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让林冲派人包围时文彬的府邸,是有自己想法的。
时文彬做郓城县令多年,还是算的上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并且没有什么劣迹,如果直接杀了也是有点可惜。
水泊梁山的这些兄弟们,你让他们出去打仗,杀人放火,他们都能不折不扣的去完成。
但是,你要让他们去管理一座城池,去做一名称职的县令或者知府,他们是一点经验都没有,也就有点赶鸭子上架了。
你想,让梁山这些兄弟管理郓城县,晁盖怎么能放心。
晁盖的想法是力劝时文彬为己所用,因此,让林冲派人包围府邸,其实也是把时文彬保护起来。
不然,就梁山这些人见了时文彬,他哪里还有活命的机会。
不过,晁盖感觉力劝时文彬也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
去年上元节,李逵杀了他的儿子时究塞。
他现在与水泊梁山有不共戴天之仇,虽然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可这是杀子之仇啊!
晁盖的这些心事,就连宋江和吴用也不知晓,更何况林冲了。
晁盖,宋江和吴用三人,随着林冲来到了时文彬的府邸。
府邸外,梁山士卒肃立,将宅院围得铁桶一般,却无一人擅入。
见晁盖等人到来,为首的头领急忙上前行礼。
晁盖微微颔首,对林冲的安排颇为满意。
他整了整衣袍,对宋江、吴用道:“二位贤弟随我入内,会一会这位时知县。”
朱漆大门紧闭,门环透着一股冰冷。
有一名梁山士卒快步走上台阶,去敲门环。
“咣,咣,咣...”
敲了许久,门轴才发出“吱呀”一声轻响,一名仆人颤抖着拉开一条门缝,见到门外一众杀气未褪的将领,顿时吓得面无人色。
“莫要惊慌,”
晁盖笑着说道,
“烦请通禀时知县,梁山晁盖、宋江、吴用特来拜会。”
“是,是,是...”
那名仆人被吓得说话都是结结巴巴的,急忙转身跑了进去。
又过了很久,大门才缓缓打开,时文彬竟亲自迎了出来。
他一身青色旧袍,未着官服,面容清癯,眼神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悲怆,却仍保持着读书人的体面与镇定。
前两天,水泊梁山的兵马围攻郓城县的时候,时文彬被吓得六神无主,把守城的重担交给了苏定方,宣赞和郝思文。
等到昨夜,有差役慌慌张张的进来禀报,说梁山兵马已经冲进了郓城县。
时文彬听到这个消息,反而不害怕了,心情也平静了下来。
宋朝文人的特性:倔强,清高在他身上完全展现出来。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在危险还没有降临以前,我们很多人都会怕的要死。
当危险真正到来的时候,怎样也无法躲过去的时候,反而就不害怕了。
“败军之吏,不敢劳天王亲临。”
时文彬拱手,声音沙哑,却并无惧色。
晁盖微微一笑:“时县令...你不请我们进去坐坐吗?”
时文彬一愣:“你们不杀我?”
“哈哈哈...”
晁盖朗声大笑,“杀你...为什么?你这样的好官,我如果杀了,老百姓岂不是要戳我的脊梁骨。”
“啊!”
晁盖一番话,把时文彬倒是说愣了,他是抱着必死之心的,而且全家几十口人(包括仆人)也都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他毕竟是做过知县的人,短暂的迟疑后,马上也就反应了过来。
“门外说话多有不便,还请天王几位厅内说话。”
这世界上,没有人愿意心甘情愿的去死。
步入厅堂,陈设简单清雅,与想象中知县宅邸颇不相同。
分宾主落座后,一时无人言语,气氛显得既凝重又紧张。
晁盖率先打破沉默,目光直视时文彬:“时知县,郓城已破,天下大势,想必先生比我看得更清。朝廷昏聩,奸臣当道,民不聊生。我梁山聚义,非为寇乱天下,实欲替天行道,拯黎民于水火。晁盖今日前来,非以胜者自居,实乃慕先生之才、敬先生之德。先生治理郓城多年,清廉爱民,有口皆碑。梁山地阔人众,然缺的正是先生这般懂得牧民之理、怀有仁爱之心的读书人。”
时文彬一拱手道:“天王过奖了!卑职也只是做了自己的分内之事。”
晁盖稍微停顿了一下,语气愈发诚恳:“梁山欲成大事,不能只靠刀枪,更需要建立秩序,安抚百姓,使治下之民能安居乐业,此非我等草莽粗人所长。”
晁盖看了看时文彬,接着又说:“晁盖斗胆,请先生为这郓城县的万千百姓,留下助我梁山,治理此城。”
晁盖仍然让他做郓城的知县,这是时文彬没有想到的。
他想的是,郓城县被攻破,首先被杀的是一方的长官。
自己是郓城县的父母官,素闻水泊梁山的这些强盗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县城已然被攻破,恐怕自己的一家老小都会被杀。
时究塞不是已经死了吗?
是的,时究塞确实死了。
不过,时文彬还有一个女儿,年芳十六岁。
在宋朝,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在一些官宦之家,甚至一些富豪之家都认为传宗接代的必须是男孩子。
所以,儿子一死,时文彬就觉得时家的根断了。
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坎。
“这个...这个...”
时文彬犹豫不决,半晌没有说话。
这时候,旁边的宋江也开口说话了,时文彬可是他的老领导了。
宋江在郓城县任衙司的时候,时文彬身为知县,对他也是非常关照。
当时的晁盖还是东溪村的保正,他伙同公孙胜和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
案发后,时文彬作为知县,第一时间安排朱仝、雷横等都头前往东溪村搜捕,并要求宋江(押司)配合处理公文、传递信息。
而宋江利用押司的职务便利(负责文书流程),先以“知县睡着”为由拖延何涛(济州府缉捕使臣),再飞马赶往东溪村向晁盖通风报信,最终导致晁盖等人成功逃脱。
时文彬的存在,不仅为宋江的“官匪通吃”提供了权力背景,也成为《水浒传》中展现北宋末年基层官场生态的重要角色——他虽有心治理,却因下属(如朱仝、雷横)渎职、宋江通风报信等因素,最终未能阻止晁盖等人落草为寇。
也可以说时文彬虽然有能力,但却时运不济,手下的得力助手都投靠了梁山。
宋江为什么现在才说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