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半个月后,膳时记的店里的运行逐渐趋于平稳,店里的员工都已经适应了忙碌的节奏。

不过随之而来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趁大家都在,我们来聊聊接下来发展跟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畅所欲言。”

苏浩泽说着,将手里提着的两个精致纸盒放在会议桌中央,“顺便尝尝我刚买的荷花酥和定胜糕,开会也不能亏待了肚子。”

纸盒打开,露出形似荷花绽放、酥层清晰的点心和寓意吉利的粉红色米糕,甜香瞬间弥漫开来,会议的气氛立刻轻松了不少。

“我在店里的时候注意到,不少顾客对药膳了解不深,只知‘养生’好,却不懂自己是否适合吃这款药膳。这显然是不对的,也违背了我们想要开膳时记的初衷。我觉得这是我们未来需要注意,并且要认真做规划引导的方向。”苏浩泽率先提出了问题。

负责运营的小周立刻响应:“我们可以在菜单增加'药膳小贴士',同时在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推出由李医师和刘营养师主讲的科普小课堂。”

\"这个形式很好,\"内容组的小王补充道,\"但如何保证内容既专业又不枯燥?是否可以考虑用动画或情景剧的形式来呈现?\"

\"这个提议很好,\"李医师点头,\"我们可以把知识点拆解成系列小视频,每期聚焦一个常见误区。\"

\"对,\"刘营养师接话,\"比如第一期就可以讲'不是所有体虚都适合喝十全大补汤'。\"

这话一出,惹得在场的人都会心一笑,想起了某个经典电影里的剧情。

这时,团队里有个年轻人突然举手,半开玩笑地说道:“苏总,那我能代表广大‘加班狗’提个建议吗?咱们能不能研发点专门对付熬夜、压力大、易疲劳的?”

他边说边拿起一块荷花酥咬了一口,满足地眯起眼,“要是药膳都能这么好吃又有效,我天天加班都有动力!”

“对啊,我感觉现在年轻人压力都挺大的,熬夜的更是数不胜数。要是能出一款针对上班族调理的药膳,相信会有很多人买账。”

“真要是有这种,我愿意第一个试吃!”

苏浩泽听着团队里几个成员的发言,眼中闪过光亮,顺势接话:“这正是我想说的新品方向。针对都市亚健康状态的‘轻养生’系列,可以考虑作为下一次的重点。”

说着他把目光转向了李医师跟刘营养师。

两人都是研发组的骨干核心,新品的方向还需要他们把关。

“如果要针对熬夜伤阴,可以做这款升级版银耳羹,加入百合、沙参,强化滋阴润燥。做法相对比较简单,适口性也会更好一些。”

“或许还可以加点桂花蜜,增香的同时也能缓和药味,更易被年轻人接受。”刘营养师从口味角度补充。

“针对压力肝郁的话,可以用玫瑰花、佛手、炒白芍为主角,开发一款疏肝解郁茶饮。口感要清新,也便于日常饮用。”李医师继续建议。

\"不过,\"质检组的小赵提出疑问,\"银耳羹和茶饮在形态上是否过于相似?能否在口感或食用场景上做出更明显的区分?\"

\"这个问题很关键,\"苏浩泽赞许地点头,\"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更深入的市场调研。\"

就在气氛热烈时,运营小张提出了最棘手的问题:“苏总,赵总,其实我这里也有一个问题要反馈。运营组这边在线上收到大量的留言。很多外地网友都在问能不能开分店、做外卖,或者至少出售材料包解解馋。市场需求非常迫切。”

这个问题的出现让会议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合伙人赵明生首先反对:“开分店为时过早。材料包更是等于公开核心配方。”

\"可是市场呼声真的很高,\"小张急切地说,\"错过这个机会太可惜了。\"

李医师严肃道:“药膳的火候和时效至关重要,外卖无法保证药效稳定。”

\"我们可以尝试与高端冷链合作,\"小张不甘心地建议,\"先小范围试点?\"

