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快穿:敛财人生之无限资源 > 第104章 四合院-美味的早餐(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4章 四合院-美味的早餐(二)

水烧开后倒入小米,换中小火继续煮。水开下米煮出来的粥不仅黏稠,还不粘锅。煮粥时人不能离锅,以免扑锅,浪费米油。

当煮到水米交融,没有完全浓稠的时候,将南瓜丁下入粥里。大约10分钟后,南瓜成熟,小米粥也变得黏稠,就可以关火了。

煮好了粥,就可以开始继续制作小笼包了。

将发好的面团排气后,切块,搓成条。再分成十五克大小的小面剂子,然后在面剂上覆盖上半干的屉布,醒几分钟。

醒面时,将剁好的葱花拌到肉馅里。然后拿起一个面团,也需要擀面皮,用手指把面皮四周捏薄捏开就行。

在捏好的面皮上填上肉馅包起来。一般肉馅和面皮的比例是一比一,简述准备的这个面皮是十五克左右的,所以肉馅也是十五克左右。

将包好的小包子摆放到蒸笼里,盖上盖子,继续在室温下醒发十五到二十五分钟。

这个时候饼胚已经醒发至两倍大小,即可继续加工。

简述换了一个灶台,将火点燃。在锅中刷油预热,然后放入饼胚,小火烙至两面金黄,按压回弹就可以取出。

将做好的葱花饼,放在灶台上保温。灶下留小火。

简述将泡发的黄瓜干和茄子干捞出,挤干多余的水分,分别放入海碗里,倒入准备好的料汁。然后,在茄子上放好蒜沫。就着刚刚烙饼的锅,倒入适量的油,等油热后放入葱末,小火煸炒,泼在蒜泥上。将小菜拌匀,放到调料台上。

简述将锅洗净,添上凉水,放入十个鸡蛋,灶下转大火煮开,再小火煮十五分钟。

将煮好的鸡蛋捞出,再锅里添上水,再次大火烧开。然后,将醒好的包子连蒸笼一起,放到锅上,用中火蒸十分钟左右。关火后,焖两分钟即可。

……

天光微亮时,一股浓郁地肉香飘满院子。

沙满仓揉着眼睛下床,闻着味“飘”进了厨房。

简述正用手绢裹着鸡蛋敷眼睛,看见他进来,问道:“这么早就起来了?是肚子饿了?”

听到简述的声音,沙满仓一下子就清醒了。他放下揉眼睛的手,难得小儿态地扑进简述的怀里,紧紧地抱着他,哽咽地叫道:“叔!”

简述回抱着他,一手抚摸着他的头发,安慰道:“没事了,没事了,是叔不好,吓着你了。”

沙满仓摇了摇头,闷闷地说道:“叔,以后不管你去哪儿,我都陪着你,我们永远不分开。”

简述笑着说道:“傻话,叔得上班,还要外出采购物资,哪能总在一起。”

沙满仓抬起头,眼泪汪汪地说道:“那我也要跟着,反正我就是要跟你在一起。”

简述说道:“那春妮儿怎么办?我们总不能带着她下乡吧?而且叔还等着你上高中,考大学呢。你也不能总是在家里闲着,我不是让你把以前的课本都捡起来吗?等过段时间我这边的工作稳定了,还要考你呢,你可不能让我失望啊。”

沙满仓也知道简述是为了他好,于是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叔,我会努力的,绝不让你失望。”

简述站在厨房门口,继续用手绢裹着鸡蛋揉着红肿的眼睛。

洗漱完,沙满仓坐在煤炉子前面,用大号的水壶烧开水。顺便跟简述絮叨这几天院子里发生的事情。

沙满仓说道:“郑三叔又送了两车腐土过来,都堆在外院的空地上了。贺老太太说土层太薄种不了菜,还让山子哥跟海子哥一起,用最细的筛子把土过了一遍,拌了草木灰进去。老太太说这个时间可以种点生菜和菠菜,如果土层再厚一点还也可以种一茬萝卜和白菜。”

