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新还珠格格之燕泰情 > 第17章 妹妹满一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乾隆二十九年二月廿八,杏花比去年更早开了三日。

坤宁宫东暖阁一早便撤了毡帘,只用鲛纱隔住风,纱上映着花影,像给满室描了层淡粉。

衔杏今日整岁。小燕子——如今该叫燕卿——亲手把妹妹抱到妆台前,拿胭脂在额心点了个杏红圆印。衔杏不怕生,反攥住姐姐一缕发,咿呀地笑,露出四颗小牙,像一排小小珍珠。乳娘在旁看得直念佛:“二公主这笑模样,活脱脱又是当年大公主。”

景娴昨夜便没合眼,亲自督着御膳房蒸“福寿杏酪”、烤“鸳鸯杏酥”,又命宫人用杏绞缬绸扎了十二只彩球,挂在暖阁檐下,风一过,满院叮咚作响,仿佛替小囡唱寿。

巳初,乾隆着常服而至,袖口仍卷得老高,怀里却抱着一只錾银玲珑转球,里头坠着三颗金铃铛,一步一响。他把球递到衔杏怀里:“朕的闺女周岁,当有个会响的好玩意。”

乳娘忙铺下大红氍毹,摆上“抓周”什物:金册、玉笛、小弓、胭脂盒、杏花枝……竟还有一只极小的翡翠算盘,是燕卿特意从内务府讨来,说要看看妹妹将来会不会算“姐姐几时出宫去玩儿”。

众人屏息。衔杏坐在红毯中央,先抓胭脂,再抓杏花,最后却抱住那只算盘不肯撒手,小手拍得啪啪响。乾隆大笑:“好!朕的女儿,先爱红粉,再爱花香,还会理账,比朕强!”

景娴抿嘴,拿帕子掩了笑意,却听外头传报:“太皇太后赐礼到——”

两宫嬷嬷捧着一只剔红雕漆方匣进来,匣盖一启,里头竟是一顶极小的金凤冠,冠顶一颗拇指大的南珠,映着杏影,竟像把春色都锁在里头。太皇太后懿旨:“杏冠压鬓,愿我重孙女一生被春恩护住。”

燕卿跪接,又替妹妹叩头,额心那一点胭脂被日头照得亮亮的。她忽想起去年此时,自己尚未有名,如今却已能在玉牒上为妹妹写“胞姐艾杏影”五字,心头一暖,鼻尖却酸了。

午后,乾隆命在御花园绛雪轩开宴。轩外老杏树开得正好,风一过,花瓣旋进轩内,落在寿席上。乐工吹起《杏花天影》,却是燕卿亲谱的曲——去年她吹笛到半夜,只为把这一句“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写进妹妹的周岁礼。

衔杏坐在皇阿玛膝头,小手乱拍节拍。乾隆一时兴起,把女儿高高举起,让她去够枝上的花。花瓣落在衔杏的杏红小袄上,也落在乾隆的鬓边,竟像父女同戴花冠。燕卿在旁看着,忽然想起民间一句话——“女儿是阿玛前世栽下的杏花”,眼里便起了雾。

宴罢,宫人抬出一只大朱漆盒,说是长公主备的“暗礼”。盒盖一开,里头竟是一只通体雪白的猫,颈系杏红丝带,丝带末端坠着块小玉牌,刻着“雪奴”二字。燕卿把猫抱到妹妹怀里:“让它替姐姐陪你长大,省得你一个人,像……像我当年。”

衔杏不怕猫,反揪住猫耳,笑得咯咯。雪奴眯眼,尾巴一甩,扫过燕卿的手背,像在说“晓得啦”。

日落时,景娴抱衔杏去歇午。燕卿独留在绛雪轩,倚栏吹笛。乾隆悄悄折回,站在她身后,听她吹完最后一个长音,才开口:“燕卿,你皇额娘让朕传句话——‘长姐如母,你今日做得极好。’”

燕卿回头,鬓边步摇的金凤衔珠在夕阳里晃出一道亮线。她轻声道:“皇阿玛,女儿想把今日这支曲子,也录进玉牒,就写在妹妹生辰底下。日后她大了,若有一日不快活,便翻开看看,知道那年杏花天影里,有人替她吹过一整首春。”

乾隆颔首,伸手替她扶正步摇,指尖碰到那支杏花簪——正是去年此时他亲折给她的那一枝,如今已风干成琥珀色,却仍带着香。

“好,”皇上声音低而稳,“从此我儿之名,与杏花同春。”

风又起,花瓣纷纷,落在燕卿袖口,也落在她新写的那行小字上——

“乾隆二十九年二月廿八,二公主衔杏周岁,长公主艾杏影亲谱《杏花天影》以贺,永为家牒。”

燕卿正沉浸在这温馨的氛围中,突然,一名小太监神色匆匆地跑来,跪地禀报:“长公主,永和宫的令妃娘娘派人来传,说有要事相商。”燕卿心中一紧,不知令妃所为何事,但还是应了下来。她向乾隆告退后,带着几分忐忑前往永和宫。令妃端坐在主位上,见燕卿进来,微微一笑,却让燕卿觉得这笑意不达眼底。“长公主,今日衔杏公主周岁宴办得极为热闹,本宫特为二公主备了份贺礼。”说着,示意身旁的宫女呈上一个锦盒。燕卿打开一看,是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项链。

令妃接着道:“本宫想着,日后衔杏公主长大了,定是个美人,这珍珠正配得上她。”燕卿谢过令妃,心中却暗自揣测,这令妃突然这般示好,怕是另有目的。待从永和宫出来,天色已暗,燕卿望着漫天星子,暗暗下定决心,定要护好妹妹,不让她受一丝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