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追源者不弃 > 第二百五十七章 沙海遗族与赤龙脊的传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五十七章 沙海遗族与赤龙脊的传说

晶壁之战的惨烈余韵,如同附骨之疽,缠绕着刘臻的每一次呼吸。脏腑如焚,经脉似裂,每一次挪动都牵扯着钻心的痛楚。他强撑着近乎破碎的身躯,凭借顽强的意志,在黑石山脉边缘寻得一处极其隐蔽的风蚀洞穴,再也支撑不住,瘫倒在地,陷入半昏迷状态。

最后一颗“冰心丹”的药力在体内艰难化开,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干涸的土地,与那股阴寒歹毒的“寂灭之触”残余力量激烈对抗。烙印之力自发运转,护住心脉,却如风中残烛,微弱不堪。他时昏时醒,意识在黑暗与剧痛间浮沉,脑海中反复闪现着晶壁传来的画面:枯竭的巨眼之湖、崩飞的共鸣之石、以及西方那片赤红如血的山脉。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天,或许是两天,一阵细微的沙沙声将他从浑噩中惊醒。他猛地睁开眼,瞳孔适应着洞穴内昏暗的光线,手已下意识握向刀柄,尽管这个动作让他额角沁出冷汗。

洞口的光影被遮挡,几个身影小心翼翼地探入。并非灰袍客,而是几个穿着粗陋沙漠服饰、皮肤黝黑粗糙、手持简陋猎叉的人。他们看到洞内有人,明显吓了一跳,待看清刘臻重伤濒死的模样,警惕中又带上了几分惊疑与怜悯。为首的是一个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锐利如鹰的老者。

“外乡人?你怎么会在这里?伤得这么重。”老者用带着浓重口音的通用语问道,示意身后两个年轻人不要轻举妄动。

刘臻心神电转,判断对方并无恶意,更像是本地的小型部落猎户或牧民。他强提一口气,声音沙哑:“遇到马贼侥幸逃脱。”他不敢透露实情,只能编造一个最接近的理由。

老者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又看了看地上并无打斗痕迹(战斗发生在远处平台),以及刘臻身上并非普通马贼所能造成的严重内伤迹象,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并未深究。沙漠边缘,谁没有点秘密?他叹了口气:“这里是‘黑石山’脚下,危险得很。你伤得很重,不能再待在这里了。我们是‘白驼’部族的,住在西边不远的绿洲。跟我们先回去吧,至少把命保住。”

刘臻略一沉吟。此刻他虚弱至极,独自留下必死无疑。这群人看似淳朴,或许能暂时提供庇护。他点了点头,艰难地道谢:“多谢。”

几个年轻人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起刘臻。触碰间,刘臻能感觉到他们手上厚厚的老茧和沉稳的力量,确是常年在沙漠中讨生活的人。他被安置在一匹温顺的骆驼背上,随着这支小小的队伍,缓缓向着西方行进。

一路上,刘臻大部分时间昏沉,偶尔清醒时,默默观察着周围。队伍规模很小,只有不到十人,除了老者和两个年轻猎人,还有几个负责照料骆驼和物资的妇女。他们沉默寡言,眼神中带着沙漠子民特有的坚韧与对自然的敬畏。沿途景色逐渐变化,黑色的岩石减少,黄沙再次成为主调,但空气中那股硫磺金属味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纯粹干燥的沙土气息。

约莫半日后,眼前出现了一片小小的绿洲。几棵顽强的胡杨树环绕着一洼不算清澈但生命攸关的水塘,旁边散落着几十顶用驼毛和粗布搭成的帐篷。这就是“白驼”部族的栖息地。

刘臻的到来引起了小小的骚动。族人围拢过来,好奇地看着这个重伤的外乡人。老者,也就是部族的酋长,安排人将刘臻抬进一顶较为宽敞的帐篷,并唤来了部族中懂得一些草药知识的妇人。

接下来的日子,刘臻在部族的照料下艰难地恢复着。老酋长似乎看出他并非寻常旅人,但并未多问,只是吩咐族人好生照顾。部族用的草药很原始,但对于外伤和调理气血有些效果。更重要的是绿洲的水和相对安全的环境,给了刘臻宝贵的喘息之机。

