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南路、东路和西路的威胁后,汉军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中路的黑风口。此时,檀石槐率领 6 万中部鲜卑精锐骑兵,已抵达黑风口附近,并对黑风口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黑风口是玄菟郡北部的核心防御点,杨帆亲自率领 15 万大军在此驻守,防御工事坚固,粮草和武器充足。檀石槐深知,能否突破黑风口,直接关系到此次决战的胜负。他下令鲜卑骑兵对黑风口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锋,试图突破汉军的防线。
鲜卑骑兵骑着战马,手持弯刀,如潮水般涌向黑风口的防御工事。汉军的弓箭手万箭齐发,床弩也发射出巨型箭矢,鲜卑骑兵纷纷落马。但檀石槐亲自督战,斩杀了数名退缩的士兵,逼迫鲜卑骑兵继续冲锋。
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黑风口下,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大地。汉军虽然伤亡也不小,但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充足的粮草供应,始终坚守着阵地。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张飞率领 4 万骑兵从乐浪县驰援而来,赵云也在牵制住慕容皝的鲜卑左路军后,率领 3 万骑兵赶来支援。汉军兵力大增,士气高涨。
杨帆见援军已到,立即下令发起总攻。他亲自率领 5 万重骑兵,从黑风口的正门冲出,对鲜卑骑兵发起冲锋;张飞率领 4 万骑兵,从黑风口的左侧发起进攻;赵云率领 3 万骑兵,从黑风口的右侧发起进攻。汉军三路大军,如三把尖刀,插入鲜卑骑兵的阵营。
檀石槐见汉军发起总攻,且兵力远超自己,深知大势已去。但他不愿就此认输,亲自手持弯刀,率领身边的精锐士兵,试图抵抗。但汉军士气正盛,鲜卑骑兵早已疲惫不堪,根本无法抵挡汉军的进攻。
激战中,张飞一矛刺中檀石槐的战马,檀石槐从马背上摔下。汉军士兵一拥而上,将檀石槐生擒。鲜卑骑兵见首领被擒,斗志全无,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黑风口决战,汉军大获全胜,斩杀鲜卑士兵 4 万余人,俘虏 2 万余人,缴获战马 5 万匹、武器和粮草无数。至此,鲜卑的主力部队被彻底击溃,匈奴、东部鲜卑和西部鲜卑的军队也已溃败,中平五年杨帆征鲜卑的决战,以汉军的全面胜利告终。
决战结束后,杨帆率领大军返回高句骊城。他首先处理了战俘问题,对于愿意归降的鲜卑士兵,将其编入汉军,或遣散回家务农;对于顽固抵抗的鲜卑将领,则依法处死。檀石槐作为鲜卑的单于,罪大恶极,杨帆将其押解至洛阳,交由朝廷处置。
随后,杨帆开始着手巩固北疆的统治。他下令修复在战争中受损的城池和防御工事,安抚受灾的百姓,发放粮食和衣物,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同时,他继续推行发展生产的政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畜牧业和手工业,北疆的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在外交方面,杨帆进一步加强了与乌桓、高句骊等盟友的联系,巩固了 “反鲜卑联盟”。他还派遣使者前往西域,与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促进了北疆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朝廷得知杨帆征鲜卑大获全胜的消息后,龙颜大悦,下令晋升杨帆为大司马,掌管全国的军事,赏赐黄金万两、绸缎万匹。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将领也纷纷得到晋升和赏赐。
