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 第892章 再临空间,玉碑作用(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92章 再临空间,玉碑作用(四)

宋应星见他干脆表态,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转头对着围拢过来的众人说道:

“诸位教授,此前我趁着大家观察符文图案的功夫,已经凭着记忆和星图方位,画出了这处空间的结构图,期间还发现了些有意思的地方,诸位不妨跟我一起参考一二,看看能不能找出些线索!”

说着,他从随从手里接过记录板,稳稳举到众人面前——

板上不仅用墨线清晰画着空间的四壁轮廓、中央图案位置,还特意用墨笔圈出了顶部巨石的十二个三角面,每个三角面旁都标着对应的方位。

他指尖点在墨圈上,缓缓说出自己的想法:

“依我看,咱们或许可以先用射灯分别照射这十二处三角面,按顺时针顺序试一遍,看看会不会触发什么机关;

若是此法无用,咱们再结合古籍记载另想其他对策,这样也能少走些冤枉路。”

薛凤祚听完,立刻往前凑了凑,眼里还带着几分“我早有同感”的了然,连连点头赞成:

“宋伯所言极是!

我方才盯着那些三角面看时,就觉得它们的朝向和倾斜角度透着古怪,既不像是自然形成,也不像是单纯的装饰,想来就是启动机关的关键所在!”

射灯光柱本就亮得能穿透岩洞里的昏沉,要照到顶部的三角面不算难,难的是得凑齐毫厘不差的特定角度——

这正是宋应星反复比对星图后,琢磨出的关键。

他指着四壁上之前发现的三道浅痕弧线,指尖沿着石壁轻轻划过,跟围过来的众人解释:

“得从对应天道、赤道、黄道的四壁中心点,分别射出三道光柱,让它们像三条直线似的,精准落在顶部对应的三角平面上,差一分一毫,恐怕都触发不了机关。”

王徵眼睛一亮,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门道,立刻转头招呼身后的护卫队:

“快搭架子!把备用的结构板都扛过来!”

毕竟三道中心点的位置都离地面丈余高,寻常折叠梯又晃又矮根本够不着,必须搭起稳固的高脚木架,才能让人站在上面稳稳调整射灯角度。

之前搭设云墙时,已经有了足够经验,对于此空间只是需要供人站立的架子,显然无需费多大功夫,只是从通道里间隔拆除部分结构板,靠着墙壁分别搭出四座架台即可。

对于宋应星这个用光线触发机关的想法,研究团队里没一个人提出质疑——

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源自天下殿的建造。

天下殿是为了安置珍贵的大明界图石板,按圣皇的要求精心修建,除了代表地理的大明界图,顶部设置星图绘本。

里面不仅有监卫日夜轮班值守,还藏着不少超越时代的安保科技,比如靠特定角度光线才能触发的隐蔽警报、一旦触发就能瞬间锁死殿门的暗闸。

在场众人都清楚,宋应星被鲁总监邀请参与过天下殿的设计,对“光线与机关”的关联研究得最透,他提出的法子,自然比旁人的猜测更值得信赖。

天下殿的入门处,特意立着一座青黑色的验证碑台,石料泛着冷硬的光泽,侧面整整齐齐阴刻方形凹槽,每一个都对应着不同的进入权限——

最高的第九级权限最是严苛,必须用圣皇专属的鎏金私印稳稳按压在碑台中央的凹槽里,才能解锁最深层的进入权限。

这九级权限,其实也暗合着与大明界图的距离:

第一级离界图最远,站在廊道里,只能勉强看清界图的整体轮廓,图上纵横的山川脉络全是模糊一片;

可到了第九级权限的位置,凑到界图跟前,不仅能清晰看见图中标注的隐藏矿产图案,连细小到寸许的溪流分支纹路、山脉支脉痕迹,都能看得明明白白,连皱褶大小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要踏入验证台的范围,其实也有一套半点不能错的严格程序。

起初研究院的电池能源灯还没有研制出来,工匠们便用特制的牛油灯作光源——

灯芯裹着棉线,烧得旺时能映亮半丈地,再通过嵌在殿顶的银镜折射,精准凑出三束光柱,稳稳落在碑台正面的三道凹槽里,这才算是开启第一层验证;

接着还得取出水晶棱镜,将原本的白光拆分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带,分别对准碑台侧面的七处圆柱形点位,每个点位上都要严丝合缝放上对应的身份牌——

监卫的青铜印刻着兽纹,教授的桃木印嵌着银丝,统领的玄铁印,少一块、放错一个位置都不行。

等这样一套流程完完整整走完,碑台才会发出“咔嗒”一声轻响,缓缓向上升起,露出后面能容两人并行的通道。

负责监造天下殿的鲁总监,一开始摸着碑台的纹路,还以为这只是升级版的墨家机关术,无非是靠齿轮、杠杆带动的巧劲;

可等天下殿彻底建造完成,他跟着走完一次验证流程,才惊觉事情远没这么简单——

这里面既涉及光学里光线折射、色散的原理,又要精准算准机械零件的咬合角度,连身份牌的材质、厚度都得匹配点位的感应需求,还得搭配身份识别的编码逻辑,涉及的科目实在太多,根本不是物理科单独能啃下来的硬骨头。

后来鲁总监每次跟人说起这事,都忍不住拍着大腿感慨:

“这设计真是绝了!

里面的门道一环扣一环,寻常工匠就算对着图纸看,连一半的原理都想不明白,真是叹为观止!”

也正因为有天下殿那套光线验证机关的先例,宋应星刚提出用特定角度光柱触发三角面机关时,薛凤祚才会立刻点头赞同——

两人几乎是同时摸到了思路,想法不谋而合:

不如先照搬圣皇设计的验证法子,用精准对位的光柱去照顶部三角面,若是能顺利触发机关自然最好,就算试错失败,再结合古籍记载琢磨其他对策也不迟,总比盲目摸索要稳妥。

一众教授、大匠、研究员,自然明白道理,认为在理,必须试试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