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会议室的玻璃斜斜洒进来,照在桌上摊开的一沓沓调查问卷上。刘好仃坐在长桌一头,手里捏着一支红笔,正盯着最上面那张问卷皱眉。
“这数据……是不是有点太好了?”小周翻着表格,忍不住嘀咕,“我怀疑是不是大家为了给咱们面子才这么写的。”
“我也觉得有点夸张。”小林点头,“‘企业文化深入灵魂’这种话,谁会真的这么写啊?”
刘好仃没说话,把几张问卷推到他们面前:“看看这些重复出现的关键词:‘真实’、‘有共鸣’、‘被感动’、‘像回家’……你们不觉得,这些词背后是真感情吗?”
小周和小林低头又扫了几眼,忽然都沉默了。
“而且你看这个建议栏。”刘好仃指着一页,“有人提议搞跨部门合作的小剧场,还有人希望记录成短视频——这不是敷衍,是真想继续参与。”
小林抬起头,眼里闪着光:“刘哥你是说,我们这次活动不仅成功了,还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性?”
“至少从问卷来看,是的。”刘好仃笑了笑,“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确认这份热情是否延续到了工作中。”
几天后,刘好仃带着笔记本穿梭在各个车间之间。他没有穿工装,只是随意地搭了件旧夹克,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老工人。
“老李,你这组今天怎么提前完成了任务?”他在质检区停下脚步,看着正在整理报告的李组长。
“哎哟,刘工来啦。”李组长抬头一笑,“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昨天晚上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流程优化的事儿,今天一早就试了试,没想到效率还真提上来了。”
“流程优化?”刘好仃挑眉,“不是我说,你们平时可不咋爱琢磨这些。”
“嘿,还不是因为前两天那个活动嘛。”李组长挠挠头,“演完那段‘师徒传承’之后,我就一直在想,咱们这些老师傅的经验,确实该传下去,不能光靠嘴说。”
刘好仃点点头,在本子上记下一句:“自发性协作增强”。
他又走到包装车间,看到两个年轻员工正在调试新设备,其中一个动作熟练得不像新手。
“你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这台机器的?”刘好仃问。
“就上周吧。”年轻人擦了擦汗,“之前都是看老师傅操作,后来我想试试,就主动请教了几次。”
“那你呢?”刘好仃转向另一个同事。
“我?我是被他拉来的。”对方笑着指了指同伴,“他说一个人学没意思,要一起进步。”
刘好仃嘴角微微扬起,在本子上写下:“学习意愿提升”。
他一路走下来,发现不少以前懒散惯了的人开始主动帮忙,有些小组甚至自发组织起了“经验分享会”。更让他惊喜的是,一位原本对活动持观望态度的女工,竟然在休息时间主动找他聊起自己对“坚守三十年奖”徽章的看法。
“我觉得它不只是一个纪念品,而是我们努力的证明。”她认真地说,“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拥有这样一枚徽章。”
刘好仃看着她胸前闪闪发亮的厂牌,轻轻点了点头。
会议室里再次坐满了人。小周抱着电脑,小林拿着统计表,团队成员们脸上都带着点兴奋。
“各位。”刘好仃站起身,环视一圈,“这是我们这段时间收集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他打开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几组对比图:
活动前后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同度评分:从67分提升至89分;
自发性协作事件数量:从每月3次增至12次;
主动提出改进建议人数:增长近三倍;
团队整体满意度:首次突破90%大关。
“我知道大家可能还有疑虑。”刘好仃顿了顿,“但这些数字不会骗人。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一线看到的变化——员工之间的交流变多了,工作氛围变好了,甚至连迟到早退的现象都少了。”
小周看着屏幕上的曲线,低声说:“原来我们真的做对了。”
“不止是对。”小林眼睛发亮,“是有效果了!”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掌声,虽然不算热烈,却带着一股沉稳的力量。
“当然,问题也存在。”刘好仃翻过一页,“比如有些人反馈活动形式还不够丰富,还有人希望能将这些体验转化为长期激励机制。”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庆祝,而是持续优化。”他合上笔记本,“我们要让这种状态成为常态,而不是昙花一现。”
小周举手:“那要不要再设计一些新的互动方式?比如短视频拍摄、线上故事分享平台?”
“可以。”刘好仃点头,“但我们还要考虑如何把这些内容融入日常管理中,让它真正落地生根。”
小林翻开自己的笔记:“我觉得可以从奖励机制入手,比如设置不同层级的文化徽章,让大家有目标感。”
“好主意。”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持续计划”四个字,“我们不仅要提升效果,更要保持住它。”
会议一直持续到傍晚。灯光打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一张张充满干劲的面孔。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远处厂区的路灯次第亮起,像是某种无声的回应。
刘好仃站在窗边,望着那一排排明亮的灯,心里踏实而温暖。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刘哥,下一步咱们怎么做?”小林凑过来问。
刘好仃转身,目光坚定:“先整理所有反馈意见,然后召开一次小型研讨会,邀请各车间代表参加。”
“明白!”小林立刻掏出本子准备记录。
“不过在这之前——”刘好仃突然停顿了一下,露出一丝笑意,“能不能先帮我搬一下那几个道具箱?里面全是徽章,压得我肩膀疼。”
众人哄笑起来,气氛轻松了不少。
笑声中,小周一边收拾文件一边嘟囔:“刘哥你这是把文化传播当快递员干了啊。”
“那你也得感谢我送出了这么多‘精神包裹’。”刘好仃拍拍他的肩,“不然你现在哪来这么多正面反馈?”
会议室里的笑声更大了,连带着窗外的风声,也像是加入了这场轻快的合唱。
小林抱着箱子往外走,忽然回头问:“刘哥,你说咱们下次活动的主题叫什么?”
刘好仃想了想,笑着说:“就叫——传承进行时。”
门在他身后缓缓合上,灯光熄灭前的最后一刻,那四个字还在白板上静静地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