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 第十二回 务川攻城败 老操坝喋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二回 务川攻城败 老操坝喋血

1933年夏,务川金竹乡的香树坝神坛前,赵国清正举起黄号军传下的青铜令牌,对着两千余名头裹黄巾的神兵高声呐喊。令牌上\"黄魂护佑\"四个古字在烈日下泛着幽光,与神兵们手中黄旗上的\"灭丁灭粮灭捐\"口号交相辉映。

\"弟兄们!\"赵国清的声音因激动而沙哑,\"娄聘三那狗官跑了,务川县城现在就是座空城!黄号军的英灵托梦给我,说这是天助我们神兵!今天,咱们就打进县城,开仓放粮,让务川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神兵们挥舞着刀枪响应,呼声震得香树坝的老槐树叶子簌簌作响。三个月前,五县联坛后,务川神兵在赵国清的带领下日益壮大,不仅练成了黄魂护体功,还从飞粮道运来了印江支援的二十杆步枪。而县长娄聘三因苛捐杂税激起民愤,早已被乡绅们\"请\"出了县城,此刻的务川县城只剩几百名临时拼凑的民团驻守。

\"佛主,吉时到了!\"军师刘半仙捧着黄号军的《行军要诀》上前,翻开其中一页,\"按黄号军的老规矩,攻城前需祭旗,用黑狗血染旗尖,可保旗开得胜。\"

赵国清点头,早有人牵来一条黑狗。他亲自执刀放血,将滚烫的狗血滴在五面黄旗的旗尖上。狗血顺着旗面流下,在\"黄号遗风\"四个字上晕开,远远望去竟像是鲜血写成的符咒。

\"祭旗完毕!\"刘半仙举着桃木剑舞了个剑花,\"黄号英灵在上,今日神兵讨贼,恳请护佑!\"

赵国清拔出腰间的黄魂刀,刀身刻着的护体功口诀在阳光下闪烁:\"第一营随我主攻东门!第二营攻南门!第三营佯攻西门,牵制敌人!出发!\"

神兵们如同潮水般涌向务川县城,沿途百姓纷纷端来茶水干粮,不少青壮年还拿起锄头扁担加入队伍。队伍行至半途,突然狂风大作,天空乌云密布,却唯独县城方向露出一片晴空。

\"快看!\"一个神兵指着天空惊呼,\"那不是黄号军的英灵吗?\"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晴空下隐约有无数身披黄巾的人影飘过,仿佛在为他们引路。刘半仙跪倒在地,高呼:\"是胡胜海将军显灵了!此战必胜!\"

神兵们士气大振,加快脚步来到县城东门。守城的民团见神兵人多势众,又听说有神灵相助,吓得腿都软了,不少人没等攻城就扔下武器跑了。

\"搭人梯!\"赵国清一声令下,神兵们立刻踩着同伴的肩膀向上攀爬。城墙上的民团乱放几枪,根本挡不住汹涌的人潮。第一个爬上城墙的神兵举着黄旗高喊:\"黄号军到了!\"守城民团顿时溃散。

不到半个时辰,东门被攻破,神兵们涌入县城,直扑县衙和粮仓。南门的战斗也异常顺利,神兵们练了护体功后,民团的鸟铳根本伤不了他们,很快就缴械投降。

当赵国清带着人冲进县衙时,发现里面早已空无一人,只有娄聘三来不及带走的官印和搜刮来的财物。\"把财物分给百姓!\"赵国清下令,\"打开粮仓,让全县百姓都来领粮!\"

消息传开,务川百姓扶老携幼涌向粮仓,看到神兵们真的分粮分物,无不欢呼雀跃。有人捧着白米跪在地上,对着黄号军的残碑画像磕头:\"多谢黄号军保佑!多谢神兵佛主!\"

赵国清站在县衙的高台上,望着满城飘扬的黄旗,心中豪情万丈。他让人找来文房四宝,写下\"务川神兵总坛\"六个大字,贴在县衙大门上,又任命刘半仙为军师,负责处理县中事务。

