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凤唳九霄倾天下 > 第389章 边捷·屯田初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府画眉的温情尚在唇边,一封来自北疆定北将军周威的八百里加急军报,便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打破了宸京短暂的宁静,也迅速呈递到了皇帝昭元帝的御案前,同时抄送一份至总理兵部事的渊亲王府。

紫宸殿内,昭元帝强撑着精神,在御医的针灸和参汤的辅助下,仔细阅读着这份沾满边关风尘的奏报。随着目光下移,他苍白病容上的神色几经变幻。

“……仰赖陛下天威,渊亲王殿下所颁‘屯田戍边’之策,于北疆三镇推行已逾三月,成效初显,远超预期!”周威的奏报字迹遒劲,带着军人的直爽与振奋。

“其一,粮秣自给。去岁所垦新田,今春麦苗青翠,长势喜人。加之利用冬闲整修水利,引雪水灌溉,预估夏收后,三镇驻军粮秣自给率可达五成!较之往年完全依赖后方转运,节省民夫徭役、车马损耗无算,更免去长途转运之风险!边卒闻之,军心大振!”

“其二,安边实塞。招募流民、安置军户共计两千余户,官府贷给种子、耕牛、农具,许其安家落户。边塞之地,渐有人烟。戍卒有家室牵绊,逃亡之念锐减。更可于农闲时节,就地组织屯田户操练,寓兵于农,增固边防!”

“其三,稳固边防。因粮秣渐足,士卒安心,加之轮换驻防之制推行,边军士气高昂,训练精勤。西戎左贤王赫连图鲁所遣小股游骑,半月内三次袭扰我屯田点与商队,皆被早有防备之屯田军民与轮值边军合力击退!斩首百余,缴获战马数十匹!戎狄慑于我军严整,近来已不敢轻犯!”

奏报最后,周威的言辞恳切而激昂:“屯田之策,实乃固边安民、利在千秋之良法!末将及北疆全体将士,感佩渊亲王殿下深谋远虑!此策若能推行于各边镇,假以时日,我天圣北疆,必成铁壁铜关,外虏难侵!此皆陛下洪福,殿下睿智之功也!”

昭元帝放下奏报,久久沉默。奏报中洋溢的喜讯和实实在在的数据,像一记记重锤,敲打在他心头。成功了……君临渊的新政,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如此显着的成效!这无疑证明了其策略的高明与务实。周威的兴奋与感激之情跃然纸上,北疆军心,已悄然向君临渊倾斜。

这本该是令他这个皇帝龙心大悦的捷报。然而,昭元帝此刻感受到的,却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欣慰?有之,边疆稳固,终是社稷之福。但更多的,是难以言喻的酸涩与……更深的忌惮。这份功绩,如此耀眼,如此得军心民心,将君临渊的威望再次推高。这比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胜,更能深入人心,更能稳固根基!他仿佛看到君临渊的身影在朝堂之上、在边疆军民心中,愈发高大,愈发不可撼动。而他这个皇帝,只能在病榻上,无力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好……好一个屯田戍边!”昭元帝终于开口,声音干涩,听不出多少喜悦,“渊亲王……果然……国之栋梁。”最后四个字,他说得异常艰难。

与此同时,渊亲王府书房内。君临渊同样看完了周威的奏报副本。墨影侍立一旁,静候吩咐。

“王爷,周将军的捷报,实乃大喜!”墨影语气中也带着振奋。

君临渊面色沉静,指尖轻轻敲击着奏报的边缘:“成效尚可,但只是开始。屯田之法,贵在持之以恒。水利、仓储、防虫、防抢掠……后续问题尚多,不可懈怠。”他看向墨影,“传令周威:一、嘉奖有功将士及屯田百姓,按例厚赏。二、严令各部,不得因小胜而骄惰,更要加强戒备,提防西戎报复。三、夏收在即,务必做好收割、储粮、防火防盗等事宜,确保颗粒归仓。四、将屯田所获之经验得失,详细整理成册,报送兵部,以备推广他处。”

“是!属下即刻去办!”墨影领命。

君临渊的目光投向窗外。屯田初捷,固然是好事,但这捷报送入宫中,对那位龙椅上的父皇而言,恐怕是喜忧参半,甚至忧更大于喜吧?这柄名为“功绩”的双刃剑,已然出鞘。

就在墨影即将退出书房之际,一名玄影卫悄无声息地闪入,单膝跪地,奉上一封密封的、没有署名的信函:“王爷,北疆密报,加急!”

君临渊接过,迅速拆开。信纸上是熟悉的、属于北疆某位心腹暗桩的笔迹,内容却非军情,而是一则令人不安的观测:

“……北疆近来气候异常,去冬少雪,今春无雨,土地干旱异常,虫害滋生。屯田虽好,然若天公不作美,恐夏收难保预期。更忧者,民间老农皆言,此旱象数十年未见,恐非吉兆。属下观天象,亦觉异常,星斗晦暗,似有灾异之征。恳请王爷未雨绸缪。”

旱灾?君临渊剑眉紧锁。屯田初显成效,便遇天时不利?这绝非好消息。他想起钦天监监正那含糊其辞的“天灾之兆”密报,心中警铃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