简述说道:“这两天我抽空把种子处理一下,外院的土层薄,种点菠菜和生菜也行,等我再找些上海青的种子回来,这种小青菜播种后三天就可出苗。”

菠菜和生菜的种子为了保证出苗率,播种之前需要浸种催芽。

菠菜种子有硬壳,一般都是用二十到二十五度的温水浸泡,浸泡的时间大约在十二至二十四小时。捞出的种子需要用湿布包裹,放在十五至二十五度的环境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冲洗一至两次,三五天露白后即可播种。

生菜的种子需要放到二十五度的温水里浸泡八至十个小时;之后捞出洗净,将之放到一个湿润纱布袋里,再放温度为十八至二十二度的恒温环境中,闭光催芽三至五天,当种子露白率达到七成以上时,即可进入播种环节。

上海青的种子也要用温水浸泡二到三天催芽,待种皮软化后晾晒一到两天,直至种子露白,即可播种。而且上海青耐寒性强,冬季无需防冻措施。

简述想了想又说道:“咱们人少,忙不过来,老太太要是想种就让她种吧。”

沙满仓应了一声,就说起了第二件事。他说道:“黄木匠昨天把暖房里需要的草垫子和木架子送了过来。老爷子让他把东西都放到后面的农舍里了。我听老爷子意思,好像暖房这边他另有用处。”

一开始,简述将戏楼改成暖房和晾晒室,是因为到这个院子可能会搬进来一些“外人”。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某些特性,这才想着将戏楼改成暖房和晾晒室,免得被人抓着小辫子。

如今上面发了话,院子可以保留下来。虽然还是会有一些人搬进来,但那都是精挑细选的体面人。戏楼单层的占地面积就接近一千二百平方米,两层就是两千四百平方米。

这么大的面积如果只做暖房和晾晒室确实可惜了。如今,这戏楼完全可以改成活动室。若是简述的想法能够实现,也可以改成教室或图书馆。

相信有了子任先生的亲笔信在手,保住一些东西还是能够做到的。

沙满仓又说道:“黄师傅还让我跟你说,你订制的实木隔断已经做好了。前院的隔断用得是一水的紫檀木。中院正房用和后院正房用得是黄花梨木,厢房用得是红酸枝木。除了你的房间,其他房间节后就可以安装了。”

简述说道:“好,我知道了。”

沙满他跟简述说胡三毛和胡根生夫妻搬走了。他们是这个礼拜三搬走的,就按之前说过的那样,搬到了第一机床厂的家属区。

简述忍不住问道:“那铁柱和春花呢?”

“他们俩还在原来的屋子里住着呢”,沙满仓用火钩子捅了捅煤炉子下面的炉盘,让燃烧后的碎煤落到炉底。说道:“胡叔搬走的那天,钱主任也过来了。按着断亲协议,分了家。又另外帮铁柱哥多要了两张木板床、五斤玉米面、十斤白菜和一小罐咸菜。”

简述将揉眼睛的鸡蛋在门框上磕了磕,然后剥了皮吃掉。用鸡蛋揉了足足十五分钟,眼睛的红肿才消退。虽然还能看出哭过的痕迹,但总算不是一副显眼包的样子了。

简述想了想说道:“钱主任有没有说,打算怎么安排他们兄妹两个?”

沙满仓说道:“钱主任的意思是让他们暂时在这边儿住着,等有合适的地方了再安排。但我看铁柱哥样子不是很想搬,这两天总是跟老爷子打听你什么时候回来。”

简述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沙满仓又说道:“钱主任前两天过来送你的粮油证,还帮你把九月份的配额领了。老爷子让她把家里的肉和蒜苔拿走了。”

沙满仓顿了顿,又担心地说道:“叔,钱主任的意思是说这个院子已经被上面征用了,可能连贺家也要搬走,……叔,那我们怎么办?”