\"佛主,咱们要不要乘胜追击,把娄聘三抓回来?\"副将覃辉培问道,他是张羽勋的旧部,武艺高强,对神兵忠心耿耿。

赵国清沉吟片刻:\"先稳住县城再说。派人去德江、印江报捷,让总佛主和李元帅派人来支援。\"他虽然打了胜仗,却也知道务川地处要冲,官府绝不会善罢甘休。

接下来的几天,务川县城一片欢腾。赵国清废除了娄聘三定下的苛捐杂税,贴出告示安抚百姓,又让人修补城墙,加强防御。神兵们则在城中操练,黄魂护体功配合黄号军阵法,越发娴熟。

刘半仙每天都带着人祭拜黄号军英灵,说务川的太平是神灵庇佑。百姓们信以为真,纷纷到神坛上香,不少人还捐钱捐物支持神兵。赵国清看着日渐兴旺的局面,渐渐放松了警惕,觉得有黄号英灵护佑,官府根本不足为惧。

他哪里知道,一场灭顶之灾正在悄然逼近。娄聘三逃出务川后,直奔贵阳向王家烈求援,哭诉神兵\"妖术惑众,攻占县城\"。王家烈本就视黔东神兵为心腹大患,当即任命付恒中为总指挥,率一个旅的正规军讨伐务川,还配备了重机枪和迫击炮。

而此时的务川县城,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没人意识到危险的临近。

务川县城的欢庆气氛持续了半个月,直到德江的援军迟迟未到,赵国清才隐约感到一丝不安。派去德江报捷的人杳无音讯,粮仓的粮食也快见底了——县城里的百姓加上两千神兵,每天消耗的粮食数量惊人。

\"佛主,粮仓快空了。\"负责后勤的神兵焦急地报告,\"周边的乡绅大户都跑了,想征粮都找不到人。\"

赵国清皱起眉头:\"印江的粮队呢?按说早就该到了。\"

正说着,一个浑身是伤的神兵跌跌撞撞跑进来:\"佛主!不好了!印江来的粮队在老鸦岭被劫了!覃副将带人去救,也被困住了!\"

\"什么?\"赵国清猛地站起来,\"怎么回事?谁干的?\"

\"是付恒中的正规军!\"受伤的神兵哭着说,\"他们人多势众,还有重机枪,粮队的弟兄们全被杀了......覃副将让我回来报信,说官府大军快到务川了!\"

赵国清只觉脑袋\"嗡\"的一声,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集合队伍!\"他强作镇定,\"去老鸦岭救覃副将!\"

刘半仙连忙拦住他:\"佛主不可!老鸦岭地势险要,敌军有备而来,咱们去了就是送死!\"

\"那怎么办?\"赵国清急道,\"覃副将还在里面!没有粮食,县城也守不住!\"

刘半仙拿出黄号军的《行军要诀》翻了半天,脸色越来越白:\"书上说,遇强敌断粮,当退守险要,待援军......可咱们现在哪有险要可守?援军也不知道在哪......\"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枪声,哨兵飞奔来报:\"佛主!付恒中的大军到了!已经把县城包围了!\"

赵国清跑到城头一看,只见城外黑压压的一片,正规军的士兵穿着统一的军装,架着机枪和迫击炮,军容严整,与神兵的杂役装备形成鲜明对比。他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这根本不是民团,是真正的正规军!

