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继续进行。
李医师从中医“秋冬养阴”、“温润平补”的理论出发,推荐了黄芪、当归、枸杞、天麻等常用药材及其基础性味功效。
当那一连串药材名和中医术语被报出来时,一位年轻的助理编导下意识地眨了眨眼,小声对旁边的收音师嘀咕:“听起来好厉害,但好像有点听不懂...”
收音师耸耸肩,悄悄将收音杆更靠近了一些,试图捕捉每一个专业的词汇。
而刘营养师则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补充了这些食材的营养成分和搭配禁忌。
当听到“蛋白质互补作用”、“膳食纤维含量”这些相对熟悉的词汇时,助理编导露出了“这个我好像懂一点”的表情,轻轻点了点头。
网购浏览的时候平台经常会推送一些营养品的广告,上面就有这些词出现。
“黄芪补气固表,但性偏温燥,”李医师道,“对于阴虚体质者,单用大量恐有助火之嫌。”
“没错,”刘营养师立刻接话,“所以需要搭配,比如加上麦冬或沙参,不仅能调和药性,从营养学角度看,也能提供更多的多糖类和微量元素。”
随着交流的深入,两位专家身上的拘谨彻底消失,很快就沉浸到专业领域里去了。
甚至偶尔会就某个细节进行补充讨论。
这种默契的专业互动,让拍摄团队捕捉到了大量精彩素材。
直到李医师提到一道经典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时,主厨老陈忍不住提出了疑问:“李医师,恕我直言,传统的药膳汤方我们试过,药材的味道对于很多普通顾客,尤其是年轻顾客来说,可能不太容易接受。我们如何平衡‘效’和‘味’?”
这个问题很尖锐,也很实际。
镜头下意识地对准了李医师。
别说是年轻人,就是老人家大部分也不太受得了中药的味道。
更别提把中药跟寻常吃食融合在一起做药膳,难免会沾染上一丝苦涩的中药味。
这也是为什么药膳推广艰难的其中一个原因。
要不是味道有点受不了,谁会抗拒一碗能调养身体的药膳呢。
这个问题一出,拍摄团队的所有人,包括秦薇,眼睛都微微亮了起来。
摄像师非常默契地将镜头在提问的老陈和回答的李医师之间缓慢地推拉。
这才是他们想要的,不同领域的碰撞。
助理编导也忘了记录,屏息等待着专家的回答。
李医师并没有不快,嘴角反而漾起一丝了然的微笑。
他沉吟片刻,甚至下意识地转头看了一眼最近的摄像机,仿佛在确认观众是否也能跟上思路。
“陈师傅问到了关键。这正是我们需要一起探索的。”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身旁的布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和几小包样品药材,看向摄像师:“这个能拍吗?可能有点枯燥。”
在得到肯定的示意后,他才继续:“你看,这是普通当归,药味重。这是酒炙过的当归,你闻闻,味道是不是醇厚了很多?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来‘预处理’药材,这不是妥协,而是精进。”他认真的样子,仿佛不是在开会,而是在给学生上课。
“精进?”苏浩泽捕捉到了李医师话里的这个词,眼睛一亮,“这个词用得好!我们就是要做一座桥梁,把古老的智慧淬炼成现代餐桌上的美味。这不只是简单的烹饪,更像是一次次的实验和创作。”
秦薇在一旁听着,忍不住对身边的助理编导轻轻点头,用口型无声地说:“核心理念,记下来。”这句话精准地概括了这一切努力的价值,是绝佳的节目主题。
会议在一种逐渐热络起来的探讨氛围中继续进行。
虽然双方来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目标却是一致的:做出真正好吃又滋养人的食物。
会议暂告段落,约定下次直接进行厨房实操。
送走两位老师后,秦薇团队并没有立刻收拾设备。
那位年轻的助理编导一边帮忙整理线材,一边忍不住好奇地问苏浩泽:“苏总,所以最后那汤,会是什么味道啊?听着好像很补,但又有点怕药味…”
苏浩泽被她直白的问题逗笑了:“放心,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它喝起来像一碗特别好喝、特别鲜的羊肉汤,只是喝完身体会觉得很舒服。等我们试做成功了,第一个请你来尝。”
“真的吗?那说定了!”助理编导开心地笑起来,对接下来的拍摄充满了期待。
秦薇看着这一幕,翻看着刚才拍摄的素材,对苏浩泽感叹:“苏总,真实的探索过程就是最有感染力的。你看,连我的小助理都开始期待那碗汤了。我们有预感,这次真的挖到宝了。”
......