简述摸了摸他的头说道:“放心,这事跟咱们没关系。这个院子房子多,空着也是浪费。自然要安排其他人住进来,你和春妮儿是钱主任安排住进来的,不会赶你走的。”

“对了”,简述想起什么似的说道:“我找了几套我小时候穿的衣服,一会儿你拿回屋去。你和春妮以前的衣服也别丢,洗干净了收起来,留着当个念想。”

沙满仓低着头,半天回了一声“嗯!”不管是谁做的衣服,都不由母亲做的衣服柔和,贴心。

……

直到吃早餐的时候,简述才见到心心念念地那对夫妇。

今天的早餐摆在东厢房,小春妮儿可能是被他吓着了,起床后就一直围着他转。

还时不时地看看他的脸色,只要他有一丝的愣神,就会扑上来,要抱抱给亲亲,十分卖乖。

尹震和林雨桐是跟着老齐头一起走进来的。

只是一个眼神的碰撞,简述就知道这就是他“知道”的那对夫妻。

虽然年龄对不上,但他们的眼神与其他人是不同的,他们的目光中透着看破一切的清明,和不惧任何困难的底气。

尹震的上身上穿着白色的衬衫,下身穿着黑色的长裤。可能是在家里的关系,两边的衣袖向上挽了两道,领口的纽扣也没有扣起来。整个人显得自然放松。

林雨桐穿着浅色的衬衫,配着一条宽松的浅色休闲裤。只是这种面料可不是这个时代该有的。

简述好奇地看着她,以“四爷”和林雨桐的精明,不该出现这样的纰漏才对,难道是试探?

那他们在怀疑什么?自己之前可从没见过他们。空间和系统也只是偶尔用一下,不像前辈们一个个肆无忌惮的。

老齐头一走进来,就给简述介绍。他说道:“小述啊,这两位就是林大夫和尹教授,你们认识一下。昨天多亏了林大夫,你可得好好谢谢人家。”

简述微微一笑,将手里端着的包子放在桌子上,招呼道:“尹教授和林大夫,很高兴见到你们。”说着主动地伸出了手。

尹震淡笑着与他的手握了一下,就放开了。林雨桐主动上前一步,握住了简述的手,笑着说道:“你就是简述同志吧,以后要请你多照顾了。”

简述意有所指地说道:“是我需要你们多关照才对。若是没有林大夫,我这会儿指不定在哪呢。”

林雨桐握着他的手,顺手给他诊了一个脉,说道:“脉相平和,不用吃药了。到底是年轻人底子好。”

简述说道:“林大夫、尹教授大家入座吧,有什么事我们边吃边说。”

众人落座。老齐头辈份最大,坐在主位。简述是东家,坐在老齐头的左下手。尹震和林雨桐坐在简述的对面。

小春妮这时候正粘着简述,所以坐在简述的身边。

这时,沙满仓走了进来,跟众人一一问好,就抱起小春妮儿,坐在了背靠门的板凳上。

接过简述递过来的鸡蛋,沙满仓说道:“叔,包子给贺家和胡家送过去了。老太太说她想要点生菜和小白菜的种子。铁柱哥问你什么时候有时间,他想跟你说点事儿。”

简述将剥好的鸡蛋放在老齐头的碗里,又拿了一个继续剥,问道:“他有说是什么事吗?”

沙满仓摇了摇头,说道:“没说。”

简述说道:“行,这事我知道了。一会儿吃完饭,你把种子找出来,我给老太太送过去。”

老齐头接话问道:“小述啊,铁柱那孩子找你可能是因为工作的事。你是怎么打算的?还是想让他进轧钢厂当临时工?”

“老爷子”,简述想了想说道:“我这次出门,从京市第一副食品厂拿到了一个带转正指标的工号,这个工号下面带着一间十来平的耳房。学徒工第一年的工资是十七块八毛四分钱。转正工资是二十一块八毛四分钱。出师后的工资是三十六块,每个月还有五块钱的奖金。房子的产权是厂子的,一个月的租金是一块八。转正后,房子可以转私产。这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若只是铁柱一个人,这个工号我就给他了。这样就算铁柱过两年结婚也没什么问题,至少有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就是离这边太远了。”

老齐头说道:“你是担心春花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