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

沉默。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安托万的额头又开始冒汗。

百分之七还不够?

他的胃口到底有多大?

终于,陈宇放下了咖啡杯。

“勒梅尔先生。”

“我要百分之九。”

“什么?”

安托万几乎是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失声叫道,“百分之九?陈先生,这……这不可能!出版业没有这个先例!这完全打破了规则!”

常规的版税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顶级作家才能拿到百分之七。

百分之九,这意味着出版社除了成本,几乎赚不到任何钱!

这简直是疯了!

陈宇却依旧淡定,他靠在沙发上,双手交叉,好整以暇地看着对方。

“勒梅尔先生,规矩是用来打破的。尤其是在面对一件足以改变规则的作品时。”

“这本书的价值,我想,你应该比我更清楚。”

安托万的嘴唇翕动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当然清楚!

这本书足以让笕桥出版社的声望再上一个台阶,足以横扫未来十年所有的文学奖项!

可是……百分之九,这让他如何向董事会交代?

他的脸上写满了挣。

看着他犹豫不决的样子,陈宇忽然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勒梅尔先生,工作之余,你会看一些通俗小说吗?比如,网络小说?”

安托万一愣,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

他勉强笑了笑:“偶尔会关注一些现象级的作品。”

陈宇点了点头,仿佛只是在闲聊。

“那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一本叫《诡秘主宰》的书?”

“《诡秘主宰》?”

安托万和身边的年轻编辑同时对视了一眼,眼中都浮现出掩饰不住的惊愕。

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这本书简直是近年来全球通俗小说领域的一个奇迹!

它以一种摧枯拉朽的姿态,席卷了各大网站的榜单,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实体书销量破亿,其衍生品的商业价值更是难以估量!

据说,其作者的年收入,足以媲美一个中等国家的财政预算!

只是……这和今天的谈判有什么关系?

一个是在云端之上,曲高和寡的严肃文学。

一个是在泥土之中,野蛮生长的通俗小说。

两者风马牛不相及。

看着他们茫然又震惊的表情,陈宇终于抛出了最后的重磅炸弹。

他微微一笑,用一种陈述事实的平淡口吻说道:

“那本书,也是我写的。”

“……”

“……”

整个办公室,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安托万·勒梅尔和他年轻的编辑,两个人像是石化了一般,僵在原地,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他们的大脑,已经彻底宕机了。

《诡秘主宰》的作者……就是眼前这个……创作了《巴黎圣母院》的……年轻人?

这……

安托万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崩塌和重组。

他终于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对方为什么敢开口要百分之九。

他终于明白对方为什么从头到尾都如此从容淡定。

因为钱,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他今天坐在这里谈判,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在为自己的作品,寻找一个配得上它的“归宿”!

而他提出的百分之九,也不是贪婪,而是一种资格的考验!

——你们笕桥,配得上我的作品吗?

想通了这一点,安托万背后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犹豫,差一点就让他永远地失去了这个机会。

商业价值!

他之前只看到了《巴黎圣母院》的文学价值,却忽略了作者本人所携带的,那无可估量的商业价值!

《诡秘主宰》的作者“陈”发布文学新作!

这个标题一旦放出去,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读者都会为之疯狂!

这本书根本不需要任何营销!它自己就是最大的爆点!

百分之九的版税高吗?

不高!一点都不高!

就算给百分之十,他们也赚翻了!

电光火石之间,安托万想通了所有关节。

他不再有任何犹豫,脸上甚至浮现出一抹狂热的潮红。

他猛地站起身,绕过办公桌,走到陈宇面前,郑重其事地伸出了自己的双手。

“陈先生!”

“百分之九!成交!”

“我代表笕桥出版社,欢迎您的加入!”

搞定协议,陈宇心情不错。

他没有急着离开,而是悠闲地拿起手机,对着刚刚签署完成的合同封面拍了一张照片。

他随手将照片发布到微博,配上了一句简短的文字。

“一段新的旅程。”

这张照片,连同直播间里那若隐若现的签约画面,瞬间在华夏的网络世界里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

“卧槽!宇神签了什么?看标志是家外国公司啊!”

“那个花纹我认识!是笕桥出版社!天呐,那可是世界顶级的文学出版社!”

“宇神要出新书了?实体书?还要出海?”

粉丝们彻底疯狂了,陈宇的微博评论区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被数十万条留言淹没。

大家都在追问,新书到底是什么?

是不是《诡秘主宰》的续集?

还是说,宇神又要开辟一个全新的网文流派?

面对着屏幕上滚雪球般增长的评论,陈宇挑了挑眉。

他选中了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慢悠悠地回复道:“这次不是网文。”

“是一本传统文学,最近在欧洲旅行时,有感而发写的一个小故事。”

这条回复很是惊人。

不是网文?

是传统文学?

粉丝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宇神不写网文,跑去写传统文学,这跨度也太大了吧?

他到底写了什么,能让高傲的笕桥出版社为他敞开大门?

与此同时,在华夏沪市的一间公寓里,一个名叫乔治的英格兰裔作家死死盯着手机屏幕,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乔治·格林,一个在中国生活了近十年的英国人,一直以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自居。

他耗费五年心血,用英文创作了一部自认为是史诗级的作品,满怀信心地投给了笕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