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毕业后打工日记 > 第593章 五九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20年3月2日

今天的空气里带着一丝回暖的气息。阳光比前些天亮了一些,照在院子里的青瓦上,反射出微微的光。母亲一早就开始收拾屋子,说天气好了,得把冬天积的潮气晒一晒。

我在院子里帮着搬东西,晒被子时,忽然听见大门口有人喊我的名字:“哟,这不是小浩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那声音熟悉,却又有些陌生。我转过头,才认出站在门口的是赵楠——我小学时的同桌。

赵楠比我高半个头,身形比以前结实许多,脸晒得黝黑,眼神却依旧明亮。他手里拎着一兜刚割的韭菜,笑得很随意:“你妈让我顺路捎过来点,说你回来,得吃口新鲜的。”

母亲从屋里出来,笑着接过韭菜:“楠子啊,你可比他有良心多了,还知道帮忙。”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这些年都没见了,你咋还记得我呢?”

赵楠哈哈大笑:“开玩笑,我可是看着你在这村里长大的。你离开之后,我时不时还会提起你呢。”

他的语气自然,仿佛我们之间那十几年的间隔,不过是一场午休后的短暂分离。

母亲见我们聊上了,就笑着说:“你们慢慢说吧,我去后院晒东西。”

我和赵楠坐到院子里的长凳上。阳光从枝叶间洒下来,把他的脸映得明暗交错。

“听说你在城里上班了?”他开口问。

我点点头,又摇摇头:“上班过,不过现在辞了。”

他挑挑眉:“怎么?混得不顺?”

我沉默了一下,低声说:“是啊,不顺。”

赵楠没追问,只是笑:“回来就好,咱这地方不大,但活得自在。”

我们聊起儿时的事。小学放学后的打闹、夏天在河里捉鱼、冬天在雪地里追逐打闹……那些细节,被时间埋在脑海深处,如今一点点浮上来,竟然还带着笑声和呼喊声。

赵楠说:“你还记得吗?那年你偷偷把我作文本拿去交,结果老师表扬你,我气得追了你三条街。”

我一愣,随即大笑:“哪能不记得,你那作文写得比我好多了,我就是不服。”

我们两人笑得前仰后合,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的少年时光。

笑声散去,我心里忽然涌上一阵莫名的酸楚。那时候的我们,不懂离别,不懂生死,只觉得日子会永远像河水一样流下去。可如今,身边已经有人永远缺席了。

我没说出来,只是深吸了一口气,把那份酸意压了下去。

赵楠说他这几年一直在镇上做生意,开了个小五金铺,虽不算富裕,但日子安稳。他说:“我天天跟铁钉螺丝打交道,没啥大本事,可也踏实。你呢?在外头漂了这么久,想明白啥没有?”

我愣了愣,半晌才低声回答:“想明白了,人不能光想着往前跑。跑得再快,也有东西追不上。”

赵楠点点头,眼神认真:“你说得对。咱们这代人啊,总想出人头地,可到头来,能陪你走到最后的,还是家里人,还有那些不离不弃的朋友。”

那一刻,我心里像被触动了一下。倩的影子再次浮现,可这次没有让我崩溃,而是带来一种缓慢的心疼。

下午,赵楠带我去镇上,说是有人在修旧礼堂,缺几个人手。我跟着去了。

礼堂是我们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地方。那时夏夜里,院子里挤满人,大人们搬着小板凳,小孩们趴在前头,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幕布。可这些年,它荒废了,屋顶漏水,墙壁斑驳,早就成了闲置的破房子。

这次村里打算重新修缮,说以后可以用来办集体活动。

我看着那一堵堵破墙,心里涌起奇怪的情绪。那不仅是一栋房子,而是我们童年的记忆,是无数夜晚笑声和掌声的承载。

我没多想,拿起铁锤就跟大家一起干。我们拆掉旧木梁,抬走碎砖瓦,又重新钉上新的木架。汗水浸湿衣背,手掌磨出小泡,可我没有退缩。

赵楠在一旁大声喊:“小浩,你这劲头比以前打篮球还猛啊!”

我哈哈大笑:“那时候是瞎跑,现在是干正事。”

大家都笑了,笑声在旧礼堂里回荡,仿佛把那份久违的热闹重新唤了回来。

傍晚收工,夕阳透过破旧的窗框,把礼堂里照得一片金黄。我们坐在台阶上歇气,风吹过,带着尘土和木屑的味道,却让我觉得心里异常宁静。

赵楠点燃一根烟,递给我,我摆摆手:“我早戒了。”

他笑:“那更好,活得清爽。”

我看着他,又看着眼前渐渐修复的礼堂,心里忽然有一种久违的踏实感。仿佛这些简单的劳作,把我从失落的深渊里,一点一点拉回了生活。

晚上回到家,母亲见我满身灰土,皱眉说:“你一天到晚跟着他们瞎折腾,累坏了怎么办?”

我笑着说:“妈,我觉得挺好,累点心里反而轻松。”

母亲愣了愣,似乎也看出我脸上久违的笑意,叹口气:“那就好,只要你好好的,怎么都行。”

我点点头。

躺在床上,我想起今天的重逢,想起那些笑声和劳作,心里没有了前些日子那种窒息感。倩的影子依旧存在,但不再是撕扯我的幻觉,而是温柔地提醒我:生活还在继续。

我忽然觉得,也许这才是最该珍惜的——不是拼命去忘记,而是学会带着遗憾继续走下去。

而这一切,竟是从一次老同学的到来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