零散的电火凝成串,像挂了串水晶铃,风过时,叮咚作响。

陈浩天望着谷里渐渐柔和的雷声,突然懂了“惊雷谐鸣”的真意——所谓“惊”,从不是雷的本性,而是唤醒的信号;所谓“谐鸣”,也不是让天雷与地电变成一样的,而是天雷知地电的柔,地电懂天雷的刚,互相借着劲,一起敲醒沉睡的万物。

夕阳给雷云镀上层金边时,老祭司端来一碗“雷心粥”(用雷心精和山泉水熬的),递给每个伙伴:“这粥啊,天雷尝着是烈的,地电喝着是柔的,人吃了,心里就敞亮。” 陈浩天接过粥碗,粥里映着雷影,雷影里,东方的祭司与西方的法师正一起修补被劈坏的避雷塔,雷符与电咒在塔上交织,打出“谐鸣”的印记。

晚风拂过惊雷谷,带着雷音台的轻鸣声,飘向远方。声里有句话,像在对所有被雷唤醒的生灵说:

雷不必逞强劈碎一切,也不必怯懦不敢发声,懂得唤醒,才是雷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