几天后,备用小厨房再次被布置起来。
但与上次会议时的井然有序不同,这一次,空气中多了一股紧张的氛围。
灶台上摆满了各种药材和食材,称量工具、炖盅、砂锅一应俱全,这里更像一个实验室。
《寻味之旅》的团队早早到来,摄像机已经架设好,镜头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个细节。
秦薇站在稍远的地方,目光锐利而专注。
那位年轻的助理编导则拿着小本子,既好奇又有些忐忑地观察着。
苏浩泽、主厨老陈与李医师、刘营养师围在操作台前,进行最后的准备确认。
今天的目标很明确。
试做初步选定的两道药膳。
当归生姜羊肉汤与天麻枸杞蒸鱼。
“李医师,刘老师,”苏浩泽开口道,“今天我们分两步走。第一步,我们还是先严格按照传统配方做一版基准样品。大家都亲口尝一尝,切身感受一下‘效’与‘味’最原始的冲突在哪里。然后第二步,我们再立刻应用您上次提到的炮制预处理方法,做一个改良版,进行对比。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晰地看到‘精进’的方向和效果。”
这个“先立基准,再求突破”的思路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这个想法很科学,“李医师赞同地点头,“有了对照,才能更直观地展现'精进'的价值。“
刘营养师也从包里拿出平板电脑:“我会同步记录下两种配方在营养成分数据上的差异,让改进不仅停留在口感上。“
老陈主厨率先动手处理羊肉,焯水、撇沫,步骤娴熟,镜头拉近给了他双手的特写。
另一边,一位更年轻一些的厨师按照传统配方,将未经特殊处理的当归、生姜等药材清洗备用。
助理编导小声对收音师说:“看着和普通煲汤好像也没什么区别嘛...”
收音师示意她安静,但镜头却诚实地记录下了这看似平常的开端。
药材下锅,与羊肉一同在砂锅中翻滚。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厨房里开始被一股越来越浓郁的药香笼罩。
起初,助理编导还深吸了一口气:“嗯...闻着还挺补的。”
但随着时间推移,她的眉头微微蹙起。
连一旁的摄像师也忍不住耸了耸鼻子。
那药味似乎过于强烈了,甚至开始掩盖羊肉本身的香气。
炖煮的过程中,李医师不时上前查看火候和药材的状态,并向镜头解释:“当归中的挥发油是药效的关键,但也是苦味来源之一。我们现在就是要找到既能保留药效,又能让风味更易接受的平衡点。“
炖煮时间到。
老陈小心地撇去浮油,盛出几小碗清亮的汤,分给众人品尝。
期待中带着一丝紧张。
苏浩泽率先吹了吹气,喝了一小口。
瞬间,一股极其浓郁的中药苦辛味霸道地占据了他的口腔,几乎完全压过了羊肉的鲜甜。
吞咽后,喉咙里还留下一种淡淡的涩感。
老陈喝完后,抿着嘴,半晌没说话,脸色有些凝重。
另一位参与试做的年轻厨师更是下意识地做了个苦脸,虽然立刻忍住了,但表情管理已然失败。
李医师和刘营养师也品尝了。
汤入口的瞬间,李医师的眉头就习惯性地皱了起来,仿佛在口腔里进行着一场精准的成分分析。
他仔细回味了片刻,然后非常干脆地放下碗,看向苏浩泽和老陈。
“和我预想的一样,”他的语气平稳,直奔主题,没有任何寒暄或情绪铺垫,“药效是达到了,但这口味…对于日常饮食来说,确实过于猛烈,常人恐怕难以接受。”
刘营养师也点头,“是的,适口性是首要门槛。从数据来看,苦味值确实偏高。但更重要的是,药味完全掩盖了食材的本味。不过,“
说着她话锋一转,又从营养学的分析道,“预处理可能会损失部分水溶性营养素,但风味改善后,消费者的接受度提高,从‘尝一口’变成‘喝一碗’,总体营养摄入量反而可能大幅提升。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个权衡。“
