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万化仙主,从捡漏废丹开始! > 第210章 这盘棋,我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日,他径直前往监察司,求见何川。

在何川那间阴森的公房里,洪玄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汇报了一遍。

当然,他隐去了自己与圣女的暗中交锋,只说在孙家发现了血莲教的线索,并推断对方可能会利用静王府作为新的据点。

“属下恳请大人批准,由属下深入静王府,一探究竟,将这伙邪教余孽,一网打尽!”

洪玄表现得慷慨激昂,一副为国除害的忠勇模样。

何川那张半死不活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等洪玄说完,才慢悠悠地开口。

“静王府的雅集,去的人,非富即贵。”

“你以‘玄一’的身份去,不合适。”

他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样东西,丢在桌上。

正是那枚一面是“钦”字,一面空白的令牌。

“陛下想看看,他新得的这把刀,除了杀人,还会不会做点别的。”

何川的语气,依旧平淡。

“别让他失望。”

没有支援,没有指示,只有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压力,再次回到了洪玄身上。

“属下,明白。”

洪玄拿起令牌,躬身退下。

回到听竹小院,他将那枚空白的钦差令,放在桌上。

他需要一个新身份。

一个能光明正大走进静王府,与那些王公贵族、文人骚客坐而论道,却又不会引起任何人怀疑的身份。

他的神念,沉入令牌之中。

空白的背面,在他的意志下,开始缓缓浮现出字迹。

籍贯:江南道,清河郡。

出身:寒门。

履历:清河郡乡试解元,因家贫未能赴京赶考,后得贵人资助,游学四方,薄有才名。

姓名:李慕白。

一个才华横溢、略带傲气、又有些不谙世事的寒门才子形象,跃然纸上。

随后,他运转《千幻幽影诀》,身上的气息开始发生变化。

那股属于“玄一”的阴冷与杀伐之气,尽数收敛。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润如玉的书卷气。

他的容貌,也发生了细微的调整,眉眼间,多了几分文人的清高与疏离。

三天后。

静王府门前,车水马龙,宾客云集。

一辆朴素的马车停下,洪玄一身月白色的儒衫,手持一把折扇,缓步而出。

他抬头看了一眼“静王府”三个大字,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

他将请柬递给门房,门房看了一眼,又看了看他,眼中闪过一丝轻视。

但当洪玄将那枚刻着“钦”字的令牌,不经意地露出一角时,门房的态度,立刻变得无比恭敬。

“李公子,里面请。”

洪玄走进王府,穿过亭台楼阁,来到一处临湖的水榭。

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文人雅士,三五成群,吟诗作对,好不热闹。

洪玄没有去凑热闹,只是寻了一个僻静的角落,自顾自地倒了一杯酒,欣赏着湖光山色。

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却将场内所有人的神情,都尽收眼底。

就在这时,水榭的另一头,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一名身穿华丽宫装的女子,在一群侍女的簇拥下,缓缓走来。

正是静王最宠爱的侧妃,柳妃。

而当洪玄的视线,落在柳妃身后,那名同样身穿红衣,脸上带着轻纱的侍女身上时。

他的动作,微微一顿。

那侍女,也恰好向他看来。

四目相对,无声的交锋,已然开始。

水榭中的气氛,因为柳妃的到来,愈发热烈。

不少自诩风流的才子,纷纷上前搭讪,想要在美人面前,一展才学。

洪玄依旧安坐于角落,仿佛一个局外人。

他的注意力,全在那名红衣侍女身上。

那便是血莲教的圣女。

她竟伪装成静王侧妃的侍女,混迹于此。

好手段。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谁能想到,一个王府侧妃的贴身侍女,会是搅动天下风云的邪教妖首?

圣女也没有再看洪玄,只是尽职尽责地跟在柳妃身后,垂手而立,一副恭顺模样。

但洪玄能感觉到,一道若有若无的神念,始终锁定着自己。

这是在示威,也是在试探。

洪玄不动声色,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宴会的主人,静王终于现身。

他是一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中年人,满面春风。

“诸位,今日雅集,能请到京中各位才子,实乃本王之幸。”

静王举杯示意。

“今日,我们不谈国事,只谈风月。本王出个题目,诸位可尽情发挥,佳作者,本王重重有赏!”

众人纷纷叫好。

静王清了清嗓子,缓缓吐出两个字。

“‘新生’。”

此言一出,满场寂静了片刻。

随即,文人们便开始交头接耳,摩拳擦掌。

这个题目,可大可小。

可以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也可以写枯木逢春,绝处逢生。

大有可为。

唯有洪玄,嘴角的那抹弧度,更深了。

新生?

