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 > 第436章 旧党余孽动,沈泽临暗归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6章 旧党余孽动,沈泽临暗归京

北疆陆澜风已领兵而去,边关风云乍起,京中却仍波澜未静。

内阁政务虽平,六部调令依旧,却无人知晓——

一张无声的旧党余孽之网,已悄然在都城织起。

这一日,吏部尚书柳静堂于私宅遭一神秘黑衣人逼问,事后虽无大碍,但他自此闭门不出,连三日未上朝。

而同日,户部中堂黄启鸣所统之私账簿册突遭盗取,府中守卫尽数被人下了蒙汗药。

五日之内,两案接连,无人知幕后主使。

可林阮音早在第一时间,于密阁内召见沈潜与凤元君。

沈潜神色凝重道:

“娘娘,这手法……极像当年太后旧党‘玄墨营’之残部。”

凤元君一惊:

“玄墨营?那不是随三皇子败亡后,早被肃清?”

沈潜摇头:

“三皇子虽死,但‘玄墨’暗系分散。近年虽隐迹,可据锦衣卫密谍查证,旧党之中,有一人尚存——”

他顿了顿,神情肃然:

“沈泽临,三皇子亲侄,当年随母南下入陈郡为质,现已年二十有六,武略颇强,精通断脉、伪装之术。”

凤元君失声道:

“沈泽临……那岂不是……三皇子血脉?”

林阮音目光沉静如湖,语声如霜:

“是啊,当年沈家以一子为质,保其余族逃脱诛灭,如今这一子,终究还是回来了。”

“可惜啊——他回得不早不晚,恰好遇上我坐中枢,陆澜风守边疆。”

“若他当真想兴旧党,就让他来,我等着他。”

七月中旬,盛夏炎阳,京郊却突现一桩命案。

大理寺一位典吏出游途中“失足坠崖”,尸首无存,仅留血迹满地。

而此人,正是数年前主持查办“太后旧账”之一的清流中人。

这一死,再次惊动朝堂。

百官人人自危,言辞间开始有意无意地回避“肃旧”“诛逆”等字眼。

林阮音见状,未急于震慑,反命清流六人小组秘密重组,悄然追查命案真相。

而此时,沈泽临,已潜回京中。

他一身黑衣,藏于柳巷之内,白日为车夫,夜晚则以“青衣客”之名游走京市,手下招募亡命之徒、旧部残将、南商贩银,兵器银两日益聚拢。

他身边一名年幼随从低声问:

“主上,我们当真要正面对凤后吗?她如今权势滔天,锦衣遍地、朝野无一不服。”

沈泽临却冷笑一声:

“凤后?她只是个女人。”

“若不是她命好,怎能坐到今日?林如画的女儿,不过仗了她母亲之血!”

“我沈氏本为皇家,我叔为庙堂所弃,是她一手逼死,今日,我便要她偿还!”

他双目赤红,咬牙切齿。

他从不信天命,信的是——

刀剑与权术,终能重振宗族血脉。

同一夜,思音阁灯火明亮,林阮音静坐案前,手中是三份最新密报:

——其一,锦衣卫确认沈泽临现踪京中。

——其二,玄墨残党三人于城东酒坊中集会。

——其三,北疆小哨探得,北狄王庭中出现一名中原口音之策士,疑为沈氏人。

林阮音缓缓放下文书,转头道:

“这局,总算完整了。”

凤元君不解:

“娘娘何意?”

她站起身,走至窗前,望着夜色低语:

“内有沈泽临谋乱,外有北狄蠢动,中朝东宫尚未稳固。”

“我若此时仍手下留情,他们便当我软弱可欺。”

“这一仗,不止是为肃旧,也是为立新。”

她回身,唤来沈潜:

“起‘影锋营’,封城内十二坊暗口,设断脉线。”

“准我令者,可出可入;其余人等,查、缉、斩。”

“沈泽临若不现身,我便将他藏身之地,变成炼狱。”

沈潜拱手领命。

凤后凤目如炬:

“我不想杀人——但若你逼我,我便要你命。”

与此同时,沈泽临亦察觉风声。

他冷眼看向手中地图,指着城南一线:

“她已经开始封线——好,她不仁,我便不义。”

“三日后,御前献舞之夜,放火焚‘长乐坊’,策内乱,引凤后出宫,再攻思音阁,取凤首。”

他布下这场血局,誓要以“凤血开道”。

命运的棋盘,就在此夜,真正开始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