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涅驱动的水力锻锤在渭水畔成功运转!当那巨大的铁锤在水轮和复杂齿轮连杆的带动下,带着千钧之力轰然砸落在烧红的铁胚上,溅起漫天火星时,整个天工院都沸腾了!
“成了!太后!成了!”禽滑厘激动得声音发颤,脸上被炉火映得通红。巨大的锻锤每一次落下,都伴随着沉闷的巨响和地面的微微震颤,一块需要数十名工匠反复锻打数日的厚重铁甲片毛坯,在短短几十锤下就初具雏形!效率的提升是颠覆性的!
“好!大功一件!”李薇站在安全距离外,感受着那原始而磅礴的力量,心中亦是激荡。这轰鸣,是后勤保障的底气!她当即下令:“禽院首,立刻以此法,优先锻打箭簇模具、弩机核心部件、甲片!我要产量,再翻一倍!”
“喏!臣必全力以赴!”禽滑厘信心爆棚。
然而,就在军工生产如火如荼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危机,却从“基石”内部悄然爆发。
张苍负责的粮秣转运,遇到了大麻烦。并非来自敌人袭扰,而是源于……**瘟疫**。
一封来自敖仓附近转运节点的急报,如同冰水浇头:“……民夫营地突发恶疾,上吐下泻,高烧不退,数日间已蔓延数百人!病亡者数十!民夫恐慌,转运几近停滞!疑似……**霍乱**!”
“霍乱?!”李薇看到这两个字,眼前一黑!在这个时代,霍乱几乎是死亡的代名词!传染性强,致死率高!一旦在密集的民夫营地和大军粮道上爆发,后果不堪设想!粮道若因瘟疫断绝,六十万大军将不战自溃!
“太医署!立刻召集所有精通瘟疫的太医!调拨所有库存的黄花蒿、黄连、葛根等药材!张苍!”李薇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迫,“你亲自带队,持我符节,火速赶往疫区!全权处置!首要之务,隔离病患!焚烧污物!深埋尸体!所有水源必须煮沸!未病民夫,分发预防汤药!不惜一切代价,控制疫情!同时,立刻启用备用粮道,绕开疫区节点!”
“臣领旨!”张苍深知事态严重,毫不迟疑,立刻点齐人手和物资,星夜出发。
李薇坐镇咸阳,心却悬在千里之外的疫区。她不断发出指令,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医疗资源支援张苍。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是对她后勤保障能力的严峻考验,更是对“守护基石”誓言的无情冲击。
就在李薇焦头烂额之际,内史腾禀报了一个关于劣铁案余波的消息:“太后,频阳新农具分发已毕,农人感念。然,有一事需禀:阳武(张苍故乡)有一匠户少年,因家传铁铺受劣铁案牵连被查封,父母忧愤成疾,家计艰难。此子颇有勇力,曾持棍棒驱逐前来勒索之恶徒,护卫乡里。其名……**韩信**。”
**韩信?!**
这个名字如同惊雷在李薇脑中炸响!兵仙韩信!汉初三杰之一!他……他竟然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出现在她的视线里!一个家道中落、怀才不遇、甚至可能心怀怨愤的少年!
历史因她的到来已经改变,韩信的未来会如何?李薇心念电转。此子现在年纪尚轻(约十五六岁),但天赋异禀!若放任不管,其怨气可能成为隐患;若用之得当,或可成为大秦未来的栋梁!尤其眼下北疆、东线皆需良将之时!
“韩信……”李薇沉吟片刻,对内史腾道,“劣铁案牵连无辜,非朝廷本意。此子既有勇力,护卫乡里,可见其性。传哀家懿旨:其家铁铺,若查明确无参与劣铁之事,予以解封发还,并酌情补偿其父母药资。另,此子……可召入咸阳郎卫营,由你亲自考校其才,若堪造就,着意培养。”
内史腾一愣,没想到太后会对一个匠户少年如此关注,但随即应道:“喏!臣明白!”他隐约觉得,太后此举必有深意。
处理完韩信之事,李薇的思绪又回到了前线和疫区。她强迫自己冷静,知道光靠太医和药物还不够。她凭借模糊的现代记忆,下令在疫区及周边大力推广饮用煮沸的开水、饭前便后以石灰水洗手(天工院可大量提供石灰)、灭蝇等基础的公共卫生措施。这些看似简单的举措,在这个时代,却可能是对抗瘟疫的关键屏障。
数日后,张苍的紧急奏报传回:“太后!幸赖太医尽力,预防汤药及时,隔离措施果断,辅以太后所授‘沸水’、‘洁手’之法,疫情已得控制!新发病例锐减,未病民夫情绪渐稳!备用粮道已通,粮秣转运未受致命影响!臣张苍,幸不辱命!”
看着奏报,李薇长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背后已被冷汗浸湿。砥柱之伤,险之又险!这场与瘟疫的赛跑,她暂时赢了。张苍的临危受命和出色处置,也证明了她发掘人才的眼光。
然而,她还没来得及喘息,来自楚国前线的战报和嬴政的密信同时抵达。战报是王翦发来的,内容却让李薇眉头紧锁:
“楚将项燕,坚壁清野,避而不战。我军步步为营,拔城数座,然楚军主力始终未现。项燕似在诱敌深入,或待我师老兵疲……且,楚地斥候回报,楚军似有新制强弩,射程、威力皆有不凡,我军前锋曾遭突袭,略有损伤。疑……其得外力之助。”
外力之助?李薇心中警铃再次大作!而嬴政的密信,只有寥寥数语,却透着帝王的怒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阿母,项燕老狐,深沟高垒。王翦稳进,然耗时日糜粮,非寡人所愿。楚弩之利,恐非空穴来风。卢生、侯生之流,或已‘结缘’荆楚!基石之下,暗流更甚!卿当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