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两个灵魂合而为一。仿佛是一个无所安放的灵魂终于有了归处,眼前的世界在简述眼中无比的真实。比上次蓁蓁进入空间引发空间升级后的感观还要真实。
虽然在简述的潜意识中明白,这里不过是一个从电视剧中衍生出来的世界。但,谁又保证,自己的人生会不会是他人眼中的故事。
只是这故事可能是波澜壮阔,可能是幸福美满,可能是平平淡淡,可能凄惨苦难?……也可能是半途而废。不管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才是真谛。
他是多么幸运,才有机会比其他人多活几辈子。
可能是两个相似的灵魂融合成功,也可能是空间升级完成。
简述只觉得浑身轻松,时不我待的紧绷感也消失了。
掩眼的白雾全部散去,身边的人,发生的事,也不再只是任务。
从今以后,他就是这个世界的“简述”了,一个父母兄长为国牺牲的孤家寡人,红星轧钢厂一个普普通通的采购员。会打猎,会钓鱼,会刺绣,略懂医理,精通钳工技术,擅长手工制作。
上一世他学会了刺绣和简单的医理,为华国带回了大量珍稀物种和资源。
这辈子,在天道的加持下,让他拥有了高端版的钳工技术,可以说以他现在的技术,考个八级工也不差什么的。
再加上他本身就喜欢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机关,小物件……他完全可以抛开任务的桎梏,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之后的天灾,也许能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机遇。
念头通达的那一瞬间,简述的身上闪过一道白色的光芒,就像是月光无意中照在了简述的身上,又立即被云层挡住。
只是这一闪而逝的异样,还是被人看在了眼里,寂静的室内响起一声轻轻地抽气声。
直到这个时候,简述才发现这室内不只他一个人的气息。
他转过头,就看见黑暗中,一闪一闪的红光。简述试着问道:“老爷子?”
老齐头用力眨了眨眼睛,想知道自己刚刚是不是看错了,有一瞬间他好像看到简述在发光。
看见简述回头,他才用独特的烟嗓,轻柔地问道:“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肚子饿不饿?”他强行让自己忽略刚才那一闪而逝的异常,只当是自己看错了。
简述摇了摇头,怕老齐头看不到,又说道:“好多了,下午的时候是我失态了,让你们担心了。”
老齐头将烟袋句子在炕沿上磕了磕,说道:“我倒是没事,年纪大了,见得多了。就是把满仓和春妮吓得不轻。春妮跟着哭了一晚上,还是新来的林大夫出手,才止了哭声。”
简述问道:“林大夫?”
老齐头说道:“新来的住户,就是上次跟你说的中医馆的坐堂大夫,是个女的,叫林雨桐。她男人是研究所的研究员,来京市开会,顺利收拾一下屋子。”
“林雨桐?”简述觉得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于是问道:“老爷子,她爱人叫什么知道吗?”
老齐头说道:“我记得好像叫什么尹……尹震?对就是这个,这两个字合在一块,叫起来还挺绕口。”
简述心神一震,喃喃地念道:“尹震,尹震,尹震……”
会是他吗?应该是吧,毕竟他的爱人叫林雨桐。这个时间段,尹震应该快五十了。可听老齐头的描述,这对夫妻的年龄至少年轻了十岁。
名字对得上,年龄却对不上。跟这个两个身份符合的,只可能是“林阎王”那一世。
他本来想问问蓁蓁,昨天搬过来的林雨桐和尹震夫妇是不是他想的那对夫妻,却发现企鹅空间的升级还没结束,联系不到人。
简述又想问问丫丫,同样也联系不上它。这才想起来,为了能让丫丫和小五跟着蓁蓁修炼,他将他们留在企鹅空间里了。
幸好位面交易系统的人性化设置,系统精灵闭关,不影响系统使用,否则他就要抓瞎了。
小五?算了,这个小废物指定也在沉睡中。
联系不上丫丫和蓁蓁,简述就这事暂时放下了。
若真是他们夫妇……简述的心中涌现一种奇特的情绪,这种情绪的名字叫“踏实”。
就像是在上一个任务中,知道大胖橘是“雍正”时,一样的踏实,一样的安心。
虽然不是这个“他”,不是同一个人,但灵魂的相契度却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以上。
相似的灵魂,不同的际遇。能力也不是正史上的“雍正”能比的。
简述能跟“雍正”合作一世,就能跟“他”合作一生,何况还有林雨桐这个外挂在。
所以,但愿是他们!
