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后宫里没娘的孩子多了,你把她送去毓庆宫不就得了!你呀,也不想想那亓氏是如何害你,你居然还为她的孩子考虑!”

楚云裳被夸得有点脸烧,但她是谁啊!

“臣妾只是觉得稚子无辜。亓氏虽然有错,但陛下已经惩罚了她。公主的身上流着皇室的血,总不能就这么丢下不管。”

一个生母获罪,自身又体弱的孩子,若是只丢给毓庆宫的嬷嬷们照顾,只怕很难活下来。

楚云裳倒不是真的心疼二十九公主,只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在就把这事儿推出去,免得日后公主有恙,就有人诟病是她刻意疏忽。

太后说了楚云裳几句,她也一脸娇憨地听着。

“罢了,哀家指个嬷嬷过去盯着就是了。”

太后身边伺候的人本就不多,这嬷嬷肯定也不是每天都在毓庆宫。

但只要有太后的人三不五时过去看一眼,下面的人就不敢怠慢二十九公主。

楚云裳代替公主表达了对太后的感激之情,接着,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后宫的孩子们身上。

楚云裳兴致勃勃地与太后谈论起这些刚出生的孩子们,她感慨地说:“太后真是有福气啊!无论在哪朝哪代,后宫都从未有过这么多孩子一同降生的盛景呢。”

太后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轻轻地抚摸着楚云裳的手,说道:“是你贤德,后宫才有机会生下这么多皇嗣!”

楚云裳不好意思地低头:“臣妾哪有……是姐妹们……”

太后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楚云裳的额头:“你呀,进宫也有些时日了,是不是也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你打算什么时候给哀家生个皇孙?”

楚云裳的脸红了:“这事儿……这事儿哪儿是臣妾说了算的……还是随缘吧。”

两人谈话的氛围正好,外面来人传报,愉嫔来了。

太后虽然还想保持微笑,但终究变了脸色。

后宫嫔妃里,太后最不待见的人里就有个愉嫔。

这个愉嫔年轻的时候只觉得她脑子不太够,现在上了岁数,人就变得愈发固执鲁莽。

平日里不见她嘘寒问暖,要真是来得勤了,那必然是有事相求。

要是好好的求太后,太后也不至于这么烦。

问题就是愉嫔每次都觉得自己很聪明,想拿太后当枪使。

太后赖好是上一届的宫斗冠军,什么手段没见过!愉嫔这些伎俩在太后面前都不够看的。

楚云裳小心翼翼问:“臣妾先回避?”

“她是嫔位,你一个贵妃,还需要回避她?”

太后拉着楚云裳坐在自己身边,让人把愉嫔传召进来。

愉嫔气鼓鼓走进来,才要开口,就见到楚云裳大佛一般端坐在太后身边。到嘴边儿上的话又咽回去,愉嫔差点儿把自己憋死。

分了一下神,愉嫔就忘了行礼,还是庄嬷嬷提醒,愉嫔才给太后行了一个教习嬷嬷见了喊打的礼,不等太后让平身,她就站起来开口:“太后娘娘,臣妾有事要和您说,可否让不相干的人先出去?”

太后本来就不想搭理愉嫔,见她行礼也潦草,还嚷嚷着撵人,太后的脸就更黑了。

“这里没有不相干的人。你若有话便直说,若是你自己觉得你的话见不得人,那就咽回肚子里,哀家不想听!”

可是愉嫔来都来了,事儿还没办成,怎么可能出去!

她哀怨地瞪了一眼楚云裳,楚云裳一脸无辜摊摊手,是太后不让她走,又不是她自己想听。

咬了半天牙,愉嫔才咕哝着说:“臣妾就是觉得吧,如今后宫戕害皇嗣和妃嫔的黑手已经抓出来了,那之前因此而产生的冤案是不是也该平反?”

太后被愉嫔给问蒙了。

主要是太后平时鲜少在宫里住,即便是回宫,也鲜少管后宫这些破事儿。

再就是后宫的嫔妃升升降降都是常有的事儿,升谁降谁全看明德帝的喜好,她这个当娘的不好管,也不想管。

别说是太后了,就连楚云裳一时间都没想起来有什么冤案。

楚云裳还悄悄问吕雉:“吕姐姐可还记得之前为了生产的事罚了谁?”

吕雉也记不清了,问马秀英:“因为福嫔的事儿受牵连……是不是那个宋贵人?”

马秀英摇头:“宋贵人虽说也是那会儿挖出来的,但她自己本就不干净,算不得冤假错案。愉嫔但凡脑子没泡,就不会为宋贵人伸冤。”

南子:“虽然但是,愉嫔脑子里的泡比环环园子里的水果还多!”

杨玉环:“啧!~我说你能不能别用水果打比方!我还要吃呢!”

南子:“错了错了,见谅见谅。”

一向寡言少语的冯小怜难得说了个长句子:“箭妃——箭嫔,柔妃生产。”

经她提醒,众人才想起来,当初柔妃生产的时候,明德帝没能抓住幕后之人,为了给沈星璃一个交代,才把箭妃降为箭嫔。

后面若不是宝日娜和三皇子定亲,只怕愉嫔现在还挂着那个“箭”字呢。

西施:“啧!~这个愉嫔的脑回路还真是清奇啊!”

东哥:“说话直接,倒是有几分像我们草原女子。不过我们草原女子只是性格直爽,我们不蠢!”

赵飞燕:“这个愉嫔……有点儿意思。”

赵合德:“皇帝现在心情不好,她倒好,居然想起自己的位分!小云云这事儿你别掺和。”

楚云裳压根也不想掺和,奈何太后点名。

太后倒不是想要祸水东引,主要是想不起来所谓“冤假错案”到底是指谁。

楚云裳组织了一下语言,把柔妃生产时候的事儿说了一遍。

“愉嫔说的应该是这件事。”

听完前因后果,太后都觉得无语了。

要说只是因为这件事被降位,或许还有点儿冤屈。可是后面不是还有一茬,你都降位到贵人了,后面才升回的嫔位。

这怎么好意思开的口?

太后觉得无语:“降你位分的是皇帝,又不是哀家,你想平反,找皇帝去啊!”

“臣妾做不到啊娘娘!谁看不出陛下现在心情不好,臣妾哪儿能这个节骨眼上去找陛下说这个!”

“你还知道这个节骨眼不能提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