\"佛主,他们开始喊话了!\"旁边的神兵喊道。

城楼下,一个军官拿着铁皮喇叭喊话:\"城上的神兵听着!你们已被包围,识相的就放下武器投降!娄县长说了,既往不咎!否则攻破县城,格杀勿论!\"

赵国清怒喝:\"休想!我们有黄号英灵护佑,刀枪不入!\"他让神兵们展示护体功,有人甚至光着膀子拍打胸膛,以示不怕子弹。

城外的正规军士兵见状哄堂大笑,付恒中冷笑一声:\"一群愚昧的泥腿子,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轰!轰!\"迫击炮开始发射,炮弹呼啸着落在城头,炸开的碎石和弹片让神兵们惨叫连连。这是神兵们第一次见识迫击炮的威力,那些练了护体功的神兵根本挡不住炮弹,瞬间被炸得血肉模糊。

\"黄魂护体功怎么不管用了?\"一个神兵惊恐地哭喊,他的胳膊被弹片划伤,鲜血直流。

刘半仙连忙拿出黄符,一边念咒一边往神兵身上贴:\"别怕!是你们心不诚!快念咒语!\"可符咒在炮弹面前毫无作用,城头的神兵死伤越来越多。

赵国清看着慌乱的弟兄们,心中悔恨不已——他不该轻信神灵护佑,忽视了正规军的战斗力。\"撤下城头!\"他下令,\"守住县衙和粮仓,等天黑突围!\"

神兵们狼狈地撤下城头,付恒中的军队趁机攻城。机枪的子弹像雨点般泼洒过来,没有了城墙掩护的神兵成片倒下,惨叫声此起彼伏。

\"佛主,南门还能走!\"覃辉培带着几个残兵冲了回来,他的胳膊被打穿,鲜血染红了半边身子,\"快从南门突围,去香树坝!那里有暗道!\"

赵国清点点头,让人点燃粮仓的粮食,不让官府得到一粒米。\"弟兄们,跟我冲!\"他举着黄旗带头向南门冲去,神兵们紧随其后,与追击的正规军展开巷战。

巷战中,神兵们的护体功和近战技巧发挥了作用,靠着熟悉地形与敌军周旋。覃辉培挥舞大刀开路,刀光过处,敌军士兵纷纷倒下。但正规军人数太多,又有机枪掩护,神兵们伤亡惨重,冲出南门时,两千人的队伍只剩下不到五百人。

\"往香树坝撤!\"赵国清带着残部向城外的山区逃跑,付恒中率军紧追不舍。一路上,不断有受伤掉队的神兵被追兵射杀,惨叫声在夜色中回荡。

跑到老操坝时,前方突然亮起火把,一支敌军拦住了去路。\"不好!中埋伏了!\"赵国清心知不妙,老操坝是片开阔的平地,四周都是山坡,根本无处躲藏。

付恒中的军队从四面八方围上来,将神兵残部困在老操坝中央。机枪架在山坡上,枪口对准了手无寸铁的神兵——他们的武器大多在突围时丢失了。

\"赵国清,投降吧!\"付恒中在山坡上喊话,\"缴械投降,还能留你们一条活路!\"

赵国清望着身边伤痕累累的弟兄,又看了看天上的明月,突然仰天长啸:\"我神兵继承黄号军遗志,宁死不降!弟兄们,跟他们拼了!\"

\"拼了!拼了!\"神兵们呐喊着冲向敌军,却被机枪扫射倒下一片。覃辉培护着赵国清想冲开一条血路,被一颗子弹击中胸膛,倒在血泊中。

\"覃兄弟!\"赵国清悲愤欲绝,想去拉他,却被身边的神兵死死拉住。

\"佛主快走!我们掩护你!\"几个神兵组成人墙,挡住追兵,让赵国清趁机向密林逃跑。

赵国清含泪回头,只见老操坝上尸横遍野,幸存的神兵被敌军包围,一个个被捆绑起来。他看到刘半仙被按在地上,嘴里还在念着黄号军的咒语,却被敌军士兵一枪托砸晕过去。

\"黄号军的英灵啊,为何不保佑我们......\"赵国清心如刀绞,带着最后几个神兵钻进密林,消失在夜色中。身后,老操坝上传来密集的枪声和惨叫声,那是被俘的神兵们最后的呐喊。

