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已就位。”
这五个字如同冰冷的咒语,悬挂在星盟最高决策层的头顶。与收割者舰队那种张扬的、充满物理压迫感的威胁不同,“观察者”的警告更像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源于规则层面的凝视。它不带来即刻的炮火,却让整个文明感到一种仿佛被置于透明囚笼中的窒息感。
“潜影”协议已全面启动。星盟疆域内,所有非必要的能量辐射被严格压制,就连“星火之始”核心城市的光芒都刻意调暗了几分,无数新建的“静心壁垒”信息防御阵列如同沉默的哨兵,散发着无形的秩序力场,试图将文明活动的“痕迹”降至最低。新建的“星炬级”战舰在高度屏蔽的船坞内加速建造,工人们三班倒,与时间赛跑,但整个进程都笼罩在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氛围中。
然而,“观察者”似乎对星盟这种试图隐藏的行为抱以某种冰冷的“兴趣”。深空监测网络不断捕捉到异常的空间读数——并非大规模舰队跃迁的波动,而是一种更细微、更诡异的“空间褶皱”。这些褶皱如同水面的涟漪,短暂出现又迅速平复,不携带任何质量或能量信号,却仿佛有无形的“眼睛”透过这些褶皱的瞬间,窥视着星盟内部的一切。
它们不攻击,不交流,只是沉默地观察,这种未知的压迫感甚至比正面进攻更令人焦躁。
“无法锁定来源,执政官。”技术主管的汇报带着一丝无力感,“这些空间褶皱的出现完全随机,其技术原理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认知范畴。它们似乎能短暂地在高维与低维之间制造一个‘观察孔’,而我们…我们像是在培养皿中被观察的微生物。”
伊芙琳站在全域星图前,星图上代表星盟疆域的淡金色光晕外围,不时闪现出一些转瞬即逝的、代表空间褶皱的诡异波纹标记。她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控制台,眼神锐利。“既然无法隐藏,那就改变策略。艾妲教授,我们能否逆向利用这些空间褶皱?”
艾妲的全息影像出现在一旁,她看起来比之前更加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那是沉浸在突破性研究中的光芒。“理论上…有可能。这些褶皱本质上是局部空间法则的短暂畸变。如果我们的‘磐石力场’发生器进行反向相位调制,或许能在褶皱出现的瞬间,强行稳定其结构,甚至…反向注入我们的探测波,看看另一头到底是什么。”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且危险的想法。主动去触碰一个未知的、明显科技水平远超己方的观察者,无异于伸手去摸黑暗中可能存在的猛兽。
“需要多少准备时间?”伊芙琳直接问道。
“对现有‘磐石力场’发生器进行改装和反向相位校准…至少需要五个星轮。而且,我们无法保证成功率,更无法预估会引发什么后果。”艾妲谨慎地回答。
“去做。我们需要情报,哪怕是碎片。”伊芙琳决断道,“同时,加强对莉亚娜的保护等级。如果‘观察者’的目标与秩序波动有关,她可能是首要目标。”
……
就在星盟全力应对“观察者”的隐形威胁时,莉亚娜在“钥匙觉醒”计划中的进展却出乎意料地顺利。或许是外部压力带来的刺激,或许是她与“深穹之眼”内部秩序存在的共鸣日益加深,她对自己体内力量的掌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特定的冥想室内,她可以无需借助外部设备,仅凭自身意念就在周围构筑起一个半径达到十米的、稳定的“静心领域”。在这个领域内,低语者的杂音被完全隔绝,甚至连“观察者”透过空间褶皱投来的那种若有若无的窥视感,也会被显着削弱。她甚至开始尝试引导那股力量进行更精细的操作,比如凝聚出微型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晶化符号——一个代表“隐匿”的符号能让她周围的光线发生轻微扭曲,一个代表“解析”的符号能让她短暂地看穿简单物体的内部结构。
这一变化引起了艾妲团队的极大兴趣。他们开始将莉亚娜自身视为一个活体的、高权限的“晶化文明接口”,尝试通过她来更深入地理解那些从晶核窃取来的、难以直接破译的高阶知识。
然而,随着莉亚娜力量的成长,她与“深穹之眼”的共鸣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和…具象化。她开始做一些光怪陆离的梦。在梦中,她不再只是感受到那股沧桑的意志,而是仿佛置身于一个无比宏大、由无数流转的秩序光粒构成的复杂结构内部——那正是“深穹之眼”内部正在形成的巨大“锁”状符号。
在梦境里,她能看到那些光粒如何沿着玄奥的轨迹运行,如何相互组合、嵌套,构建出难以言喻的法则模型。她甚至能模糊地“听”到一些断断续续的、仿佛来自万古之前的低语,不再是低语者的扭曲杂音,而是充满了智慧与叹息的指引,似乎在教导她如何理解和使用这种力量。
“它…在教我。”莉亚娜在一次深度共鸣结束后,对伊芙琳和艾妲说道,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困惑和明悟,“它告诉我,真正的敌人并非眼前的‘观察者’,甚至不完全是低语者。真正的敌人是‘终极的混乱’,是试图让一切回归无序的‘虚无之潮’。低语者只是‘虚无之潮’的仆从和先锋…而‘归源之门’,是抵御‘虚无之潮’、让秩序得以延续和升华的关键。”
这些信息再次颠覆了星盟的认知。敌人的层次被再次拔高,而“深穹之眼”内部存在的立场也似乎更加清晰——它并非毁灭者,而更像是一个古老的守护者,一个试图修复宇宙bug的“程序员”。
“它有没有提到,‘观察者’是什么?”伊芙琳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莉亚娜努力回忆着梦境的碎片,不太确定地说:“它提到过…‘秩序的看守者’…‘古老的契约’…还有…‘偏离正轨的火花需被修剪’…听起来,‘观察者’似乎是某种…维护某种既定宇宙规则的势力?它们认为我们利用晶化文明知识是‘偏离正轨’?”