知道简述没事了,老齐头就回了外院。简述让他在正屋凑合一晚,他都不愿意,非得回自己房间不可。
老齐头走后,简述又在炕上躺了一会儿,可能是睡饱了,怎么也睡不着。
所幸,就开灯下炕。他想先将放着父母的遗物收起来,“简述”的感情太丰富,他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装着东西的箱笼。
他知道这东西丢不了,只可能是有人给藏了起来。一定是有人怕他睹物思人,总是沉浸在悲伤中出不来,这才不想让他再看见那物件。
藏起来就藏起来吧,简述也不急。
他从一堆包裹里,将装着父母和哥哥的包裹找出来,单独放到了西耳房里。
又将装着自己东西的包裹打开,找出自己小时候的衣服。
摸了一把不知不觉中落下的眼泪,简述含着眼睛笑了起来。
他想起小狗子为了给他送饭,摔了一跤,碰掉了门牙。
想起临家的姐姐为了给他省一口吃的,自己却饿得晕倒。
想起自己父母被大兵逼迫,失了工作,也没把他交出去。
想起自己的二哥,还一度想顶替他,跟着那个大兵去,只为了不让双方再祸害自己家,祸害自己的弟弟。
若不是解放军来的及时,他们一家未必能看到最后的光明。
所以父母和哥哥才会在面临危险时,义无反顾地冲上去,只为回报这份永远也报答不完的恩情。
如今只剩下他一个,这恩他还要继续报下去,直到闭上眼睛的那一刻。
所以,他从来不是一个人,他的背后有成千上百的亲朋好友。所以他要在京市活出个样来,要能在灾年庇护他的恩人。
深吸了好几口气,简述才稳下不停翻涌的情绪,尽量让自己不去回忆那些“经历”的过往。
从包裹中,将自己穿不了的衣服和鞋子挑拣出来,打算明天拿给沙满仓和胡铁柱。
如今这个年月,能“捡”到哥哥姐姐的旧物件,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有多少人家买不起面料,出门办事连没有一套体面的衣服都没有。
在农村,有些人家连能遮体的破衣烂衫衣服不都没有。
甚至在更偏远的地方,一些百姓家中,全家十几口,却只有一套破布麻衣。就这还是谁出门谁穿,其他人只能光着身子蜷曲在炕上。为了遮羞,身上也能用稻草或树叶覆盖。就连睡觉用的被子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
有的人家,连补丁都补不起,用麻袋塞满上芦花,充当棉被。
小时候,简述曾经听过一个故事。
说是农村有户人家为了儿子结婚,跟邻居借了一双鞋。到了晚上儿子也舍不得脱,穿着鞋子就上了炕了。
他娘问他为什么不脱鞋?儿子说:“这鞋明天就还了,他得抓紧时间多穿一会儿,不然就吃亏了。”
如此可见,当时的物资匮乏到了什么程度。
将给满仓兄妹的东西整理好单独放到一边的书桌上。
其他的包裹都是大件,里面有母亲的嫁妆箱子和父亲的工具箱。也有哥哥们的东西,多是衣服被褥,还有一些小物件什么的。
为了打包方便,都是用大箱子装着小箱子。现在也没地方放,就暂时不打算动了。打算明天找贺家兄弟帮忙先抬到西耳房,然后再收拾,免得磕碰到。
而且,如果真是那两人,自己能不能住这个正屋还两说呢。
虽说不是同一个时空的,但有那对夫妻在,自己能借力的地方可就多了。
不过,这都是见面以后的事情了。