天亮时,赵国清带着十几个残兵躲在香树坝的山洞里,透过洞口的缝隙望着外面的老操坝,眼泪无声地流下。开阔的平地上,数百具神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鲜血染红了土地,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付恒中没有收敛尸体,反而让人把被俘的神兵赶到老操坝中央,用机枪扫射。赵国清亲眼看到刘半仙被射中,临死前还举着黄号军的残碑碎片。枪声过后,老操坝彻底安静下来,只有乌鸦在天空盘旋,发出凄厉的叫声。

\"佛主,我们报仇!\"一个年轻的神兵红着眼睛喊道,他的哥哥就在被俘的神兵中。

赵国清死死按住他的肩膀,指甲几乎嵌进肉里:\"现在报仇就是送死!我们要活下去,给弟兄们报仇!\"他知道,此刻冲动只会让更多人送命。

他们在山洞里躲了三天三夜,靠野果和泉水充饥。期间,付恒中的军队在附近搜查,好几次都快到洞口了,都被茂密的灌木丛挡住。赵国清看着洞壁上黄号军留下的壁画,心中充满绝望——黄号军的英灵没有显灵,护体功挡不住子弹,阵法在绝对的火力面前不堪一击。

\"佛主,咱们现在怎么办?\"一个老兵问道,他是从张羽勋时代就跟着神兵的老人,见证了太多生死。

赵国清望着壁画上胡胜海的画像,喃喃自语:\"黄号军当年也经历过惨败,他们能重新站起来,我们也能......\"他突然站起身,\"去找总佛主!去德江找张羽耀!\"

他们趁着夜色离开山洞,一路上小心翼翼避开敌军的巡逻队。务川境内一片白色恐怖,付恒中下令\"清乡\",凡是参与过神兵运动的村寨都遭了殃,房屋被烧,百姓被抓,到处都是哭声和惨叫声。

在一个被烧毁的村寨,赵国清看到墙上贴着告示,上面写着\"凡窝藏神兵者,诛灭九族\",下面还挂着十几个百姓的人头,其中有几个他认识,都是积极支持神兵的乡邻。

\"狗官!\"一个神兵忍不住骂道,眼泪夺眶而出。

赵国清咬着牙,强忍着悲痛:\"记住这血海深仇!但现在不能冲动!\"他带着弟兄们绕开大路,走山林小径向德江方向前进。

一路上,他们遇到不少逃难的百姓,听说了老操坝的惨状,无不悲愤落泪。有人给他们指路,有人送干粮,还有人想加入他们报仇,但赵国清都婉拒了——前路凶险,带着百姓只会让更多人送死。

这天,他们走到务川和德江交界的一座山神庙,正要进去休息,突然听到庙内有动静。赵国清示意弟兄们隐蔽,自己悄悄摸过去,只见庙里有十几个神兵打扮的人,正围着一个受伤的汉子哭泣。

\"是务川第二营的弟兄!\"赵国清认出了他们,连忙走进庙内。

\"赵佛主!\"神兵们又惊又喜,纷纷围上来。原来他们是从南门突围的残兵,由副营长孙德明带领,一直在附近躲藏。

孙德明挣扎着站起来,他的腿被炮弹炸伤,包扎的布条渗着鲜血:\"佛主,我们以为您......\"

\"我活着!\"赵国清握住他的手,\"弟兄们,老操坝的仇我们一定要报!但现在我们要去德江,找总佛主汇合!\"

孙德明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血布包:\"佛主,这是覃副将牺牲前让我交给您的,他说这是黄号军的'血誓符',能召集旧部......\"

赵国清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块染血的麻布,上面用朱砂画着黄号军的符咒,旁边还绣着\"血债血偿\"四个字。他认得这是张羽勋传下来的信物,据说黄号军当年就是用这种符咒召集义士。

\"覃兄弟......\"赵国清握紧血誓符,泪水再次涌出。他将符咒高高举起:\"弟兄们!看到这血誓符了吗?这是覃副将和老操坝几百弟兄的血!我们要带着它找到总佛主,重整旗鼓,为死去的弟兄报仇!\"