好一个“新生”。

这题目,恐怕不是静王想出来的,而是他身边那位“柳妃”,或者说,柳妃身后的圣女,定下的。

这是在向自己宣示血莲教的理念。

他们要毁灭旧的王朝,建立一个新的世界。

他们认为,自己代表着“新生”。

很快,便有才子站出来,吟诵自己的大作。

“枯藤老树迎新芽,寒潭死水起微澜……”

诗句优美,意境也不错,引来一片喝彩。

陆陆续续,又有数人献上诗篇,大多围绕着自然界的循环往复,寓意希望与重生。

静王含笑点头,不时点评几句。

柳妃也巧笑嫣然,似乎听得津津有味。

唯有那红衣圣女,始终面无表情,仿佛一尊没有感情的雕像。

她的注意力,全在洪玄身上。

她在等。

等洪玄的回答。

终于,场间的诗作,渐渐稀落。

静王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角落里,那个始终一言不发的白衣青年身上。

“这位公子,面生得很,不知是哪家的才俊?何不也赋诗一首,让大家品评品评?”

所有人的视线,瞬间聚焦在了洪玄身上。

洪玄缓缓起身,对着静王,拱了拱手。

“在下李慕白,山野村夫,不敢在诸位大家面前献丑。”

“公子何必过谦?”柳妃忽然开口,声音娇媚入骨,“我看公子气度不凡,定有惊人之作。”

洪玄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她身后的圣女。

他笑了。

“既然王爷与娘娘有命,那在下,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他没有沉吟,没有思索,张口便来。

“腐草为萤,燃尽何光。”

第一句出口,满场哗然。

别人都写生机,写希望,他倒好,一开口就是腐烂的草,就是即将燃尽的光。

这是何等的颓丧与不祥。

静王的脸色,微微有些难看。

洪玄却不管不顾,继续念道。

“残烬作土,更添夜凉。”

“浮世蝼蚁,一梦黄粱。”

“敢问天地,何处新生?”

四句念罢,全场鸦雀无声。

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首诗里,那股深入骨髓的绝望与虚无,给震住了。

这已经不是诗了。

这是一种质问,一种对“新生”这个主题,最彻底的否定与嘲讽。

“放肆!”

一名官员拍案而起,怒指洪玄。

“静王雅集,何等盛事!你竟敢在此大放厥词,妖言惑众!来人,给我将他拿下!”

静王的脸色,也阴沉了下来。

然而,就在护卫即将上前的瞬间。

一道清脆的笑声,打破了凝滞的气氛。

是柳妃身后的红衣圣女。

她虽然带着面纱,但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她此刻的愉悦。

“好诗。”

她看着洪玄,神念传音,直接在洪玄的识海中响起。

“你的答案,很有趣。”

“可惜,你只见终结,却不见缘起。只见残烬,却不见灰烬之下,早已孕育的种子。”

神念传音刚落。

异变陡生!

一名侍女,端着酒壶,仿佛脚下被绊了一下,惊呼着,将整壶酒,都泼向了那名刚刚拍案而起的官员。

那官员被泼了一身,正要发怒,脸色却猛然一变。

他捂着喉咙,痛苦地倒在地上,浑身抽搐,口中涌出黑色的血液。

酒中有剧毒!

场面,瞬间大乱。

宾客们惊声尖叫,四散奔逃。

与此同时,人群中,数名宾客打扮的人,同时发难,朝着周围的王府护卫攻了过去。

整个水榭,眨眼间,就从风雅之地,变成了血腥的修罗场。

混乱之中,那红衣圣女,莲步轻移,穿过人群,径直来到了洪玄面前。

“今夜的游戏,到此为止了,李公子。”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

“送你一件小礼物。”

她素手一扬,一朵含苞待放的血色莲花,朝着洪玄飞了过来。

洪玄伸手接住。

那莲花触手温热,还在微微脉动。

他能感觉到,一股精纯的生命力,正在从莲花中,飞速流逝。

正是那名中毒官员的生命力。

“此乃‘血魄莲’,可续命,亦可夺命。”圣女的声音,再次在洪玄脑中响起。

“那老家伙的命,现在在你手上。”

“救不救他,你自己选。”

“莲花会指引你,找到我。如果你,还有胆子来的话。”

说完,她的身影,便混入混乱的人群中,消失不见。

洪玄低头,看着手中不断脉动的血色莲花。

他知道,这又是一道考题。

救人,他就会彻底暴露在血莲教的视野中,并且卷入朝堂的纷争。

不救,任由一名朝廷命官死在自己面前,监察司和皇帝那一关,就不好过。

他抬起头,看向那名已经气息奄奄的官员,又看了看莲花。

随即,他不再犹豫,迈步朝着那名官员走去。

他的手,紧紧握住了那朵血色的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