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皇子心情比较复杂,他现在是个边缘人。母妃生前很得宠,可惜当初一念之差,为了帮家人谋夺青衣君祠,犯下大错。一向聪明跋扈的人,没想到阴沟里翻船,最后竟死到养母华氏手里。生母看着聪明,其实愚蠢还眼瞎,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呢。
养母华氏看着能耐,其实没有根底的,最终百密一疏露馅了,犯了谋害父皇的大罪。皇帝本就不喜欢她,自身还是受害人,对华氏算是恨之入骨。
还有外祖家那一堆糊涂蛋,大舅是个恶毒的,为了一个异族妖女,点什么人油灯,伤天害理。大舅母是个愚蠢的,不过是丈夫养外室,暗自收拾了就是,求什么绝育药,害人害己。总而言之,他现在孤立无援,要不是父皇对他还有一丝父子亲情,他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还寻思,现在有了爵位和封地,他有心去封地就藩。心中却有忧患。
其一,他生母谋杀王院长夫妇,那可是王右相和青衣君的生身父母,这是与王家结了大仇。在都城里,有父皇的龙威在,王皇后一族会有所忌惮,不敢把他怎么样。要是去了封地,会不会有十四皇叔的天谴之祸啊?
其二,他还未娶妻,孑然一身,父皇也不会让他去封地。一般是成家之后,又无意争位的,父皇才会恩准离京。或者大局已定,立了太子或新帝,自己不想走都不行呢。
其三,他也还想再观望一番,要是皇子们斗得全废了,他也可以一试。虽然柴家犯了事,但是有先祖平阳昭公主的余荫在,柴家还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性。父皇怜他自小丧母,对他也还算疼爱。
再来,不是他小瞧那些哥兄弟,都不是什么好材料。大哥已经废物一个,没什么可考虑的。其他人,要么如二哥愚蠢不上进,要么如四哥身娇体弱没有雄心,要么如八弟一般目光短浅,喜欢内耗。其他年龄上没有优势,暂时不碍事。
现在,三哥的母妃拿着父皇承诺的子贵母死的话,自愿赴死,有了一争的机会。五哥的母妃聪明,六哥母妃出身好,这两人虽然平庸,都在父皇面前领了差事,有希望一争。重点是八弟,到底是皇后唯一的嫡子,他只要活着,别管多么不堪,肯定呼声最高。
八皇子听了传达过来的旨意,眼睛都直了,父皇是什么意思?他可是皇后嫡子,没有等同国号的爵位就算了,连一字亲王也不是,两个字的封号,江梓王,真是让人难堪。
封地在遥远的广州,广州虽是五都之一,农业、商业皆发达,经济非常富裕。可是地理位置太南端,离政治中心太远,对藩王来说是个好地方。可是要想当太子,这就有点不恰当了。难道父皇不想让自己当太子,他属意其他皇子?是哪一位呢?
皇后知道了皇帝对诸王的安置,先是气坏了,作为皇后嫡子,太子的首要人选,自己的儿子的爵位和封地都不恰当。可随后一想,这样也好,正好离间皇帝和儿子的关系。
儿子不是跟自己闹别扭吗,总以为他父皇英明无比,对每个孩子都好。而自己这个母亲就啥也不好,管着他,逼着他,看见自己就心烦。现在好了,皇帝并没有如八皇子的心意,一共十二个皇子,给了他一个中等偏下的爵位,还有一块富裕却远离西京的封地。
自己倒要观望一下,看皇帝和儿子之后怎么想,怎么做,就隔山观虎斗呗。皇后稳坐钓鱼台,纪德妃有些沉不住气了,来坤宁宫见皇后。皇后闻弦歌而知雅意,笑着让座,命人上最好的秋茶,上了几碟好果子。
两人一坐下来,纪德妃迫不及待地问:“娘娘,陛下这是什么意思?让八皇子做江梓王,封地还在遥远的岭南道广州。八皇子可是唯一的嫡子,先前宣王他们商议,八皇子的爵位是秦王,封在也在京畿道同州,这个待遇才对啊。”
皇后讥讽地笑道:“妹妹是聪明人,陛下还能是什么意思?先前说了子贵母死的妄言,就有人当了真,直接撞死在太极宫大殿之上。如今骑虎难下,在天子金口玉言的面子和祖宗立嫡不立贤的规制之间,难以取舍。”
纪德妃道:“娘娘的意思,要是八皇子封了秦王,就有高看一眼的意思,三皇子就得在朝堂上大闹。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弄得大家都下不来台?”