\"报仇!报仇!\"神兵们齐声呐喊,声音在山神庙里回荡,充满了悲愤与决心。

他们在山神庙休整了一天,孙德明的伤势稍微好转,能拄着拐杖走路了。赵国清将残兵分成三组,轮流探路和警戒,小心翼翼地向德江进发。

越靠近德江,局势越稳定。他们遇到了德江神兵的巡逻队,当对方看到赵国清手中的血誓符时,连忙行礼:\"总佛主听说务川出事,正派人接应呢!快跟我们走!\"

跟着巡逻队来到德江稳坪,赵国清终于见到了张羽耀。看到昔日意气风发的赵国清变得形容枯槁,满身伤痕,张羽耀心疼不已,拉着他的手说:\"赵兄弟,辛苦了!务川的事我都知道了,弟兄们的仇,我们一定报!\"

在张氏宗祠,赵国清跪在黄号军的残碑前,将老操坝的惨状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羽耀和赶来的李天保。说到被俘的弟兄被集体屠杀时,他泣不成声:\"是我无能!是我轻信神灵,害死了几百弟兄......\"

李天保拍着他的肩膀:\"不怪你,谁也没想到官府会派正规军。付恒中的重机枪,就算黄号军在世也挡不住。\"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沉重,显然也意识到了现代武器的威力。

张羽耀叹了口气:\"老操坝的弟兄没有白死,他们让我们看清了官府的凶残,也让我们明白,光靠黄魂护体功和符咒是不够的。\"他让人取来酒,倒在地上:\"这杯酒,敬老操坝死去的弟兄!\"

酒液渗入泥土,仿佛滴进了无数英烈的鲜血里。张羽耀望着黄号军残碑上模糊的刻字,声音低沉却坚定:\"从今天起,各坛都要加强枪械训练,护体功要练,枪法更要练!黄号军的精神要继承,但不能只靠神灵庇佑,得靠咱们自己的双手报仇!\"

李天保补充道:\"我已经让人从印江调来了五十杆步枪,再加上从吴老七那里缴获的弹药,足够装备一个营。赵兄弟,你先在德江休整,等伤好了,咱们一起打回务川!\"

赵国清含泪点头,他知道此刻不是消沉的时候。老操坝的鲜血染红了他的眼睛,也打碎了他对\"刀枪不入\"的幻想。他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总佛主放心,我赵国清不死,就一定要为弟兄们报仇!\"

接下来的日子,赵国清在稳坪养伤,每天都去训练场看神兵们操练。他发现德江的神兵确实变了,不仅练护体功,还对着靶子练习枪法,冉少波派来的老兵还在教他们如何利用地形作战,不再是以前只靠勇气冲锋的蛮干。

一天,王瞎子拄着拐杖来到训练场,给赵国清带来了一个布包:\"赵佛主,这是老汉在飞粮道里找到的,黄号军当年的'血书',你看看吧。\"

赵国清打开布包,里面是几张泛黄的麻纸,上面用鲜血写着字迹:\"咸丰九年,老教场遭围,千人战死,非神灵不佑,实器械悬殊。后世子孙切记,信神不如信己,强身更要强械......\"

他越看越心惊,原来黄号军早就经历过类似的惨败,还留下了如此清醒的告诫。\"我错了......\"赵国清喃喃自语,\"我不该只信符咒,忘了先辈的教训......\"

王瞎子叹了口气:\"胡胜海将军当年也迷信过法术,直到吃了大亏才明白,打仗还得靠真本事。黄号军后来能守八年,靠的不是神水,是百姓支持和灵活战术啊。\"

赵国清将血书小心翼翼地收好,像是捧着无价之宝:\"多谢老汉指点,我明白了。以后务川神兵要学的,不只是护体功,更要学黄号军的实战智慧。\"

