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林素素早早醒来,轻手轻脚的收拾好自己和两个孩子的东西。
元宝还在睡,辰辰虽然被叫醒但有些起床气。
但想起昨晚妈妈的话,他只是揉了揉眼睛,瘪瘪嘴没吭声,乖乖让妈妈给他穿衣服。
周大舅母已经烧好了热水,煮了一锅稠稠的米粥,还特意蒸了几个鸡蛋。
“素素,吃了早饭再走吧,路上远,垫垫肚子。”
昨晚林素素就决定一早带着孩子们回寨子村了。
“哎,谢谢舅母。”
林素素没有推辞,她知道这是大舅母的一片心意。
安母也起来了,眼下一片青黑,显然昨夜也没睡踏实,既要担心里屋的老娘,心里又惦记着家里那一大摊子和孩子们。
她利落地喂元宝喝了点米汤,又督促辰辰吃了鸡蛋,看向儿媳妇心中又是感激又是不安。
“素素,家里那么多孩子,你还有店里的生意,都丢给你一个人,我……”
安母拉着儿媳妇的手,话没说完,眼圈又有点红。
她既想留在娘家照顾病重的母亲,又放心不下自己那个大家。
林素素反握住婆婆的手,笑容温婉而坚定。
“娘,你就安心在这儿照顾姥姥吧。家里你不用担心,孩子们都大了,能自己照顾自己,安安也能帮我看着弟弟妹妹。
店里有伙计看着,我隔两天抽空去转转就行。什么都没有姥姥的身体要紧。你和姥爷、大舅、舅母都辛苦了,我帮不上大忙,把家里照顾好,让你没有后顾之忧,这是我应该做的。”
她顿了顿,声音更柔。
“姥姥这时候,最需要你在身边。你是她的亲闺女,有您在,姥姥心里也踏实。咱们是一家人,不分彼此,你的爹娘就是我的长辈,尽孝是应该的。”
这话句句说到了安母的心坎里。
她看着眼前明事理、识大体的儿媳妇,只觉得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所有的担忧和愧疚似乎都被抚平了。
她用力点头,眼泪终究还是没忍住,滑落下来,但这次是感动的泪水。
“好,好孩子,娘谢谢你!家里就辛苦你了!等你们姥姥好点我就回来!”
“放心吧。”
林素素拍拍婆婆的手,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
吃过简单的早饭,林素素便抱着还在打瞌睡的元宝,领着辰辰,跟周老头、周大舅夫妇道别。
她还又去里屋跟周姥姥说了会儿话。
承诺过几天再来看她,这才骑车准备返回寨子村。
一路上两个孩子都很听话。
回到安家小院时,已近中午。
孩子们正在张振邦的看顾下吃午饭,看到妈妈回来了,都欢呼着围了上来。
“妈!你可回来啦!”
“奶奶呢?奶奶怎么没回来!”
“妗子!太姥姥怎么样了?”
“辰辰,元宝!”
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
大丫把元宝接过来,欣欣拉着辰辰问东问西。
全全则眼巴巴地看着林素素,他奶奶咋没回来?
大丫二丫也看着林素素。
林素素先安抚了孩子们,又跟张振邦简单说了下周家的情况。
自然略去了断亲那最激烈的一幕,只说了姥姥病情。
“老太太算是稳定,但需要人长期照顾,你们奶奶要留在那边一段时间。”
孩子们听了都安静下来了。
脸上全都露出担忧的神色。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坐在桌边的康康,突然放下了筷子。
他抬起头看向林素素说道。
“妈,我想去看看太姥姥。”
林素素一愣,柔声道。
“康康有心了,太姥姥知道你惦记她,肯定会高兴的。等过些天,太姥姥身体好点,我们再一起去看看她,好不好?”
康康却摇了摇头,语气异常认真。
“不是去看望。妈,我可以去给太姥姥治病。”
这话一出,不仅林素素愣住了,连张振邦、安安、以及其他孩子都惊讶的看向康康。
给太姥姥治病?
哦豁!
他们怎么忘记康康了!
康康继续平静的解释道。
“太姥姥是摔伤了腰,气血瘀滞,经络不通,所以才会剧痛难忍,卧床不起。久卧又会伤气,加上老人家年事已高,肝肾亏虚,所以病情才会缠绵加重。”
他这一番带着中医术语的分析,把张振邦和林素素都镇住了。
张振邦捻着胡须的手停住了,眼中露出惊异的光芒。
林素素更是瞪大了眼睛。
一孕傻三年,但按道理她也该傻完了啊!
是啊!他们怎么都忘了!
康康从小就表现出了对草药、医术异乎寻常的兴趣和天赋!
他两岁就能准确辨认出几十种常见草药,三岁就能抱着医书一看就是半天,虽然很多字不认识,但对着图画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秦老每次来了教他认药、辨性,康康总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
这几年,康康自己在县城小院里霸占了安母的菜地开辟了一小块药圃,种了些常见的草药。
虽然没有小时候那么频繁的提到梦里的太师傅了。
“康康,你怎么知道太姥姥是气血瘀滞?”
林素素忍不住问道。
康康回答道。
“妈您刚才说,太姥姥摔伤后疼痛剧烈,无法动弹。不通则痛,腰为肾之府,跌扑闪挫最容易导致局部气血瘀阻。
而且老人家本身元气不足,推动无力,瘀血更难消散,所以疼痛会持续很久。
如果治疗不当,或者只是躺着不动,筋肉会萎缩,关节会僵硬,以后就算不疼了,也可能站不起来了。”
他的分析结合了林素素刚刚说的病情,听起来竟然十分在理!
张振邦终于忍不住开口,语气中充满了赞赏和惊奇。
“康康,这些都是你自己从书上看来的,还有跟你师傅认药时琢磨出来的?”
康康点点头,又摇摇头。
“书上有讲,我师傅也教过。但太姥姥的病情,是我根据妈妈说的,自己想的。”
他看向林素素,眼神清澈而坚定。
“妈,让我去看看吧。我知道几种草药,外敷或者煎水熏洗,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就算不能立刻治好,也能让太姥姥舒服很多。”
林素素看着儿子那认真的小脸,心中有了主意。
她一直知道康康聪明,在医药上有天分,却没想到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这不仅仅是兴趣,这根本就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医学直觉和天赋!
林素素看向张振邦。
“张伯,您看……”
张振邦没有犹豫只是问他。
“康康,你有这份济世救人之心,很难得。但医术关乎人命,需慎之又慎。你可有把握?”
康康并没有大包大揽,而是很谨慎地说。
“太爷爷,我没有十成把握。但我认得草药,知道它们的药性和用法。我可以先去看看太姥姥的具体情况,再决定用什么方子。如果我觉得不行,绝不会乱用药。”
这番回答,更是让张振邦和林素素刮目相看。
不骄不躁,心中有数,行事有度,这哪里像个八岁的孩子!
林素素想起婆婆疲惫憔悴的脸,想起周姥姥躺在炕上痛苦的模样。
如果康康真的能帮上忙,哪怕只是减轻一点痛苦,那也是天大的好事!
“好!”
林素素终于下定了决心。
“康康,我让春耕叔带你去!你去陪奶奶住两天,但是你要答应妈妈,一切要听奶奶的,不能自作主张,明白吗?”
康康的小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符合他年龄的明亮笑容,用力点头。
“嗯!我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