此后数年,北疆一片太平,鲜卑部落因主力被击溃,短期内无力再对汉朝发起进攻,其他周边部落也因畏惧汉军的实力,纷纷向汉朝称臣纳贡。杨帆在北疆的威望越来越高,百姓们安居乐业,过上了太平的生活。
但杨帆深知,和平来之不易,他并未放松警惕,依然致力于加强北疆的防御和军队的建设,为汉朝北疆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檀石槐被擒、主力溃败的消息传遍漠北草原,鲜卑各部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东部鲜卑慕容皝得知中路军覆灭后,不敢再固守辽阳县外围,连夜率领剩余 4 万骑兵撤回东河草原;西部鲜卑秃发树机能带着 2 万残兵逃回西漠绿洲,却发现营地已被周边小部落趁火打劫,储存的粮草被洗劫一空;中部鲜卑群龙无首,拓跋力微虽暂代统领之职,却难以约束各部,部分小部落甚至脱离鲜卑联盟,独自向漠北深处迁徙。
中平五年夏四月,慕容皝、秃发树机能、拓跋力微在狼居胥山旧营召开紧急会议,商讨鲜卑的未来走向。会议上,三方分歧严重:慕容皝主张 “南迁依附匈奴”,认为当前鲜卑实力大损,唯有借助匈奴的力量才能重整旗鼓,待日后实力恢复再脱离匈奴;秃发树机能则提出 “西迁联合乌孙”,他认为西域乌孙国与汉朝素有嫌隙,且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粮草,联合乌孙既能获得物资支持,又能避开汉军的锋芒;拓跋力微却坚持 “固守漠北”,他认为漠北是鲜卑的根基,一旦迁徙,不仅会失去牧民的支持,还可能在迁徙途中遭遇其他部落的袭击,不如留在漠北休养生息,慢慢恢复实力。
三方各执一词,争论了三天三夜仍未达成共识。最终,慕容皝率先带领东部鲜卑残部向漠南迁徙,投靠匈奴单于于夫罗;秃发树机能则率领西部鲜卑残部西迁,前往西域与乌孙国联络;拓跋力微则留在漠北,收拢中部鲜卑的散兵游勇,试图维持鲜卑的核心势力。鲜卑联盟就此分裂,昔日统一的漠北草原,陷入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拓跋力微留在漠北后,面临着诸多困境:中部鲜卑仅剩 3 万可战之士,且多为老弱病残;粮草短缺,黑石坡的铁矿因工匠流失,冶炼规模大幅缩减;周边小部落趁机崛起,时常骚扰中部鲜卑的驻牧地。为了稳住局面,拓跋力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安抚部众,稳定人心:拓跋力微下令,免除所有牧民一年的赋税,同时将部落内仅存的牛羊按人口分配,确保每户牧民都能维持基本生计。他还亲自走访各部落,向牧民们承诺:“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守住漠北的土地,迟早能重振鲜卑的荣耀。” 为了增强部众的凝聚力,拓跋力微还恢复了鲜卑传统的 “祭天仪式”,在狼居胥山山顶搭建祭台,率领各部首领祭拜天地,祈求神灵保佑鲜卑渡过难关。
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在西漠绿洲被秃发树机能带走后,拓跋力微将中部鲜卑的农业生产转移到黑石坡周边的河谷地带。他组织士兵和牧民开垦河谷两岸的荒地,种植耐寒的青稞和燕麦,同时修建小型灌溉渠道,引河水灌溉农田。为了解决农具短缺的问题,拓跋力微从铁矿中挑选出部分优质铁矿石,打造出一批锄头、镰刀等农具,分发给牧民使用。经过半年的努力,河谷地带开垦出农田 5 万亩,收获粮食 10 万石,基本缓解了粮草短缺的问题。
在畜牧业方面,拓跋力微下令禁止宰杀母羊和小马驹,同时组织牧民前往水草丰美的东河草原边缘放牧,确保牛羊马的数量能够稳步增长。他还从西域商人手中购买了一批优良的种马,与鲜卑本地的战马杂交,培育出更加强壮、耐力更强的战马。到中平五年年底,中部鲜卑的牛羊数量恢复到战前的 30%,战马数量也达到了 1 万匹。