皇后点头:“这是其一,说明皇帝目前还没有想好,不一定封八皇子为太子。还有一点,这是为了保护八皇子。皇帝要万一迫于压力封了其他皇子为太子,小八是嫡子,再顶着秦王这样带国号的一字亲王名头,太子能容得下吗?”
皇后说的有道理,想想之前,能封秦王的都是什么人呢?嫡长子,或为国立下大功的皇子,未来继承人的有力人选。皇帝既然没有下定决心,要立八皇子为太子,封秦王确实不合适,容易把八皇子推到风口浪尖上去。
纪德妃故意装出为皇后母子打抱不平的样子,愤愤道:“东陈自建国以来,祖宗一直有规制,都是有嫡立嫡。陛下无事生非的,非要听李长德胡说,弄个子贵母死的新规出来。这是要干什么?跟祖宗规制过不去呢,还是跟皇后娘娘过不去呢?”
皇后道:“十几年夫妻,到跟前想起来子贵母死的坏主意,真让人寒心。还有刘皇贵妃,平常见了面,满口姐姐妹妹,显得亲热和气,摆出佛系的作风。到关键处,为儿子争位置,直接血溅大殿。自来君心难测,加上人心叵测,出什么事都不用太在意。”
纪德妃马上表忠心:“娘娘,别人怎么想妾管不着,但是妾与刘淑妃不一样,算是个恩怨分明、表里如一的人。妾佩服娘娘的手段,也愿意遵从祖宗的礼法规制,知道嫡庶有别,不会让小五掺乎到夺嫡血战之中。”
皇后笑笑:“本宫知道德妃聪慧,小五也通透。夺嫡夺嫡,首先要是嫡,才更有优势。皇帝一向凉薄,前吴王妃林氏,撞柱身亡,前太子妃杨氏,被逼自裁,本宫与他十几年夫妻,他却要子贵母死。刘皇贵妃以为,她比我们高明,比我们特殊吗?”
纪德妃也笑了:“娘娘初入宫时,妾心中也是不爽,凭空多一个皇后。汝南王氏条件也很一般,娘娘又不是王右相的亲生妹妹,与长孙家的关系更是远一层。娘娘自己是二嫁妇,年龄偏大,又名不见经传,确实有些不服。”
皇后笑道:“德妃这话是真心话,要是设身处地去想,本宫也不服气。”
纪德妃道:“妾当时生气,在吴王府苦熬十几年算什么呢?受前吴王妃林氏那么多迫害,好容易林氏被逼自尽,才能安身立命。太子妃杨氏也是个不好相处的,她自作自受,没当上皇后。妾好在为吴王生养了儿子,将来能封个正一品的妃位。”
皇后道:“想得不错,你确实上了一品的妃位了,至于想当皇后,恐怕不会如意。有些事得看天意,天要成全你,不紧不慢事就成了。天要不成全,凭你怎么折腾,也没有用。”
纪德妃道:“妾也是异想天开,想着要是上面的皇后是个虚设的,本宫就能如前面的慈孝贤妃一般,当个无冕之后。”
皇后静静听纪德妃倾吐心声,纪德妃有这样想法也很正常。女人都希望自己是男人心目中的独一无二,都以为自己与众不同,其实在男人心中,尤其是一个有权有势男人的心中,女人都一样,不一样的是分有用和无用。
说一个女人有用,可能是年轻美貌、能说会道、能歌善舞、精通八雅,这样可以娱乐帝王。也可能是父兄得力、德才兼备、生财有道、管理有方,占其中一条就有用,可以平衡前朝后宫。
可皇帝登基后,纪德妃上了年纪,又没什么特长,所以一条也不占了,可算无用之人。她具备的优点是识时务,知进退,不怎么遭人烦。
纪德妃叹口气:“娘娘,您进宫之后,妾一直在观望,如果您败了,妾肯定会落井下石。可是您从未输过,不管明的、暗的、文的、武的,后宫竟无一人是您的对手。”
皇后道:“说得不错,本宫的对手只有两位,一个是丈夫,一个是儿子。丈夫是一国之君,国家权力最大的人,本宫在明面上落于下风。儿子是亲生的,本宫舍不得对他用手段,把他惯坏了。其他的人本宫没放在心上,跟本宫不对等,或者说,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纪德妃笑:“江贵妃在您孕期不只一次下毒手,全都失败了。崔贤妃在您手里没走两招,直接完蛋了。其他妃嫔连跟您过招的资格都没有,只会小打小闹,自您的儿子安稳后,全都偃旗息鼓了。”
皇后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你知道的还只是雪山一角呢。坐在这位置上,让本宫糟心的事太多了。”
纪德妃道:“娘娘厉害,您上边没有太后压制,娘家没有父母逼迫。后宫也没有您的对手,所以本宫早就明白了,一切都听娘娘的,只求保妾母子平安。”
皇后道:“放心吧,你们只要循规蹈矩,本宫不是小肚鸡肠之人。”
纪德妃道:“姐姐,万一陛下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真立三皇子当太子,您可有对策?”