反正也睡不着,简述就去了厨房,打算给自己做些可口的早餐。
顺便还要煮几个鸡蛋,敷一下红肿的眼睛。
简述先去晾晒房那边抓了一把晒好的红枣、黄瓜干和茄子干。
这几天他不在,满仓他们又晒了两筲箕的萝卜干。
本想再拿一条腌肉的,却发现原本挂在梁上的肉没有了。这才发现,好像他上次采购回来的芸苔也只剩了两把。简述知道这些东西只可能是老齐头处理的。
拿好东西,简述下了楼,走出暖房时,简述还不忘关上了暖房的灯,然后去了厨房。
将手里的东西放在调理台上,他打开厨房里的厨柜,盘点了一下家里物资。家里的大米、白面都没怎么吃,还多出了二三十斤。
接着,简述开始动手做早餐。
简述拿出一把小葱洗净,一部分切成葱沫,一部分切成葱段,放在一旁备用。
然后取出一块六十克左右的姜,切成丝。再取三到六克的干花椒粒。
取一个干净的空碗,将葱段、姜丝和花椒粒放在碗里,加入四百五十克的凉开水,浸泡出葱姜水备用。可以按一斤肉配一两葱的比例准备,喜欢吃葱的可以多放些。
接着在面盆里倒入了三斤白面。又取出一个空碗,在碗里倒入九百克的温水,水温要控制在二十度或二十五度左右。
在温水中加入适量的白糖和干酵母,等白糖和酵母化开后,开始和面。面团和好后,在面盆上面盖上竹帘,在室温下醒发60分钟左右。等面团发酵到一点五倍大小,面团内部出现小蜂窝的状态,就可以使用了。
然后又拿出一个面盆,在盆里倒入一千二百克的面粉。在面粉中加入十克酵母粉,十克白糖,两个鸡液,一把葱花和七百克的温水,和成光滑的面团。
将面团分成小面剂子,用擀面杖擀成圆形的饼胚。将笼屉扣在饼胚上,等待醒发。
趁这个空当,简述开始调肉馅。
从偏厦下的梁下拿下网兜,将里面的里脊肉拿出来,又切了一斤的野猪肉。
将三分肥七分瘦的肉剁成肉馅,肉馅不要剁成肉泥,要有颗粒的肉沫最好。
然后在肉馅里加入适量的盐、糖、胡椒粉、酱油。趁着厨房里就简述一个人,他从空间里拿出一瓶蚝油、一瓶生抽和一袋鸡精,加了适当的份量在肉馅里,味道一下子就提了上来。
将拿出来的调料收回到系统的储物格里。然后用筷子,朝着一个方向搅拌肉馅。边搅边慢慢分几次加入葱姜水。直到肉馅上劲,抱团不散,放在一旁备用。
接着将黄瓜干和茄子干放到水龙头下面冲洗干净,再放入凉水中泡发一个小时。
接着他开始准备拌菜的调味汁。
先准备的是拌黄瓜干的料汁。按二百克的黄瓜干泡发后开大概有一斤左右的。取出一只干净的空碗,放入十八克的盐,十克味精,十克糖,五十克蒜沫,八克香油和辣椒油适量。若想要提升小菜的口感,可以再放入十五克的芝麻。
其他的调料搅一搅就看不见了,芝麻却不行,所以简述就没放。
再来准备的是拌茄子干的料汁。再准备一只空碗。碗中倒入适量的醋、酱油、盐、糖、香油和麻油。然后将三到六瓣蒜,剁成蒜沫。葱切成碎,备用。制作早餐配菜时,蒜沫就可以少放一些。
准备好配料,简述开始掏米做早餐粥。
将南瓜的外皮和内瓤去掉,切成小块,放在一旁备用。
接着取出小米淘洗干净。这个时候粮食里面会有一些杂质,如米糠和砂子。所以淘洗时一定要注意。
然后,在锅里加水,烧开。煮粥用的米和水的比例一般在一比十五。若是只有两个人吃,大约只需要八十到一百克小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