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后,两锅大锅菜都做好了。
简述让贺远海拿了几个海碗过来,每样菜都盛了一些出来。
因为猪耳朵和猪舌头不过,简述就留下了。又剩了一大碗猪肉头出来。
当然,简述也没忘单独给胡铁柱留了一份,冷热菜分开装的,放在了橱柜里。
剩下的菜,被贺远山盛在了大号的铝盆里。
这种铝盆几乎跟灶台上的铁锅一样大,是前段时间,简述采购家具时,在旧货市场淘的。
盆子的底部还有修补过的痕迹,虽然不美观,但胜在实用,简述一口气买了七八个回来。
因为,简述打算自己做豆腐、晒大酱、腌泡菜……做这些少不了大号的容器,所以才会多买了几个回来。
也幸好,简述多买了几个大号的铝盆,不然就算想给后边送饭,都没有家伙事。
这种铝盆本身就很沉,加上菜,一个盆足有七八十斤的份量。再加上铝盆本身就很宽,一个人只能拿一个。
简述用干净的白色纯棉包袱皮,包了二十几个馒头,放在背篓里。又洗了几个空碗和一把筷子,放在背篓里。
简述背着背篓,端着焖土豆,走在前面。
贺远山端着土豆焖豆角,走在中间。
在他身后是贺远海,他端着凉拌猪头肉。
沙满仓拎着两个放温的大水壶,走在最后面。
在他身前,小春妮迈着小短脚,一蹦一跳地,参与感十足。手里还抓着半个馒头,时不时地啃上一口,不要问为什么一边走路一边吃,问就是小春妮饿了。
一百多米,就算简述他们手里拿着东西,顺着连廊走到农庄门口,也就是一两分钟的事。
农庄这边跟下午一样,有几个战士守着,但不是之前见过的那几位了。
老可是老齐头吩咐过了,站岗的战士看见简述他们过来,并没有惊讶,而是冲着院里喊了一声。
不一会儿,就有七八个战士小跑着走了出来,动作利落地从简述他们的手里接过东西。
简述把身后的背篓拿下来,交给了一个战士,说道:“这里面是馒头和碗筷。”
战士点了一下头,就接了过去。知道这是简述给老齐头他们准备的。
东西送到了,简述他们就回了前院。
忙活了一天,不仅简述,就是其他人也都是饥肠辘辘的。
厨房太热,几个人一起动手,把饭菜摆在了东厢房的厅里。
简述洗了杯子,拿了一瓶散白出来,给贺家兄弟一人倒了一杯。
简述端起酒杯,跟贺家兄弟的杯子碰了一下,喝了一口酒,才说道:“谢谢你们过来帮忙,如果就我和满仓两个人,还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呢?”
贺远山为人老实,不太会应付这样的场合,他无声地笑了笑,喝了一大口酒。
他在外面扛货,一般都是搬搬抬抬出大力的活计。工作一天,浑身都痛,喝点酒,身上就能轻松一些。
只是家里的生活费有限,十天半个月才能喝上一回,一回才二两,还得跟他爹和弟弟分着喝。
简述今天直接给他倒了一杯,桌上又都是硬菜,虽然忙活了一天,但这点活除了熬人真的一点也不累。
贺远海就比他哥灵活多了,他说道:“简哥这么客气做什么,咱们是邻居,邻居之间本就该相互帮衬着,再说我和我哥在外面忙活半个月,也吃不上这么丰盛的饭菜啊。”
简述跟他一碰了一下杯子,说道:“那也得谢谢你们……”
小春妮扭着小脑袋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小声问道:“叔,春妮儿的肚肚饿了,想吃香香的肉肉。”
沙满仓见她打断了简述的话,不轻不重地拍了她一下。
小春妮转头看向沙满仓,不明白哥哥为什么拍她,却听话地安静下来。
简述放下杯子,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发,对沙满仓说道:“春妮儿还小,慢慢教就是了。”
然后,他对小春妮说道:“春妮儿是不是饿了,我们吃饭好不好?”
