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洪武十五年,万国前来朝拜大明,盛况空前,大明国威彰显。

大明应天城外的海港,目前这处海港已经全面开放,每天从各处过来的商人络绎不绝,海运可比陆地上的运输方便多了。

“蓝将军回来了。”

“燕王殿下也回来了。”

这两位先后带着自己的船队回到大明,时间上只隔了三四天的样子,一个从高丽行省那边的方向回来的,一个是西洋方向回来的,有些不一样的是,蓝玉的船队虽然较为完整却显得有些狼狈,而朱棣这边就是真正的满载而归了。

燕王的船队上,不仅带回了大量的奇珍异宝,还有从西洋各国搜集到的各种新奇物品和特产。据说,他此次远航,不仅宣扬了大明的国威,还给大明增加了大量的海外领土。

蓝玉却是带回了一个消息,一个关于“日不落”帝国的消息,他们证实了“太阳永远不会落下的帝国”的可能性。

并且已经在实施了,十二万大明将士,除去那些牺牲在海上的,沿途留着驻守的,回来了不到一半人,尤其是蓝玉带出去的一百五十条大铁船,只回来了七八十条,“环球探险”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北美洲的时候,蓝班让那高应带近半的船和将士留驻在那边,算是初步占据了那些地方。

“这里有不少的麻桑树,又是落叶的季节,以后,这处地方就叫落桑基吧。”

这是当时唐和的原话,回来跟唐仨仁说起时,可把唐仨仁给惊讶得不轻,原来,那地方的名字,是这么来的?

朱棣和蓝玉归来后三个月,临近新年,整个大明都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各国使者携带着珍贵的贡品,出现在的京城街道,被安排在合适的时间前往皇宫觐见大明洪武大帝。

“天气有些冷了...”

唐仨仁第二次站在应天城的城墙上,远望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自豪之情,多少年了,我堂堂华夏就是要无敌于天下,已经无敌几千年了,后来若不是那鞑子硬生生的让我汉家沉沦三百年,再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我华夏也是应该永世屹立于世界之巅!

这个时候大明的强盛已经不仅体现在军事上,更在于其开放包容的文化和外交政策,吸引着万国来朝。

“已经有了盛唐强汉时期的模样了,当然,咱们大明,只会更加强大...以后,这个世界的人,将只会有一种语言,那就是汉语...”

此时的朱棣跟着朱标就站在唐仨仁身旁,这个时候朱标本来应该是在皇宫接受各国派来的人跪拜的。

“我眼里的大明,我汉家百姓眼里的大明,就应该是世界最强,汉人,将成为蓝星唯一的高等民族!这,就是我大明所有百姓的期望和,明义....”

“呜——”

一道长长的汽笛声远远传来,唐仨仁一行人转身,看向城外远处的秦淮河,河上再没有了以往的莺莺燕燕花花船船,有的只是各种大大小小冒着白汽的蒸汽船。

“当老百姓真正的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再没有人能够欺压我汉家儿郎,再没有所谓的贵族压在老百姓头上。”

唐仨仁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继续说道:“那时,我华夏才能真正称得上是盛世,才算是真正的崛起!看这秦淮河上的蒸汽船,它们不仅仅是船只,更是我们大明进步的象征,是汉家百姓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朱棣....”

大家伙正听着唐仨仁低声述说着未来伟大的大明,突然听到唐仨仁叫出朱棣的名字,朱棣愣了好一会,仁大哥这个时候唤他做什么?

“你的大哥朱标曾问过我,你当太子是不是更加合适?讲真,如果放在十五年后,一切没有改变的可能前提下,我确实会觉得你朱棣远比标总更适合当未来的皇帝....”

“年号我都给你想好了,永乐...”

这番话把朱棣吓得不轻,朱标却是一脸的平静,这件事他早就与唐仨仁聊过,让朱标在意的是唐仨仁的那句——十五年后,难道说,唐仨仁果然能够未卜先知?

