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燕的避战策略和楚军“新弩”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咸阳宫和前线大营都激起了波澜。
章台宫内,李薇召集重臣商议。王绾(丞相)忧心忡忡:“王老将军用兵沉稳,然六十万大军在外,日费千金。若项燕始终避战,迁延日久,恐粮秣难继,士气受挫啊!”
冯去疾(御史大夫)也道:“楚地广袤,若项燕一心拖延,诱我深入其腹地,再断我粮道,后果不堪设想!王上密信所虑极是。”
李薇沉默着。她理解嬴政的焦虑,年轻的帝王渴望速胜,一统天下的雄心在燃烧。但她也深知王翦的老辣。历史上,正是王翦顶住了嬴政的催促,稳扎稳打,最终耗死了项燕和楚国。她必须稳住后方,支持王翦的战略!
“诸卿所虑,亦是哀家之忧。”李薇缓缓开口,声音沉稳,“然,王翦老将军,国之柱石!其用兵之稳,天下皆知。项燕避战,正说明其惧我兵锋!楚弩之利,或为虚张声势,或为疥癣之疾。若因一时之躁,弃稳妥而求速胜,一旦有失,则满盘皆输!”
她目光扫过众人:“粮秣之事,哀家与张苍、治粟内史等日夜筹措,尚有富余。疫病已控,转运渐畅。当务之急,是信任王老将军,稳守粮道,保障供给!同时,命黑冰台及前线斥候,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查清楚军新弩来源及性能!若真与卢生、侯生之流有关……”她眼中寒光一闪,“则需雷霆手段,斩断这条暗线!”
李薇的态度,给躁动的朝堂注入了一针镇定剂。嬴政虽远在洛阳,但李薇坐镇咸阳的威信和清晰的判断,暂时压下了朝中求速胜的声音。一道道措辞严厉、要求地方全力保障后勤、不得延误的诏令从咸阳发出。
与此同时,一封来自王翦军中的特殊奏报也送到了李薇案头。奏报并非军情,而是王翦以个人名义向嬴政和李薇“请求赏赐”!
“臣翦启奏王上、太后:臣年迈,征战在外,常思故土。今大军所至,见楚国淮北之地,沃野千里,心甚慕之。臣斗胆,恳请王上、太后,待灭楚之后,赐臣良田美宅于频阳(王翦故乡)之侧,以为子孙基业……”
这哪里是请赏?分明是老将在自污!李薇看着奏报,心中感慨万千。王翦深知手握六十万重兵,身处嫌疑之地,此举是主动向君王示弱,表明自己只求富贵田宅,绝无拥兵自重之心,以此消除嬴政可能的猜忌!这份政治智慧,这份为将的谨慎,令人叹服。
李薇立刻亲笔回信,以嬴政和她的名义,对王翦的“请求”大加褒奖,承诺灭楚之后必赐予最上等的田宅,并勉励其安心作战。这封回信,既安了王翦的心,也向朝野表明了嬴政和太后对王翦的绝对信任。
然而,暗处的危机并未解除。黑冰台付出了惨重代价,终于从楚国郢陈(淮阳)传回一条绝密情报:
“楚都寿春,有秘坊设于‘云梦泽’深处孤岛。守卫森严,出入皆舟楫,疑为制器之所。近有北地口音之方士数人,持齐地符节,频繁出入!楚军所得新弩,其核心‘望山’(瞄准具)及‘悬刀’(扳机)构造精巧,似非楚匠所能!弩身有奇异焦痕,疑似……火药灼烧试验所致!”
**云梦泽秘坊!北地方士!齐地符节!火药灼痕!**
所有的线索都串联起来了!卢生背后的侯生,甚至可能还有徐福的残党,已经将触手伸向了楚国!他们提供的,很可能不仅仅是强弩技术,而是……将火药与弩箭结合的秘密!虽然技术可能还不成熟(有灼烧痕迹),但这足以对秦军构成巨大威胁!
李薇感到一股刺骨的寒意。科技外泄的后果,比她想象的更快、更严重!她立刻将情报加密,八百里加急送往洛阳嬴政处,并附上自己的建议:
1. 命王翦大军加强戒备,尤其防备楚军利用新式火器或强弩进行的突袭、伏击。
2. 派遣精锐水师及黑冰台死士,不惜一切代价,渗透、摧毁云梦泽秘坊!擒获或格杀其中所有方士!
3. 加大对境内,尤其是边境地区方士、工匠的排查监控力度。
就在情报发出的次日,前线传来噩耗——李信、蒙恬率领的先锋铁骑,在扫荡楚国淮北重镇**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时,遭遇楚军大将项燕之子项梁的伏击!
项梁所部,装备了一种前所未见的**重型踏弩**!弩臂粗壮,需三人操作,射程远超秦弩,威力巨大,竟能穿透秦军骑兵的轻甲!更可怕的是,部分弩箭箭头绑缚着小型皮囊,射出后撞击碎裂,内藏之物遇空气猛烈燃烧,并释放出大量刺鼻毒烟!虽未爆炸,但烈火与毒烟在骑兵密集冲锋中造成了巨大混乱和伤亡!
“毒火弩?!”李薇看着战报中描述的景象,心沉到了谷底。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强弩了!这分明是火药应用的雏形——燃烧弹和毒气弹!虽然原始,但在特定地形下的突然使用,效果惊人!若非蒙恬临危不乱,指挥骑兵拼死冲散楚军弩阵,李信部恐遭重创!
此战,秦军损失精锐骑兵近千,是东出以来罕见的挫败!消息传开,朝野震动!求战派再次鼓噪,质疑王翦避战策略的声音甚嚣尘上!而李薇和嬴政最清楚,这失败的背后,是那支来自暗处的、淬毒的科技暗箭!
“侯生……羡门子高……齐国……楚国……”李薇站在巨大的舆图前,手指划过齐楚的疆域,眼中燃烧着冰冷的怒火。这场科技暗战,已经升级!她必须做出更强硬、更致命的回击!