小春妮的注意力,立即转移到吃饭上,她拍着小手用稚嫩的声音,欢呼道:“吃肉肉,吃肉肉……”
简述给她签了一块嫩嫩的猪头肉,然后对大家说道:“来来来,都别客气,一起动筷子。”
这个年头,就是过年也不见得这么丰盛。
大家相视一笑,就动起了筷子,所有人的目标都是肉。
就连小春妮也吃的满嘴流油。
简述吃得不慌不忙,一口酒,一口肉。日子虽然不如源生世界方便,但过得却很充实。
大家吃的正嗨呢,就听屋外有人喊道:“简……简述同志。”
简述转头看去,就见错暗的院子中,站着一个穿着老头衫的短发中年男人。
简述的双眼一眯,这个人他认识,就是住在95号院的一大爷易中海。
只见,易中海手里拿着一只巴掌大的空碗,表情尴尬地站在院子里。
这是……上门要肉来了?
易中海见简述看过来,就往前走了几步,说道:“简述同志,能麻烦你出来一下吗?”
简述放下筷子站起来,走了出去,问道:“你是……易师傅吧?这么晚了,过来有事?”
易中海拿着碗的手一颤,犹豫半晌才说道:“就这么会事……我们院里住着一个聋老太太,今年七十多岁了,是个五保户……她闻着你们这边烀肉的香味了,想要点尝尝味道……”
95号院,谁家做了好吃的,都要给老太太端一碗过去,这就养成了聋老太太说一不二的性子。
今天简述他们烀猪头,从焯水开始,聋老太太就出了屋子,先是在院子里转悠,想知道是谁家这么奢侈,不年不节的动荤。
结果院子里没发现,她就出了院子,顺着味走到了97号院。
老齐头去了后边。聋老太太过来时,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外院的贺家和胡家都关了门休息。
聋老太太就径自进了院子。简述他们都在厨房忙活,谁也没注意有人进了院子。
聋老太太也聪明,她就悄悄地在垂花门外,伸着头往里望。
虽然没有看见厨房里做的是什么,但味道是骗不了人的。
聋老太太在门口站了一会,就杵着拐棍走了,一来一回谁也没有惊动。
刚才易中海的老伴一大妈去给她送饭,聋老太太就让一大妈上旁边的院子里,给她要碗肉。
一大妈跟这边不熟,话都没说过几句,实在不好意思张这个嘴。
可聋老太太态度坚决,她只能回家跟易中海说了一声。
易中海自认还有些面子,就拿着碗过来了。
当然,这个碗就是平常吃饭用的那种小碗,并不是贾家的那种大海碗。
若是他敢拿着大海碗过来,只怕简述连理都不带理他的。
易中海过来也是一时的冲动,真进了院子,他的面上多少还是有点尴尬的。
毕竟双方真的不熟,上次见面也不算太愉快,易中海在院子里站了好一会才出声叫了简述。
毕竟,讨饭都讨到隔壁院子了,说出去都让人看不起。
简述却没说什么,直接接过了他手中的碗,转身进了屋子。
在大家的目瞪口呆中,装了半碗猪头肉,半碗猪舌头,最上面还放了一大筷子的土豆焖豆角,一碗菜装得高高的。
简述小心地端着碗,还给易中海,笑着说道:“易师傅你看这些够不够?”
易中海双手接过碗,小心地捧着,见碗里满满当当地,肉也不少,不好意思地说道:“够了够了,谢谢你啊简述同志,老太太岁数大了,就是嘴馋,给你添麻烦了。”
简述说道:“没事,不是有句老话……老小老小嘛?人上了岁数免难任性些。您快回去吧,这菜有凉有热的,时间长了容易坏。”
说完,简述就转身进了屋子。
易中海端着那碗菜,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才转身慢慢地走出院子。
其实,他今天过来,还想打听另一件事。
前几天,他听说简述接了派出所看门的老齐头回来奉养,还收留了一对无父无母的孤儿。
不仅给置办了家具、脱衣,还把老齐头当亲爷爷一样照顾,对两个孩子也很好,虽然穿的不体面,但脸色明显地红润了起来,一看就知道吃喝不愁。
几家人凑在一起一点隔阂都没有,就像一家人似的,亲香的很。
他就想过来看看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他也想跟钱主任说说,能不能让自己也搬到这边的院子里住。
他今年都46岁了,也是时间考虑养老的问题了。
刚刚过来时,发现老齐头不在房门,还以为他在这边吃饭呢,所以没打呼就进了院子,就想看看老齐头的真实生活。
谁知在前院也没看老齐头,饭桌上也没有,易中海的心里就有些打鼓。
他看得出来简述似乎不怎么待见他,但面对聋老太太的无理要求,简述还是同意了。
易中海就有点动心,他打算多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如果简述会读心术,一定会说一句:您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