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带着雾气的清晨,枪声噼里啪啦的响起,又密又快。

小鬼子打完了枪,震慑住全部难民后,便把所有的青壮男性,强行集中到一进院的广场之上。

陈嘉良民证上的性别为男,被鬼子用枪低着头押了出去,阿盈看她被抓走,恐惧到了极点,撕心裂肺的哭喊道:“小......阿叔,不要抓我阿叔!”

“别哭,阿盈,不要哭!”陈嘉怕她的哭声激怒鬼子,好在红十字的工作人员出面制止,她抱起阿盈说:“好孩子,别哭,太君不会杀你阿叔,待会儿,我带着你过去,你把他领回来好吗?”

阿盈年纪虽小,但知道哭是最没用的,如果哭有用的话,阿爹阿娘,公公婆婆和阿华叔都不会死。

她收住了泪水,遥望陈嘉离开的方向,抽噎着点了点头。

“各位乡亲父老,大家都看清楚了,瞅瞅这里面有没有你们的亲人,如果有的话,请上台认领。”

二鬼子翻译举着大喇叭冲广场上的人群喊道,数十排青壮年一排排站好,等待亲属认领,若是没人认领的,一律当作溃军,当即就拽出去给砍了。

陈嘉个头矮,被安排在第一排,二鬼子翻译官话音刚落,阿盈就冲上来抱住她的大腿,“这是阿叔。”

“行了,你可以走了。”鬼子看了她一眼,就朝翻译官点点头,翻译官朝陈嘉摆摆手,让她走。

“好了,没事了。”陈嘉一把抱起阿盈,哄着她。

难民区的老人对此见怪不怪,熟练的上前去领自己的亲属和熟悉的溃军。

最后,只剩下新来的十几个人没人认领,二鬼子翻译官对着喇叭又喊了一遍,再无人认领,这些人会被当场杀了。

梁宇和李满仓的腿都软了,两人一个是广东人,说粤语的,一个是河南人,说的是中原官话,和淮语完全不搭嘎的,哪里会有人来冒领他俩这个“南京亲戚”啊!

一道从浙江参军的王旭阳和余宁也不好受,虽然浙江和江苏紧紧挨着,但他们在南京无亲无友,难民区更没什么熟人了。

四个人用渴求的眼神望向台下麻木的人群,心里明白,自己这是到了生死边缘。

眼下,台下的数千难民决定着他们的生,持枪的两队鬼子决定着他们的死。

从战场上退下来,逃进国际安全区,在鬼子大力搜捕中,侥幸的逃过一劫又一劫。

好不容易混出了南京城,到了难民区,就要终结于此地了吗?

也许是命不该绝,就在翻译官放下喇叭的那一瞬,一对老夫妻踉踉跄跄的走了过来。

他们是前两天帮李满仓打过圆场的那对老夫妻。

“这四个是我儿子。”老夫妻一人拽了两个儿子,其中两个是李满仓和梁宇。

老夫妻开了个头,剩下的人被陆陆续续的领走。

陈嘉用围巾蒙着脸,抱起阿盈,认领了余宁,和她们一条船来到难民区的中年妇女,认领了王旭阳。

后来,她从难民区的老人口中得知,鬼子每逢七日,便要在广场上演这一出。

大家伙儿早就有默契了,华国人帮助华国人,不能叫小鬼子得逞。

但每个人能认领的人数是有限的,之前有好多次,因为一个人认领家属的人数太多,而被杀掉。

“小兄弟,多谢,多谢!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还望笑纳。”余宁从台上下来,一个劲儿的对着陈嘉说谢谢,还撕开裤腿,从里面掏出一块手表,硬塞给陈嘉。

陈嘉没有推脱,手表揣进怀里,和阿盈继续躺在自己的小窝棚里,像个哑巴,谁也不搭腔。

这种吃不饱,担惊受怕的日子又过了五天,在此期间,鬼子时不时闯进难民区,强行带走年轻姑娘和颇有姿色的妇女。

文丽机灵,拖着谢颖藏到了佛像身后,小鬼子对神佛有些敬畏之心,没有搜查彻底,二人这才躲过一劫。

“阿叔,还是好痒。”阿盈不停挠着自己身上的红点点,好多地方都挠破皮了。

尽管有陈嘉用手表唤来的药膏涂抹,阿盈身上还是大片大片的起了一种红点点。

在潮湿不透气的地窖住了太久,又在充满跳蚤的难民区住了数日,皮肤娇嫩的阿盈,浑身上下没一块好地方。

这个地方不能再待了,要带阿盈去大后方。陈嘉自己没有多少照顾孩子的经验,但也知道,小孩经不起这么折腾。

她每日借着捡柴的档口,在附近寻摸,两日后,陈嘉想到了一个逃跑路线。

这日傍晚,后山上,四下无人之际,她把余宁拉到一旁,小声道:“余大哥,难民区不是长久之地,你有没有想过逃出鬼子的包围圈?”

“怎么说?”余宁眼神唰的一亮,略有些激动地攥住了陈嘉的手。

若非他年岁小,端枪的时日短,手心、虎口还没有长出老茧,否则早就被鬼子给杀了,哪还能活到今天。

就算逃出南京城,混进难民区,也不保险,毕竟他是军人,总担忧什么时候会露出破绽,提心吊胆的日子,是一天都没法过了。

陈嘉环顾左右,压低声音说:“我们是从江心洲被转移到积云寺的,江心洲在南京的西边,我们可以一路往西走,到合肥。”

她记得,日军会先占领徐州,而后向安徽推进,现在这个时间点,合肥还没有落入敌军之手。

而合肥距离武汉不远,只要能突破鬼子防线到达合肥,就能通过公路或铁路前往武汉,长沙,从而行至重庆。

这条路,可行。但余宁担忧途中碰到小鬼子,离开难民区,一旦碰上鬼子,必死无疑。

这两日,陈嘉仔细的推演过,什么都算到了,就是还差一个开车的人,民国的汽车,她可不会开。

但溃军里头,一定有人会开。

“余大哥,东北方向每三日会驶来一辆车,给驻扎在附近的鬼子送物资,我的想法是抢了汽车,正大光明的离开封锁线。”

“抢鬼子的车,碰上巡检的怎么办?”

“我会点日语,简单应付几句是够了。”应付不了,就杀了检查站的小鬼子,一命抵一命,死了也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