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 > 第444章 凤后还政,世孙正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4章 凤后还政,世孙正位

三月后,春风入京,万象更新。

京中上下皆知——凤后将还政,世孙将亲理朝政,自此,天下权柄,归于储君之手。

此一日,乃选定黄道吉日,百官朝集,御前大典昭告天下。

大殿之上,凤后林阮音身着朝仪凤袍,面容端肃,眼中却无往日的冷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尽波涛后的沉静。

她步入金阶,行至御座前,肃然施礼。

皇帝萧宣坐于高位,因体弱多病,面色苍白,目光却炯炯有神。

他缓缓开口:

“凤后辅政七载,朝纲肃清,边疆稳固,民生渐安,功绩昭昭。”

“今朕病体难起,愿让东宫亲理朝政,由凤后还政,以正名分。”

话音落地,百官齐跪,高呼:

“凤后功绩无双,泽被社稷!”

“东宫储君亲政,愿国祚昌隆!”

林阮音再拜不起,肃声道:

“臣妾林氏阮音,谨遵陛下圣命,还政于君,不敢恋位一分,不敢越礼半步。”

她将手中象征权力的凤印、国策玉简双手呈上,由内侍接过,奉于世孙萧御之手中。

刹那间,满殿静默,连风似乎都不敢吹动一分。

世孙接印后,三步上前,亲自将林阮音扶起:

“母后功在天下,此后东宫治政,愿日日听教。”

林阮音轻轻点头,只道:

“你只需记得,权柄非为私用,铁律不可破,人心才是真本。”

两人四目相对,那不是母子,不是君臣,而是权力更迭的交接者,是共担天下之人。

大典之后,林阮音除凤后实职,封太皇太后摄政后,名存实退,不再掌印理政,但仍为朝中顾问,辅政名义仍在。

她自思音阁迁入静云宫,谢绝百官朝贺,不再议事,每日只于夜间静读旧卷。

而世孙萧御之,于当年二十有三,正位储君,亲政摄朝。

他行事果决,用人狠准,第一道命令便是——

“三案彻查结果,天下公布,清者还清,罪者问责。”

是夜,御前贴出三案查卷:

——温观言知情不举,革职夺爵,逐出内阁。

——许恒篡改证据,论死罪,因年迈伏诛。

——沈亦之自请革职,免罪,但终身不得复职。

与此同时,林庭谦冤案昭雪,林氏族人得以恢复旧籍,入庙祭名。

这一日,思音阁外百姓焚香跪祭,长街无声,唯纸灰飞舞。

有人低声道:

“七年血债,一朝清还。”

“凤后不辱林氏,储君不负苍生。”

夜,静云宫。

林阮音焚香沐浴,换下朝仪,自镜中卸去一身朱钗,素面朝天。

陆澜风持酒而至。

他如今为兵部上相、镇国王,仍驻边军,少时入京,便回云州。

他坐在殿前石阶上,与她共饮。

林阮音举杯,望月不语,良久道:

“这些年,我时常问自己,若那日不入宫,该是什么模样?”

陆澜风静静听着,不答。

她笑了笑,自嘲一般:

“也许林庭谦还在,母亲不病,我会嫁与旁人,为一介庶妇。”

“也许,你……会娶一位温良女子,儿孙满堂。”

陆澜风望着她,许久才低声说:

“可那不是你。”

“你生来,就不是庶妇。”

林阮音看他一眼,忽而一笑:

“陆澜风,我还政了。”

“这天下,从今以后,与我无关。”

陆澜风举杯与她相碰,一字一句:

“你不欠天下了。”

夜风清浅,月色淡淡。

她这一生,走过血火,踏过白骨,终将手中权柄亲手放下。

她曾是冷宫妃,是凤仪天下的后,是权镇四方的摄政者。

而今,她只想做林阮音。

做一个可以在风里,静静喝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