伤好后,赵国清主动要求加入训练,跟着老兵学习枪法和战术。他放下佛主的架子,和普通神兵一起摸爬滚打,枪法日渐精准,战术运用也越发熟练。张羽耀看在眼里,暗暗点头,知道赵国清已经从失败中成长起来。

这天,侦察兵回报,付恒中在务川老操坝立了块\"剿匪碑\",上面刻着\"扑灭黄号余孽,以儆效尤\",还强迫百姓去祭拜,不从者就地处决。

\"狗官欺人太甚!\"赵国清拍案而起,眼中冒火,\"总佛主,让我带队伍去砸了那破碑!\"

张羽耀却很冷静:\"时机未到。付恒中在务川布下重兵,咱们现在去就是硬碰硬。但这口气不能忍,我让张羽让带沿河营去袭扰,让他不得安宁。\"

果然,没过几天,就传来张羽让率沿河神兵奇袭务川县城外围,烧毁敌军粮草的消息。付恒中首尾难顾,不得不分兵防守,对老操坝的控制松懈了不少。

赵国清每天都在地图上标注务川的地形,回忆黄号军《行军要诀》里的游击战术,渐渐有了复仇的计划。他找到张羽耀和李天保:\"总佛主,李元帅,我想去老操坝给弟兄们收尸,顺便摸摸敌军的布防。\"

李天保担忧道:\"太危险了,付恒中肯定有埋伏。\"

赵国清坚定地说:\"我会乔装成百姓,只带几个弟兄去。老操坝的弟兄曝尸荒野,我心里不安。再说,摸清敌情,将来才能报仇雪恨。\"

张羽耀沉思片刻:\"也好,但一定要小心。让冉少波派几个懂侦察的弟兄跟你去,遇事随机应变。\"

三天后,赵国清带着五个弟兄,乔装成逃难的百姓,悄悄潜入务川境内。老操坝的景象比他想象的更凄惨,数百具尸体已经腐烂,被野狗啃食,空气中弥漫着恶臭。那块\"剿匪碑\"矗立在平地中央,显得格外刺眼。

\"弟兄们,我来接你们回家了。\"赵国清跪在地上,泪水混合着雨水落下。他和弟兄们忍着恶臭,用带来的工具挖坑,将能辨认的尸体一具具掩埋,每埋一具就插上一块木牌,写上\"神兵英烈之墓\"。

就在他们埋到最后几具尸体时,突然听到远处传来马蹄声。\"不好!有巡逻队!\"一个弟兄低声喊道。

赵国清当机立断:\"快躲进树林!\"几人迅速藏进旁边的密林,只见一队骑兵耀武扬威地经过老操坝,对着\"剿匪碑\"鞠躬,根本没发现树林里的他们。

等骑兵走远,赵国清才松了口气。他看着骑兵消失的方向,心中有了计较:\"敌军的巡逻路线是半个时辰一次,兵力主要集中在碑附近,两侧山坡防御薄弱。\"

他们趁着夜色离开老操坝,沿途仔细观察敌军的布防,记下了岗哨位置、兵力分布和换防时间。回到德江后,赵国清将侦察到的情况绘制成图,交给张羽耀:\"总佛主,这是务川的布防图,付恒中的主力在县城,老操坝只有一个连驻守。\"

张羽耀看着地图,又看了看一脸坚毅的赵国清,点了点头:\"好!等秋收后,粮草充足了,咱们就兵分三路,一路由你带队主攻老操坝,一路由李天保攻县城外围,我带主力接应,定要让付恒中血债血偿!\"

赵国清紧紧握住拳头,指节发白:\"弟兄们的仇,很快就能报了!\"他望向务川的方向,仿佛看到老操坝的上空,无数黄号军和神兵的英灵在注视着他们,等待着复仇的那一天。

老操坝的血色晚霞中,那块冰冷的\"剿匪碑\"依旧矗立,但它不知道,一支在失败中成长的神兵队伍,正在积蓄力量,准备用热血和勇气,将这耻辱的印记彻底砸碎。而老操坝的喋血教训,也让黔东神兵真正明白,抗争之路不能依靠神灵,只能依靠自己和手中的武器,依靠百姓的支持和灵活的战术。这段浸满鲜血的记忆,将成为他们日后浴火重生的起点。