整军备战,防范外敌:拓跋力微从 3 从残兵中挑选出 1 万精锐,组成 “护卫军”,由自己亲自统领。他借鉴汉军的训练方法,对护卫军进行严格的训练:每日清晨进行骑兵冲锋训练,中午进行格斗技巧训练,傍晚则进行阵法演练。为了提升士兵的战斗力,拓跋力微还从黑石坡的铁矿中打造出一批新的弯刀和长矛,装备给护卫军。同时,他在中部鲜卑的驻牧地周边设置了多个了望哨,安排士兵 24 小时值守,一旦发现外敌入侵,立即发出警报。
此外,拓跋力微还与周边的柔然部达成了和解协议。柔然部在战前曾依附于鲜卑,战后一度与中部鲜卑产生摩擦。拓跋力微派遣使者前往柔然部,承诺只要柔然部不与汉军结盟,中部鲜卑愿意与柔然部分享草场和粮食。柔然部首领郁久闾匹候跋见中部鲜卑仍有一定实力,且能提供粮食支持,便答应了和解协议,双方结成了 “漠北防御联盟”,共同防范汉军和其他部落的入侵。
慕容皝率领 4 万东部鲜卑残部投靠匈奴后,匈奴单于于夫罗表面上热情接待,将漠南草原东部的 “赤亭川” 分封给慕容皝作为驻牧地,还赠送了 1 万石粮食和 5000 匹布,但暗地里却对东部鲜卑处处提防。于夫罗担心东部鲜卑实力恢复后会脱离匈奴的控制,甚至威胁到匈奴的地位,因此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
控制粮草供应:于夫罗虽然承诺每月向东部鲜卑提供粮食,但每次都故意拖延供应时间,且供应的粮食多为发霉的青稞和燕麦。慕容皝多次派人向于夫罗交涉,要求提供充足的优质粮食,但于夫罗总是以 “匈奴自身粮草短缺” 为由拒绝。为了维持部众的生计,慕容皝不得不组织东部鲜卑的牧民开垦赤亭川的荒地,种植粮食,但赤亭川的土地贫瘠,粮食产量极低,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限制军事发展:于夫罗禁止东部鲜卑打造新的武器装备,同时要求慕容皝将东部鲜卑的战马数量控制在 1 万匹以内。他还派遣匈奴士兵驻守在赤亭川的各个要道,监视东部鲜卑的军事动向,一旦发现东部鲜卑有扩充军队的迹象,立即上报于夫罗。慕容皝深知于夫罗的意图,却因寄人篱下,不得不暂时隐忍。
争夺部落控制权:于夫罗还试图拉拢东部鲜卑的部分首领,挑拨他们与慕容皝的关系。他向东部鲜卑的段部首领段务勿尘赠送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牛羊,承诺只要段务勿尘脱离慕容皝的控制,投靠匈奴,就将赤亭川的一半土地分封给段部。段务勿尘心动不已,暗中与于夫罗联络,准备发动叛乱,推翻慕容皝的统治。
慕容皝察觉到段务勿尘的异动后,决定先发制人。中平五年秋七月,慕容皝以 “商议军事” 为由,邀请段务勿尘前往自己的营帐赴宴。段务勿尘不知是计,欣然前往。宴会中,慕容皝一声令下,埋伏在帐外的士兵一拥而入,将段务勿尘及其亲信全部擒获。慕容皝当众宣布了段务勿尘的叛乱罪行,将其处死,同时派人接管了段部的部众。
此事引起了于夫罗的强烈不满,他认为慕容皝此举是在挑战匈奴的权威。于夫罗立即率领 3 万匈奴骑兵前往赤亭川,包围了慕容皝的营地,要求慕容皝交出段部的部众,并向匈奴道歉。慕容皝深知自己实力不如匈奴,不敢与于夫罗正面冲突,只能暂时妥协,释放了部分段部的部众,并向于夫罗赠送了 500 匹战马和 1000 张羊皮。但经此一事,慕容皝与于夫罗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东部鲜卑与匈奴的关系变得岌岌可危。
杨帆在瓦解了鲜卑的部落联盟之后并没有放下心来,安心享乐而是杨帆深知北疆战后百废待兴,便推出了一系列治理新政:
行政区划调整:为了加强对北疆的管理,杨帆将玄菟郡下辖的 6 各县调整为 8 个县,新增了 “黑风口县” 和 “辽口县”。黑风口县位于黑风口防御枢纽附近,主要负责防御工事的维护和周边地区的治安;辽口县位于辽口港周边,主要负责海上贸易和粮草运输。同时,杨帆在每个县设立 “县尉” 一职,负责当地的军事防御和治安管理,县尉直接隶属于玄菟郡郡守,确保军事指挥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