\"成本太高,\"赵明生摇头,\"而且品质风险依然存在。\"

将药膳便捷化的提议,在品质壁垒和商业竞争力面前,似乎走入了死胡同。

团队里提出了几个设想,如与高端冷链合作、制作限量版汤品等,但都被成本、操作复杂性或潜在的泄密风险一一驳回。

会议的后半段,几乎全都消耗在这个无解的矛盾上,气氛从热烈转向沉闷和胶着。

小林脸上写满不甘,而赵明生和李医师的神情则愈发坚定。

眼看天色已暗,苏浩泽沉默片刻,目光扫过众人各异的神色。

他深知扩张的诱惑虽大,但脚下的根基更为重要。

“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都有了解法,后续推进。至于分店、外卖、材料包......暂时搁置。”他环视众人,“这个问题不会永远搁置,它提醒我们必须在工艺创新上找到突破口。研发组可以开始做一些前瞻性的技术储备。”

散会后,苏浩泽叫住李医师和刘营养师:“新品方向有了,但都是汤水类未免单调。咱们去菜市场找找灵感如何?”

“我没问题,正好走走,换换思路。”李医师笑着点了点头。

而刘营养师也颇有兴致:“好啊,看看当季有什么好食材。”

三人开车到了附近的菜市场。

苏浩泽熟门熟路地走向一个相熟的肉铺。

摊主是个爽朗的中年人,一见到苏浩泽,立刻扬起大大的笑容,隔着老远就打招呼:“哎呦!苏老板!今天怎么得空亲自来买菜了?”

“王老板,生意兴隆啊。”苏浩泽笑着回应,“带同事过来逛逛,顺便找找灵感。”

王老板一边利落地给另一位顾客切肉,一边洪亮地说:“灵感?苏老板你的药膳就是最好的灵感!我正想找个机会谢谢你呢!”

苏浩泽有些诧异:“谢我?”

“对啊!”王老板称好肉,递给顾客,转过身来,神情认真了不少,“我妈,前阵子不是总说没胃口,手脚冰凉嘛!我就按你之前推荐的,去店里给她买了几次那个温补的羊肉汤。嘿,你猜怎么着?老太太现在胃口好了不少,都说你家的汤喝着舒服,入秋了手脚也没像往年那么冰了,这个月到现在都没感冒!身子骨感觉都硬朗了些!”

他语气里满是感激:“苏老板,真是多谢你啊!开了这么一家店,简直是造福我们这些惦记老人身体又不懂怎么补的!今天想买点什么肉?尽管挑,这块最好的梅花肉,你看怎么样?”说着就要把一块纹理漂亮的猪肉往苏浩泽袋子里塞。

苏浩泽连忙推拒:“王老板,这可使不得!阿姨身体好转是好事,但该付的钱一定要付。”

“哎呀,你这就见外了!一块肉而已!”

“真不行,店里有规矩。”苏浩泽态度坚决,“您的心意我领了,但这肉我必须付钱。”

推让几个来回,王老板见苏浩泽坚持,只好作罢,但还是佯装生气道:“行行行,知道你讲究!那这样,钱我收,但必须给打个七折!这你要再不答应,我可真不高兴了!”

盛情难却,苏浩泽只好笑着接受:“那就多谢王老板了。”

他接过那块梅花肉,指尖感受到肉质的紧实与微凉,满意地点点头,“这肉确实好,肥瘦相宜,适合做一道温补又不油腻的汤品。”

付钱时,王老板还不住地说:“以后需要什么肉,直接跟我说,我给你留最好的!”

这一幕被默默跟在苏浩泽身后的李医师和刘营养师看在眼里。

等走过了肉铺,李医师忽然笑着开口,语气里带着难得的感慨:“苏总,刚才王老板那番话,真是......”