务川惨败的消息像乌云一样笼罩在黔东五县的神坛上空。德江稳坪的张氏宗祠里,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张羽耀、李天保和各坛骨干围坐在黄号军残碑前,沉默地看着地上的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的老操坝位置,像一块醒目的伤疤。

\"付恒中在务川杀了这么多人,还立碑炫耀,这是在打咱们所有神兵的脸!\"李天保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油灯都晃了晃,\"总佛主,不能再等了!就算拼光印江的弟兄,我也要去掀了他的碑!\"

张羽让也附和道:\"沿河营随时待命!我带弟兄们从水路进攻,保证能撕开一道口子!\"

张羽耀却摇了摇头,指尖轻轻抚摸着残碑上的\"黄\"字:\"现在去就是硬碰硬。付恒中有重机枪和迫击炮,咱们的步枪还不到一百杆,护体功再厉害,也挡不住炮弹。\"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

赵国清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地上的泥土,老操坝的惨状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总佛主说得对,是我之前太冲动,才害了那么多弟兄。咱们得等,等有足够的武器和兵力再报仇。\"

宁国学推了推眼镜,他刚从思南赶来,带来了一个坏消息:\"王家烈又调了一个团到思南边境,说是要'清剿五县匪患'。看来官府是想把咱们一网打尽。\"

众人脸色更加沉重。五县联坛的喜悦还没散去,就迎来了如此严峻的局面。务川失守,损兵折将,官府大军压境,粮草也因飞粮道被袭而变得紧张,神兵运动仿佛一下子跌入了谷底。

\"那咱们就什么都不做?\"李天保不甘心地问,他想起那些在老操坝惨死的弟兄,心里像被火烧一样。

\"不是不做,是要做得更隐蔽。\"张羽耀指着地图,\"印江多山,适合打游击,李元帅你回去后把神坛分散,化整为零,让敌军找不到目标。思南有宁先生在,利用山林溶洞周旋,消耗敌军精力。沿河由张羽让负责,守住乌江渡口,保证水路畅通。\"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赵国清身上:\"赵兄弟,你带着务川的残兵,在德江和务川边境打游击,袭扰付恒中的补给线,让他不能安心驻守。\"

布置完毕,各坛骨干纷纷领命离去,宗祠里只剩下张羽耀和王瞎子。王瞎子摸着黄号军残碑,幽幽地说:\"佛主,这坎儿不好过啊。当年黄号军也遇到过这情况,差点就撑不下去了。\"

张羽耀叹了口气:\"我知道。但黄号军撑过来了,咱们也能。老汉,你多给弟兄们讲讲黄号军的故事,尤其是他们怎么在绝境中翻盘的,给大家鼓鼓劲。\"

\"哎,老汉明白。\"王瞎子点点头,\"黄号军当年靠的是百姓,咱们也得靠百姓。只要百姓还信咱们,就总有翻盘的一天。\"

接下来的日子,黔东神兵进入了艰难的游击阶段。赵国清带着务川残兵,在德务边境的山林里神出鬼没,今天袭扰敌军的巡逻队,明天烧毁他们的粮草,虽然没能重创敌军,却让付恒中疲于奔命,不敢轻易进攻德江。