皇后道:“以前小看了三皇子,关键时候,真能破釜沉舟呢。不过,他没希望了,他做的事,恶毒残忍,不容于天地。”
纪德妃一扬眉:“娘娘,妾不明白,求您解惑。”
皇后叹口气,把自己知道的关于三皇子逼刘淑妃舍命的事,所有前因后果都说了。把纪德妃惊得嘴张老大,一时失了表情,半天才道:“天呢,世上竟然有这样的人,为了皇帝一句戏言,杀死亲生儿女,逼迫生母自尽,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当个好皇帝。”
皇后道:“老三自以为做的事天衣无缝,其实世上之事,多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又可以说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纪德妃道:“娘娘,您既然知道真相,又找到了证据,拿捏了证人,怎么不到皇帝面前说明情况呢?要是陛下封了三皇子为太子,再说就晚了,到时候娘娘即使说了实情,陛下也不可能朝令夕改啊。”
皇后道:“本宫现在不说,是有两个忌讳,还得等待时机才能说。”
纪德妃正色道:“娘娘指教,妾愿闻其详。”
皇后道:“首先,本宫知道陛下是个心软的,当初大皇子给他下毒,犯了杀父弑君的大罪,陛下也没舍得杀自己的儿子。照样封爵位,给封地,赐媳妇,如今过得还行。直接告诉皇帝,皇帝可能会护短,到时候把三皇子主要的罪行轻轻揭过。”
纪德妃有些气愤:“娘娘想多了,只要真相大白,陛下应该不会如此护短。被杀的可是他的孙子孙女,被逼迫的可是他的皇宫妃嫔。”
皇后道:“要是陛下说三皇子杀的是自己的儿女,而且杀子的目的是为了给亲娘医病,这是孝心的表现。在汉代延续下来的三纲五常学说中,父为子纲,现世有大儒为了巴结君权,引申为父叫子亡,子不亡不孝。那么,三皇子此举还算什么罪过呢?”
纪德妃听了半天无话,她也跟皇帝过了二十多年了,对皇帝的了解不比皇后少,陛下儿女少,对孩子一向偏爱。关键是,即使杀了三皇子,刘皇贵妃和那两个孩子也不可能死而复生。陛下连给自己下毒的大皇子都能原谅,对三皇子怎么可能不会网开一面?
纪德妃摇头苦笑,甚至,皇帝要是真有心立三皇子为太子,说不得还会赞扬他。太宗以前曾说过,生子如羊不如生子如狼,当皇帝就要狠。
皇后接着说第二条:“其次,八皇子从小没吃过亏,总觉得本宫管他太严,不给他面子。他年龄越大越逆反,处处跟本宫作对,本宫说什么他都不理解。本宫觉得,现在是个锻炼人性的好机会。”
纪德妃会意:“妾明白了,皇帝现在立储上为难,须在老三和小八中选一个,娘娘想看看皇帝如何行事,也想看八皇子如何应对?”
皇后微笑点头,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