他大部分时间静卧调息,运转烙印之力,配合“冰心丹”残留药力,一点点驱散体内的阴寒邪毒,修复受损的经脉。过程缓慢而痛苦,但好在“寂灭之触”的力量似乎因距离晶壁已远且无后继之力,逐渐被压制、化解。

期间,他与部族的人有了些许交流。负责照料他的是一位名叫“娜仁托娅”的少女,性格活泼,会说些生硬的通用语。从她断断续续的叙述中,刘臻了解到,“白驼”部族是一个很小的部落,世代居住在这片荒漠边缘,依靠有限的绿洲和狩猎、采集为生,时常要躲避“黑蝎子”、“沙狐”等马贼的骚扰,生活艰辛。

当刘臻身体稍好,能够坐起时,老酋长来看望他,带来了食物和清水。刘臻再次道谢,并试探着询问:“老人家,您可曾听说过‘赤龙脊’?”

老酋长正准备放下水囊的手微微一顿,浑浊却锐利的眼睛深深看了刘臻一眼,缓缓坐下:“年轻人,你打听那个地方做什么?”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凝重和警惕。

刘臻心中一凛,知道问对了人。他保持平静:“游历途中,听一些老商人提起过这个名字,说是西方一片奇特的山脉,心中好奇。”

老酋长沉默片刻,拨弄着地上的沙土,良久才开口,声音低沉而沧桑:“赤龙脊那不是好奇该去的地方。那是‘赤色死神’盘踞之地,是沙漠的禁地。”

“禁地?”

“嗯。”老酋长点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恐惧,“那是一片望不到边的红色山脉,像一条烧红的巨龙趴在沙漠上。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流星坠落在那里,带来了诅咒。山是红的,水是烫的,地是裂的,没有活物能长久生存。白天热得像火炉,晚上冷得像冰窖,还有地底传来的怪声,像龙在呻吟。进去的人,很少有能出来的。”

刘臻仔细听着,这与晶壁画面中那片赤红山脉的特征吻合。“那里有没有关于一种特别的、淡黄色石头的传说?”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随意。

老酋长皱起眉头,思索了更久,最终摇了摇头:“石头?赤龙脊除了红石头,就是各种怪石头。淡黄色的没听说过。我们部落的老人传下来的话,只是警告后人远离那里,说那里埋藏着远古的愤怒,惊动了会带来灾祸。”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刘臻,“年轻人,我看你身手不凡,但赤龙脊的凶险,不是靠武功能抵挡的。那是大地本身的怒火。”

刘臻默然。老酋长的话证实了赤龙脊的存在和极度危险,但关于“共鸣之石”的具体线索似乎并未在这些小部落中流传。这也合理,如此重要的东西,其信息必然更加隐秘。

他又旁敲侧击地问了问关于“石肤部落”和黑石山脉深处的事情,老酋长表示只知道黑石山脉邪门,有去无回,对石肤部落则毫无印象,年代太过久远了。

在“白驼”部族休养了约七八日,刘臻的内伤终于稳定下来,虽然距离痊愈还差得远,但已能自如行动,内力也恢复了三四成。他心中挂念着赤龙脊的线索,也知道此地不宜久留——灰袍客背后的势力绝不会善罢甘休,随时可能追踪而至。

他向老酋长提出辞行,并再次感谢部族的救命之恩。老酋长没有强留,只是郑重地告诫他:“向西的路不好走,要穿过‘流火戈壁’,那里比黑石山脚下更热更干。如果如果你一定要去赤龙脊,记住,沿着干涸的‘火龙河’古道走,或许能稍微好一点。但千万小心,看到红色的沙暴,立刻找地方躲起来,那是‘赤龙’在呼吸。”

老酋长还让娜仁托娅给刘臻准备了充足的水和耐储存的干粮,以及一件防沙的斗篷。这份质朴的善意,让刘臻心中温暖。

告别了“白驼”部族,刘臻再次独自踏上征程。回首望去,那片小小的绿洲在无垠黄沙中如同沧海一粟,却承载着生命的顽强。他紧了紧身上的斗篷,辨明方向,向着西方那片被老酋长称为“流火戈壁”和更远处的“赤龙脊”,迈开了脚步。

每一步踏在滚烫的沙地上,都仿佛能感受到远方那片赤红山脉传来的、灼热而危险的呼唤。共鸣之石就在那里,而等待他的,将是比黑石山脉更加严峻的考验。他摸了摸怀中温润的玉片,眼神坚定。无论前路如何,他已没有回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