唐仨仁当然不会说出正常时间线上会发生的事情,洪武十五年,正好是今年,老朱家的“大明不妙曲”本来是要在今年响起的。

不过现在么,不会了,所有老朱家的悲剧,都不会发生了,如此,朱棣自然不适合成为大明未来的永乐大帝了。

“呃,仁大哥你别笑话我了,父皇在我从海外回来时,已经问过我了,将来我是要封王封出去的,地方就在...”

朱棣左右看了看,发现这是在城楼上,可没有地图之类的东西,这时一个眼色极好的太监发现了朱棣的难处,连忙从袖中取出一张大明舆图,恭敬地递到了朱棣手中。朱棣接过舆图,指了指上面的一片区域:“就是这里了。”

唐仨仁闻言,目光扫了一眼朱棣所指,北美?那地方确实不错,虽地处偏远,却也是极好的地方。若朱棣真能封于此地,当然,唐仨仁还有更合适的地方推荐给朱棣。

历史的车轮已经因他唐仨仁而偏移,朱棣的命运,早就因此而改变。

“这里太远了,而且我觉得最适合你的,是在这里。”唐仨仁语重心长地说道,手指点向后世的澳洲。

北美那边其实只需要数个老朱的亲王,不管管理水平怎么样都能够占好,因为那边有土着啥的,那些土着什么的很有可能与华夏几千年前迁徙过去的那些人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只要沟通好,肯定好管理得多。

但是澳洲那边不一样,需要一个真正有能力的王国去掌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处地方的矿产,不是一般的多呢,未来的“日不落”大明,不管封地封到哪里都好,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就是矿产了。

人口什么的可以慢慢来,我汉儿郎们只要所有人都吃饱穿暖,不用上头管理者们催促也会让人口增长的。

朱棣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仁大哥这是在鼓励他,也是在提醒他,莫要忘了初心。

“多谢仁大哥,棣弟定不负期望,不负大明,不负万千百姓。”朱棣郑重地点了点头,将舆图重新递回给那太监,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回头就去跟父皇老朱说一下这事,北美那地方太远了,他要去澳洲。

朱棣兴冲冲的离开城楼,径直往皇宫那边去了,朱标示意其他人退下,唐仨仁愣了一下,知道朱标有事情要问他。

“老唐,你是神仙吧?”

唐仨仁怔了好一会,突然也明白过来朱标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这近十年的时间,你早就想问了吧?你父皇和母后早就问过我了....”

听到这,朱标同样怔了怔,父皇和母后早就问过这事?那么唐仨仁你的答案呢?

“这世上从来没有仙这一说,不过....不过,我确实知道一些你们不知道的事情,也掌握了一些你们没有的技术。但我并非神仙,我只是在梦里,去过一个你们未曾了解过的世界罢了。”

差一点就要说自己来自几百年后了,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这个时空的大明,不会再像几百年后那般了,所以,说不说其实都不重要了。

朱标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恍然,是“仙界”吗?“白玉京”说的不正是一处梦境?

“行了,别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不管我来自哪里,我的血永远是华夏汉人的血....”

两人在城楼上聊了很久,从两人开始认识开始,再到现在大明差不多真正做到了“五大洋皆来臣服”,朱标以前一直有一种直觉,那就是唐仨仁一直跟所有人都不一样,反正就是这么感觉的,而现在,他感觉唐仨仁彻底的成为了一位大明人。

直道,“皇上要见仁侯,太子殿下?”

朱标有些意外,老朱这是头一次邀请唐仨仁去皇宫,上一次还是唐仨仁受了重伤去过一次,可没有眼下这般的“正式”。

“一起过去看看吧,我还是第一次去皇宫....”

后世也去看过一眼,不过那时是要交门票的,如今大明江山无限,几乎全球为明,有些事情,唐仨仁或许还是要提醒一下老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