这个推测让众人心头一沉。如果“观察者”是某种宇宙规则的维护者,那么星盟的快速发展,在它们看来可能就是需要“修剪”的异常现象。这解释得通它们为何只是观察而不直接攻击——它们可能在评估“偏离”的程度,或者等待某种“修剪”的时机。
压力陡增。前有低语者虎视眈眈,侧有收割者残余可能报复,现在又多了个意图不明的宇宙“园丁”。
五个星轮在高度紧张的氛围中转瞬即逝。艾妲团队成功完成了对三台“磐石力场”发生器的反向相位改装,并将其部署在近期“观察者”空间褶皱出现最频繁的区域边缘,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阵列。这个被命名为“回敬”的行动计划,风险极高,一旦失败,可能立刻招致“观察者”的直接打击。
行动当日,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如铁。伊芙琳、艾妲、雷恩(已晋升为舰队副司令)等核心成员全部到场。莉亚娜也被允许在安全距离外通过精神链接感知现场的能量变化。
“检测到空间褶皱预兆!坐标K-7区域!强度等级三!”传感器官高声报告。
“就是现在!‘回敬’阵列启动!最大功率输出,反向相位稳定!”艾妲亲自下达指令。
三台经过改装的“磐石力场”发生器同时发出低沉的嗡鸣,强大的能量场聚焦于褶皱即将出现的坐标点。就在那诡异的空间波纹刚刚浮现的瞬间,一股强大的秩序力量强行介入,并非摧毁褶皱,而是如同最灵巧的手,瞬间将其抚平、固化!
一个原本只能存在零点几秒的短暂“观察孔”,被硬生生地稳定住,变成了一个直径约一米的、不断荡漾着水波般光纹的临时空间窗口!
透过窗口,所有人看到了令他们终生难忘的景象——
那并非预想中的外星战舰内部或某个陌生的星球。窗口另一侧,是一片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色彩与几何形状都极度违背常理的维度空间。无数流光溢彩的、非欧几里得几何体在其中以违反物理定律的方式运动、组合、分离。而在这些混乱的背景前,悬浮着一个…东西。
它并非生物,也非机械,更像是一个由纯粹光线和复杂数学概念构成的抽象存在。它没有固定的形态,时而像一只巨大的、由无数复眼构成的眼睛,时而又散开成一片不断演算着复杂公式的光网。它的“注意力”似乎正透过这个被强行稳定的窗口,首次真正地、带着一丝明显“意外”情绪地,投向了星盟这一侧。
一种冰冷、浩瀚、不带任何情感、却蕴含着无尽知识和规则威压的意念,如同潮水般透过窗口涌来!
“……秩序扰动源…确认…”
“……低熵聚合体…发展速度…超出模型预测…”
“……执行…协议复审…”
意念信息断断续续,却让所有接收到的人灵魂战栗。那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低语者混乱恶意的、属于绝对理性和冰冷规则的审判感!
“检测到无法理解的高维信息攻击!‘静心壁垒’过载百分之五十!”技术官尖叫起来。
几乎在同时,那个被稳定的空间窗口开始剧烈扭曲、崩塌!另一侧的抽象存在似乎对这次“反向窥视”感到不悦,或者触发了某种防御机制。
“关闭阵列!立刻!”伊芙琳急令。
三台“磐石力场”发生器超负荷运转,勉强切断了能量输出。空间窗口在一声无声的碎裂中消失,但那冰冷的意念残留,依旧让指挥中心内一片死寂。
“回敬”行动成功了,但也带来了更巨大的恐惧。他们终于窥见了“观察者”的冰山一角——那是一种生活在更高维度、以宇宙规则为食粮、视文明发展为可计算模型的、近乎神只般的可怕存在。
星盟,这只刚刚学会挥舞火把的幼兽,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了自己所处森林的浩瀚与黑暗,意识到了那些在树冠之上、冷漠地注视着下方一切生灭的、名为“观察者”的庞然大物。
第十八章完。观察之眼现真容,高维存在撼心魄。钥匙觉醒获秘辛,终极强敌露端倪。星盟于维度褶皱中窥见恐怖真相,文明前路再添无形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