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一旁的刘营养师接过话头,眼里闪着光亮:“真是比任何市场数据都让人提气!我们整天在实验室、在电脑前分析成分、研究配比,有时候都快忘了,我们做的东西,最终是吃到人肚子里,是真真切切能影响到一个个具体的人的。”

李医师深有同感地点头,他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温和而坚定:“是啊。我干了大半辈子中医,在医院坐诊,开方子,病人好了,走了,虽有成就感,但总觉得隔了一层。像这样,通过一碗家常的汤水,听到街坊邻居直接反馈说‘胃口好了’、‘手脚不凉了’、‘生病少了’。”

他声音有些动容,“这种感觉很不一样。仿佛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药食同源的智慧,真的通过我们的手,落到了实处,进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这比单纯治好一个疑难杂症,更让我觉得踏实,有意义。”

“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药膳的好,感觉到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苏浩泽伸手拍了拍两人的肩膀,“看,前面有家卖糖炒栗子的,闻着真香,买点给大家当零嘴。”说着走向了那个散发着焦糖香味的摊位。

三人在菜市场里边走边看,各自搜寻目标。

菜市场里热气腾腾的葱油饼、滋滋作响的铁板烧,都成了他们讨论美食创意的背景。

苏浩泽心里琢磨的是“睡眠”问题。

他停在一个摊位前,仔细看着饱满的鲜百合和干品龙眼肉,对身旁的两人说:“熬夜最耗阴血,心神失养,容易睡不好。我在想,或许可以从宁心安神入手。百合清心,龙眼养血安神,或许可以搭配点猪心或者鸡肉,做一道针对睡眠的汤品。”

他拿起一颗龙眼干对着灯光看了看成色,又凑近闻了闻百合的清香, 然后挑了些品相好的百合和龙眼干。

李医师则有条不紊得多。

他先是在中药铺配了点合欢皮、玫瑰花蕾。

既能入药也可做食材。

“压力大,多责之于肝。肝气调达则情绪舒缓。”李医师一边挑选着新鲜的小排骨一边说,“合欢皮解郁安神,玫瑰柔肝醒脾。用这些小排骨,加少许合欢皮、玫瑰瓣,炖一个清淡的汤,意在疏解郁结,调节情绪,味道应该也不会太冲。”

他拿起一片晒干的合欢皮轻轻一掰,发出清脆的响声,“成色不错。”

他还特意选了两个外形匀称的佛手瓜,“这个疏肝理气也好,可以切丝清炒,或者泡水喝。”

刘营养师则更注重“能量补充”。

她直奔水产区,挑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黄骨鱼。

“疲劳很多时候与能量代谢和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她解释道,“黄骨鱼蛋白质优质,也好消化,富含多种营养素。搭配点豆腐和蘑菇,提供持续能量,恢复体力会比较好。”

她看着摊主熟练地处理鲜鱼,转头对苏浩泽说,“如果可以,新品最好能兼顾低脂高蛋白,更适合保持身材的上班族。”

她还选了一些颜色鲜艳的甜椒和西兰花,“搭配颜色,促进食欲,同时补充维生素。”

从市场出来,三人手里都提了不少东西。

苏浩泽还提着一袋刚出锅、热乎乎的糖炒栗子。

他看着李医师手里的合欢皮和刘营养师袋里的黄骨鱼,笑道:“看来我们三个方向还挺明确。一个想着怎么让人睡好,一个想着怎么让人心情好,一个想着怎么让人有力气。”

李医师也笑了:“苏总从根本入手,我针对病机,刘营养师则侧重功能补充。其实这三者相辅相成,睡好了,心情容易好,也有力气。心情舒畅,自然睡得香。精力充沛,也能更好地应对压力。”

刘营养师剥着颗香甜的栗子塞进嘴里:“没错,最终我们的新品,可能也需要这样综合考量。不过今天先各自试试看,看看哪个方向更容易出效果,也更受目标人群欢迎。”

回到膳时记后,用来研发的小厨房亮起了灯。

三种基于不同专业视角、却共同指向“都市上班族亚健康”的食疗构想,即将在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中,开始第一次实践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