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衡扫了一眼自己的卡——
【编号】:10-S-339
【身份】:特殊考生·第三类别
【引导教官】:编外·无
【警告】:污染等级在20%以上者将接受单独筛查,考试过程中若出现幻觉\/错觉\/情绪失控,请按红色按钮自报异常
他嘴角轻轻一挑。
——这些按钮,大概不会有人按。
按了就是“废物”,不按……或许能活。
走廊尽头,三十几道考场门同时开启,只有最后五扇门上面标记着特殊二字。
其他考生一见已经开放考门顿时蜂拥而入,沈一衡没有着急,静静地看了一会儿。
每一个考生经过考门的时候都会有一道极快的红光从头到尾扫一遍,似乎在完整考生的身份。
很快就有第一个倒霉蛋出现,有考生刚经过考门的时候就发出滴滴滴的叫声,立刻就有安保工作人员将他给拖了出来。毫无疑问,那是抱着侥幸心理想要替考的考生,不仅仅两人终生取消参考资格,他们的家人也会被重点观察。
沈一衡微微点头,显然每个考门后面对应的都是一个考室后,所谓的特殊也只是分辨出某些应该只有某些应该只有“特批个体”才能进入的考室类型。
沈一衡收回视线,眼底闪过一抹讥讽。联盟的规矩一向如此——表面上光明磊落,背地里层层筛选、暗设门槛。明明是统一考试,却早已将人群分成三六九等。
特殊考生用的是“绿光”识别系统,不扫污染、不查过往、连身份链都不必与联盟主库挂钩。只要那张卡是真的——无论你是流浪汉还是逃犯,都能堂而皇之走进去。
只要你有能力获取。
他走得很慢。
周围嘈杂声逐渐被拉远,像是被无形屏障隔断。前方那一排写着“特殊考室”的门已经只剩两扇,前一个进入的是一位裹着灰布斗篷、连面容都没露出的家伙,连走路都不沾地。
沈一衡终于站在了第29号门前。门楣上闪着冷白色光字:【特殊考生考场·编号S-5】
他抬脚。
刷——
红光迅疾扫过他全身。
识别完毕。无声通过。
门扉缓缓开启,没有发出一丝声响,仿佛,这道门只为他一人而开。
门后的空间是一个四壁半透明、不断流转变形的立方体空间。
周围没有桌椅,没有监考官,只有正前方悬浮着一套浮空试卷系统,和一张显影未明的精神同步图谱。
“考生编号10-S-339。”
一道中性电子音响起,空中光幕上浮现一行提示:
【当前测试模块】:意识坐标稳定性+逻辑结构响应
【注】:本空间同步干预信号,请保持心智稳定
考室将模拟各类“非常态信息冲突”,通过观察考生反应、答题决策与逻辑轨迹来判断其是否“适合后勤岗位”。
“请作答。”
前方的桌面自动展开,一张试卷浮现,题目开始滚动。
【第一题】:
在“观测者不在场”的情况下,b物体曾同时出现在A区域与c区域。以下哪种叙述最接近事件真实?
A. b物体进行了空间跳跃
b. 观测逻辑发生扭曲
c. A区域与c区域非现实共存
d. 幻觉结构叠加导致错位
沈一衡扫了一眼题干,眼皮都没抬,笔尖轻轻一点:
——b. 观测逻辑发生扭曲。
精神同步图谱上浮现一道淡蓝色曲线,平稳、无起伏,像是根本没被这类“悖论式”题目干扰半分。
光幕边缘,淡淡的备注同步刷新:
【逻辑结构清晰,思维惯于非线性通道。】
【初步评估:高稳定候选体。】
沈一衡面色未动,眼神仍旧落在浮空试卷上,仿佛只是在无聊地看一场重复的戏剧。
他知道这是第一道“筛选题”——
既是判断逻辑结构,也是试探认知方式是否接受多重现实的潜质。
选择b的人,往往有一套跳出主视角的思维机制。
这类人很危险。联盟会记下他们,但不一定会用。
【第二题】
你发现身边所有人都开始说一种你听不懂的语言,他们看着你,却没有一个人意识到你无法理解他们在说什么。以下最优应对方式是:
A. 尝试模仿他们的语言并融入
b. 寻找语言逻辑规律进行解码
c. 保持沉默,以不变应万变
d. 强行打断其中一人,迫使其转换语言结构
这次,他挑了下眉,写下了——c. 保持沉默,以不变应万变。
理由很简单:这是“被编入的错误场”测试题。真正的陷阱不在语言,而在你是否相信对方“是真的人”。
你一旦试图“沟通”,就等于承认这个环境是真实的。
不做反应,才是最理智的解构策略。
精神同步图谱上蓝线微颤,随即再次恢复平稳。
光幕备注:
【精神坐标具备适应型收缩机制。】
【推演判断:具备进入下一层测试资格。】
他无声地笑了笑,眼神掠过屏幕上的题号标注——已经进入【第五题】。
但下一题的题干还未刷新,整个考室的半透明墙体却“咔”的一声发出低响。
沈一衡的眼神轻微一变。
下一秒,一道红光突然自他头顶洒落,空气中浮现出新的指令:
【编号10-S-339 触发补充考核模块】
【提请人:灯光师】
【执行项目】:记忆影像还原试题 · “我不是怪物”
是否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