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夏他们一走。
庄家的几个儿媳就有人不乐意了:“娘,你怎么还把妹妹坐月子的事儿都揽过来了?这不是他们婆家人应该做的吗?”
庄老太瞪了那个儿媳一眼:“眼皮子浅的东西,就只能看见尿远。你们知道这回搬房子,你们妹妹的小姑子给送的什么吗?”
几人全都摇头。
庄老太冷哼一声:“人家给你妹妹送了个金镯子!要多少钱,你们自己心里有没有数?”
“她……她一个学生,哪里来这么多的钱?怕不是妹妹婆婆拿的钱吧?”
庄老太冷笑:“刚才她婆婆都说了,她手里的钱几乎全部拿出来给你们妹妹建房子了。她小姑子的钱,应该是自己赚来的。你们想想,这小姑娘听说成绩也好,现在就这么会赚钱,以后肯定不得了!
她一个小姑娘家家的,一个人去外地,她妈能放心得了?到时候就算是留下来,怕是记挂着小女儿,心里也不好受。那咱们还不如把咱们能做的做了,以后那小姑娘读了大学出来,有好处能少得了你们妹妹的?你们妹妹好了,能少得了你们的好处?”
庄家几个儿媳想想,好像还真是这样。
当即一个个表示:“娘,瞧您说的。什么好处不好处的。妹妹生了,您说一声就是了。到时候我们轮流来照顾她。”
庄老太满意了:“这才对。来,咱们赶紧的,加把劲儿,把这些东西都归整了,好回去。”
*
次日一早。
钱建国就带着庄秀英又去了镇子上。
钟夏瞧着他自己备了礼,心里满意,起码这个儿子知道自己备着,没想着全由她负责。
她看着又添了点东西,这才带着两人往王师傅家里去。
说起这王师傅,还是通过蔡老太认识的。
听说这王师傅,早年还是高级知识分子,只是后来遭了罪,儿女都没了,就留他和老婆子两个人。
这几年,靠着这门手艺,倒是日子过得不错。
他们家和蔡老太有些渊源。
早些年,蔡老太其实就动过心思,想让家里的孩子跟着王师傅学一学这门手艺。
奈何他们家那几个皮猴子,没一个愿意的。
最后只能作罢。
有一回钟夏和蔡老太聊起这个,蔡老太才提起来。钟夏一听就觉得很合适。
两人当即去找王师傅。
王师傅也没说不收徒弟,只说有要求。
什么要求?
等你确定要学的时候再说吧。
钟夏觉得不管是什么要求,总得谈过了才知道合不合理。
再说,王师傅这样的,怕是整个县都找不出几个。
她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拎着重礼,又叫上了蔡老太当说客,王师傅看了看钱建国,问过他几个问题之后,倒是没多做为难。
“你们也知道,我和老婆子无儿无女的。他若是能给我们养老送终,我不收学费,直接收他为义子,全身的本事肯定是不会藏私的。”
“我和老婆子手里也是有点棺材本的,虽说是让你养老送终,其实主要还是身后世。再就是若是我们不能动了,你们能帮我们请个人,再隔几日过来看看,就行。”王老太太瞧着钱建国老实,也听蔡老太说过这家人的人品,生怕老头子把人吓跑,赶紧道。
王老头瞪了自家老婆子一眼,倒也没放过钱建国脸上的表情。
钱建国考虑了许久,才看向钟夏:“娘,您觉得呢?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钟夏一摊手:“这是给你找师傅,也是你以后给他们养老送终,你们自己两口子商量。我不知道,也不会管”
钱建国和庄秀英对视一眼。
庄秀英开了口:“建国,答应师父。以后我们给他们养老送终。”
这教的可是手艺。
电这种危险的东西,如果真能做父子,想来人家教得也尽心些。她男人多学几分本事就少点儿危险。
老人家能吃用多少?也不过是多费些心力罢了。
庄秀英觉得这个条件并不过分。
钱建国也是这么想的。
他见自家媳妇也不反对,当即也点头:“对,我们愿意。”
王老头眼里这才露出一丝喜色来。
他走向屋里正中央的木椅,坐下,对钱建国和庄秀英道:“来,你们俩磕个头,改个口,以后也就算是我们的儿子儿媳了。”
钱建国还是看了钟夏一眼。
钟夏对这些其实没什么太大的意见。
她挥了挥手,示意钱建国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就不要再犹豫。
钱建国和庄秀英走至王老头跟前,恭敬地跪下,给王老头和王老太太恭敬地磕了三个头。
又改了口。
王老太太乐呵呵地扶起了他们:“乖孩子,乖孩子。”
转身还给两人一人包了个红封。
钱建国不要,还被王老头瞪了:“你们义母给的,你们就收着。母子父子之间的情分,是得慢慢处的。这个不要那个不要,那这情分还怎么处出来?”
庄秀英见此,笑着大大方方地收下,还说了自家刚建新房子的事儿,要接老两口去家里住。
王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王老头想了想道:“先不急,让建国明天就来跟着我先学东西。咱们这儿,今年各个村里都要开始供电。国家打算在咱们这不远建个变电站。到时候会招值班员。建国赶紧跟我学,到时候看有没有这个机会。”
钟夏听着这话,简直是大喜。
她原本也是这种想法的,没想到这回认了个义父,连带着工作方面怕是都要被解决了。
她当即对着王师傅谢了又谢,又让钱建国以后好好地孝自己义父义母。
王老头很受用,又道:“儿媳妇这肚子瞧着也快生了,到时候生了,我就和你义母去你们家住一个月,让你义母帮着照看些。”
这简直是再好没有的事儿了。
钟夏见他们聊得欢喜,干脆做主出去买菜,多做几个硬菜,也算是吃个团圆饭。
王老太太并不擅长做饭,王老头除了偶尔去国营饭店下下馆子,平日里吃饭都是提不起精神的。
没想到今儿这新认的亲家还有儿媳,竟然给做了一大桌子饭菜。
瞧着就好吃。
王老头这一顿,吃得分外的满足,庆幸自己收了这义子义媳。甚至都想把人留在自己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