李天保在印江将神坛化整为零,每个村寨设一个小坛,平时务农,战时集合。敌军几次进山清剿,都被熟悉地形的神兵引到绝路,损兵折将后狼狈撤退。

宁国学则发挥他的智慧,在思南组织百姓坚壁清野,让进山的敌军找不到粮食和向导,只能饿着肚子打转。他还让人在山路旁埋下削尖的竹签,不少敌军士兵中招,非死即伤。

张羽让率领的沿河营更是厉害,他们熟悉水性,常常趁着夜色乘船渡河,偷袭敌军的营地,抢走武器弹药后迅速撤退,让官府防不胜防。

尽管各坛都在积极抵抗,但失去务川这个据点,神兵的处境依然艰难。武器弹药得不到补充,粮食靠百姓接济也不是长久之计,更重要的是,老操坝的惨败让部分神兵产生了动摇,有人开始怀疑黄号英灵是否真的会保佑他们。

这天,张羽耀正在枫香坝巡查,一个神坛的坛主匆匆赶来,脸色慌张:\"总佛主,不好了!咱们坛里有十几个弟兄要退出,说什么'神灵不灵了,再干下去就是死路一条'!\"

张羽耀跟着他来到神坛,只见十几个神兵正收拾行李,周围的弟兄们议论纷纷,气氛十分低落。\"你们为什么要走?\"张羽耀沉声问道。

一个年长的神兵叹了口气:\"总佛主,不是我们不忠,是老操坝死了太多弟兄......那机枪一响,什么护体功都不管用,我们实在怕了......\"

\"怕?\"张羽耀走到黄号军的画像前,指着画像说,\"黄号军当年被官府围剿,死的人比咱们多十倍!他们怕了吗?没有!因为他们知道,不反抗就是死,反抗还有一线生机!\"

他提高声音,让所有神兵都能听到:\"弟兄们,官府说咱们是匪,可咱们抢过百姓一粒米吗?咱们杀的都是贪官劣绅!老操坝的弟兄死得惨,但他们是为了让更多百姓过上好日子!如果咱们现在散了,他们的血就白流了!\"

\"可是......\"有人犹豫道,\"没有神灵保佑,咱们怎么打得过有枪有炮的正规军?\"

张羽耀从怀里掏出黄号军的血书,高高举起:\"黄号军早就告诉我们,信神不如信己!他们能在绝境中坚持八年,靠的不是神水符咒,是百姓的支持,是自己的勇气!从今天起,咱们不再靠神灵,靠自己的双手,靠手里的枪,靠五县的百姓!\"

这时,王瞎子拄着拐杖走来,身后跟着一群百姓,有老人有孩子,手里都捧着粮食和布料。\"佛主,百姓们听说神坛缺粮,都把家里的存粮拿来了!\"

一个白发老婆婆走到张羽耀面前,将一袋米塞给他:\"佛主,我儿子死在老操坝了,但我不怪你们。他说跟着神兵能让后人过好日子,死得值!你们可不能散啊!\"

看着眼前的百姓,听着老婆婆的话,那些要离开的神兵羞愧地放下了行李。\"总佛主,我们不走了!\"刚才说话的年长神兵红着眼眶说,\"我们要为老操坝的弟兄报仇,要为百姓打天下!\"

\"对!不走了!\"其他神兵也纷纷响应,神坛里的气氛重新变得激昂。

张羽耀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暖流。他举起黄号军的青铜令牌:\"弟兄们,百姓就是咱们的神灵!只要咱们真心为百姓办事,百姓就会支持咱们!总有一天,咱们会打回务川,砸了那'剿匪碑',为老操坝的弟兄报仇!\"

\"报仇!报仇!\"神兵们齐声呐喊,声音响彻枫香坝,传到了远方的山林里。正在巡逻的赵国清听到呐喊声,抬头望向德江方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只要人心不散,神兵就不会垮,复仇的那一天终会到来。

夜色中,黄号军的残碑在油灯下泛着微光,仿佛在默默见证着这支在血与火中成长的队伍。老操坝的喋血虽然带来了伤痛,但也让神兵们褪去了迷信的外衣,真正明白了抗争的意义。他们不再是只靠神灵鼓舞的乌合之众,正在成长为一支有信念、有战术、有百姓支持的坚强力量,等待着在未来的烽火中涅盘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