整个厨房陷入一种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在努力消化这个观点。
只有摄像机红灯依旧亮着,无声地记录下这失败的瞬间和每个人脸上复杂的神情。
助理编导下意识地捂住了嘴,眼里满是“果然如此”和“这下怎么办”的担忧。
秦薇却对摄像师使了个眼色,示意这正是最真实的素材。
必须全部都捕捉到位。
包括每个人脸上的细微反应。
就在这片沉默中,原本脸色凝重的主厨老陈,忽然深吸一口气,作为厨师的好胜心和对食材的理解让他率先打破了僵局。
他指着那碗汤,目光炯炯地看向李医师:“李医师,是不是有些药材久煮反而会释放更多苦味?如果我们试试分阶段投放呢?比如当归晚一点再下?“
这个来自烹饪实践的大胆想法,立刻让李医师眼前一亮:“很好的思路!这正暗合了中医配伍中'君臣佐使'的理念,通过控制投料时序来协调药性,达到'去性取用'的效果。陈师傅,您这个提议非常专业!”
刘营养师也若有所思地点头:“从数据上看,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当归多糖和阿魏酸耐热性较好,短时间炖煮确实不会造成大量损失,这个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几分钟后,苏浩泽放下汤碗,语气平静地总结了这次的尝试。
“看来,传统的配比和直接投放的方式,确实需要调整。”
此时,沉默已被打破,气氛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苏浩泽看着眼前的一幕,嘴角漾起了笑意,他放下汤碗,语气沉稳而有力地总结道:“太好了!陈师傅问到了点子上,李医师和刘老师也从专业角度给出了支持。看来,传统的配比和直接投放的方式,确实需要调整,而我们已经找到了第一个突破方向——'分阶段投放'。“
他看向李医师和老陈,目光中充满了跃跃欲试的期待:“既然思路已经打开,那我们别耽搁。李医师,您带来的预处理药材正好可以和我们这个新想法结合一下。咱们立刻开始第二步的对比实验,看看'预处理'加上'分时投料',能带来多大的'精进'!“
李医师立刻点了点头,身体微微前倾,注意力已经完全转向了解决方案。
“是的,基准测试的目的已经达到。“他语速加快,显得干练而专注,“预处理药材样本我们都带来了,酒浸当归、蜜炙当归、煸炒生姜,几种方案都可以立刻上灶对比。老陈,我们开始吧?“
说着,李医师已经利落地打开随身带来的药材包,几种经过不同方式预处理过的药材分别装在透明的容器里,清晰地展现出颜色的差异。“酒炙当归的颜色更深,质地更软,已经初步吸收了黄酒的醇香;蜜炙的则显得油润光亮,带着蜂蜜的甜香。这些预处理都能很好地中和药材的苦涩。“
思路一打开,讨论立刻热烈起来。
刘营养师也从营养保留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预处理过程中可能会损失一些水溶性营养素,但风味改善后,人们的接受度提高,实际摄入的营养总量可能会反而增加。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权衡。“
助理编导看着气氛从低谷迅速反弹,专家和厨师们围着灶台激烈讨论起来,赶紧在本子上记下:“失败→讨论→新方案”。
秦薇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这才是她最想捕捉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