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435集:消防设施完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好仃正坐在办公室的旧椅子上,小张站在门口,神情有些局促。窗外最后一缕霞光落在他脸上,像是被风吹皱的金箔。

“刘哥……”小张的声音有点干涩,“我……我想说点事。”

刘好仃没抬头,手里的纸条轻轻折了一下,放进了抽屉最底层。他抬起头,看了眼小张,眼神平静得像湖面。

“进来吧。”他说。

小张走进来,在办公桌前站定,双手不知道该放哪儿。阿芳已经下班了,桌上堆着还没整理完的维修记录和图纸。

“配电房的事……”小张开口,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我不是不重视,是……”

“我知道你不是。”刘好仃打断他,“但重视不能只挂在嘴边。”

小张点点头,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

“明天开始,我要带队检查全厂的消防设施。”刘好仃站起身,拿起外套,“你也来。”

小张愣了一下:“包括配电房?”

“当然。”刘好仃扣上纽扣,“那地方连灭火器都没有几个,万一出事,谁也跑不了。”

门外传来脚步声,小林抱着一沓资料进来了。

“刘哥,我把昨天的巡检数据都整理好了。”他说,“还有,仓库那边说喷淋系统有几处根本不出水。”

“嗯。”刘好仃接过资料,“正好明天一起查。”

小张低头看着自己鞋尖,忽然说了句:“那台切割机旁边,以前有个灭火器箱。”

刘好仃停下翻资料的手:“现在呢?”

“空的,门都没关。”

刘好仃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阳光透过车间顶上的玻璃瓦洒下来,照在金属设备上,反射出斑驳的光影。刘好仃带着小林、阿芳和小张,开始了第一轮消防设施巡检。

第一站是打磨区。

“这里的问题不少。”阿芳拿着清单念道,“灭火器过期三年,安全出口标识模糊不清,还有这个——通道堆放杂物。”

刘好仃走到一个角落,果然看到几个大箱子堵住了紧急出口。他伸手推了推,纹丝不动。

“这是谁放的?”他问。

没人回答。

“记下来。”他对阿芳说,“责任人签字。”

一个小工头走过来,笑嘻嘻地说:“刘哥,这东西临时放一下,回头就搬。”

“那就现在搬。”刘好仃语气平静,“不然我现在就把这地方封了。”

小工头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讪讪地点头:“行行行,马上搬。”

阿芳在纸上记下时间,又画了个简图。

“你们平时真没注意这些?”刘好仃一边往前走一边问。

“说实话……”小林小声说,“我也觉得这些东西就是摆设。”

“那是你不了解火灾是什么样。”刘好仃说着,突然停住脚步,“你们闻到什么没有?”

几人一愣,纷纷吸鼻子。

“有点焦味。”阿芳皱眉。

“从哪来的?”小林四下张望。

刘好仃顺着味道走去,来到一个配电柜旁,蹲下身仔细嗅了嗅。

“这不是新烧的。”他说,“是老烧痕的味道。”

他伸手打开柜门,里面的线路比之前更乱,还有一根线皮明显剥落。

“拍下来。”他对小林说,“今天必须处理。”

小张默默点头,手里攥着笔,却没有写什么。

中午吃饭的时候,几个人围在休息室里吃盒饭。

“刘哥,你说我们这次能改多少?”阿芳咬了一口青菜,问。

“能改一点是一点。”刘好仃夹起一块豆腐,“至少让员工知道,这些设施不是装饰品。”

“可他们都不当回事。”小林嘟囔,“连灭火器都不会用。”

“那就教。”刘好仃说,“下周开始培训。”

阿芳点点头:“我可以做ppt。”

“别整那些花哨的。”刘好仃笑了,“讲清楚怎么拿、怎么喷、怎么判断火势就行。”

吃完饭,他们继续巡查。下午的重点是仓库和包装区。

仓库管理员见他们来了,赶紧迎上来:“刘哥,你们要查什么?”

“灭火器、喷淋、安全出口。”刘好仃报了三个关键词。

管理员领着他们一路看过去,情况不容乐观:有的灭火器压力表指针已经到底,有的喷头被灰尘盖住,还有一个安全出口的指示灯根本不亮。

“这个灯多久没修了?”刘好仃指着那个黑灯泡。

“呃……去年好像换过一次?”管理员不确定地说。

“今年再换一次。”刘好仃拿出笔,在本子上划了重点,“还有,把这些报废的灭火器全部登记,明天换新的。”

离开仓库时,天已经快黑了。

回办公室的路上,小张忽然开口:“刘哥,我那天没签字,是因为……我怕担责。”

刘好仃没停下脚步,只是淡淡应了一声:“你现在知道了,就不算晚。”

“我想把配电房那边重新规划一下。”小张继续说,“加装个自动断电装置,还有……防火隔断。”

刘好仃看了他一眼:“想法不错,写进报告里。”

小张点点头,眼里多了点光。

回到办公室,阿芳开始汇总当天的数据,小林则整理照片。

刘好仃坐在电脑前,打开了财务系统,开始起草预算申请。

“喷淋系统修复、灭火器更换、安全标识增设……”他在表格里一项项填进去,“加上培训费用。”

敲键盘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阿芳凑过来:“刘哥,要不要加个‘应急照明’项目?”

“加。”刘好仃毫不犹豫,“厂区太大,万一停电,员工容易慌。”

“那你打算怎么说服财务那边?”阿芳问。

“用数据说话。”刘好仃调出近三年的火警记录,复制粘贴到文档里,“再加上员工反馈。”

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他们不会愿意花钱预防问题,但一定会害怕承担后果。”

阿芳笑了笑:“你这话听起来像在威胁。”

“我只是让他们明白,投入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刘好仃合上笔记本,“明天开会。”

夜色渐深,办公室的灯光还亮着。窗外偶尔传来车辆驶过的声响,像城市的心跳。

刘好仃靠在椅背上,闭了一会儿眼睛。

他想起早上看到的那个空灭火器箱,还有那台贴着红叉的切割机。

“这厂里……肯定还有别的东西被藏起来了。”他低声说。

阿芳正在整理文件,听见这句话,抬起头:“什么意思?”

刘好仃睁开眼,目光落在窗台上的一盆绿萝上。

“有些问题,不是突然出现的。”他说,“而是早就存在,只是没人去管。”

他站起来,拉开抽屉,从最里面抽出一张泛黄的图纸。

图纸上,有几个区域被红色圈起来,标注着“重点防护”。

而这些地方,正是今天巡检中问题最严重的区域。

他盯着那几个红圈,眼神沉了下来。

“这张图……是谁留下的?”他喃喃自语。

阿芳凑过来一看:“这也太巧了吧。”

“可不是。”刘好仃轻声说,“可惜,它被埋得太久了。”

他把图纸小心地收好,准备明天带去开会。

门外又响起了敲门声。

“请进。”他说。

门开了,是库房管理员。

“刘哥,我在清点物资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刘好仃转过身,看着他:“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